由中国证券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于2014年4月12日在深圳市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举行。论坛主题为私募新时代:光荣与梦想。下午,第五届中国私募金牛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成功评出重阳、星石、朱雀、展博等一批长期优胜公司。同时,参会嘉宾将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日期:2014年4月12日 14:00—17:40
2014年4月13日 09:00—12:00
地点:深圳市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
主持人:如果我们处于转型时期的关键时点,对于股票的风险控制能力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把握?下面我要请的这位嘉宾对于风险控制能力就很有水平,有请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晖先生,星石投资从第一届私募金牛奖以来也是五届蝉联了,江晖先生本人也曾多次获得股票策略“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星石投资是以低风险和绝对回报见长,成立股票类私募产品六七年来,最大回撤基本上不超过5%、6%,这样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赢得了很多投资人的信任,有请江晖先生跟我们分享他的经验。
江晖:尊敬的孙杰主任、各位领导,感谢中国证券报对私募行业持续的推动,使星石投资能第五次领这个奖,我们深感荣幸,再次表示感谢!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做私募的痛苦经历吧,我们是2007年开始做私募基金的,成立之初就下决心要做绝对回报基金,因为中国没有先例,我从基金业成立开始就做基金经理,当时做公募基金,主要是相对回报,但我看绝对回报很好,很适合中国广大的散户,所以我想做一个绝对回报产品,给投资者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品类。
算上2007年,至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这个过程中难就难在我们做绝对回报没有国内经验可以学习,所以只能向国外学习,但国外有对冲工具、有杠杆,不符合国内情况,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苦苦琢磨,至今已经八年了,离十年磨一剑只差两年。
经过八年时间,我们总结了一个词“中国式绝对回报”,为什么取这个词而不是绝对中国式回报?是因为外国的东西到中国有点不太好使,所以我们把它的名字叫做“中国式绝对回报”。具体怎么做呢?这就是我们八年来的经验教训,很多年里也有错过的,我们把它叫做趋势投资选时,价值投资选股,因为无论是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都是国际最主流的方法,中国公募基金,大家讲“价值投资”,人人都做价值投资,觉得自己做价值投资很高大上,如果你说你是选时的,总觉得很玄乎,其实中国的趋势投资也有一些人做得相当好,比如兴业基金杨总经理,他以前开发的基金叫兴业趋势基金,所以趋势投资在中国不是没人用,也有很多成功的前辈在用。我一开始做绝对回报的时候就在琢磨怎么把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结合起来,我觉得只有这样,即使不用对冲工具,也能做到绝对回报,接下来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八年来的经验教训,怎样在中国的条件下做到好的绝对回报产品。
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做了二十多个计划,有十几个产品,每一个产品都叫绝对回报策略,采取的投资组合都是一个策略做出来的,所以业绩基本上差不多,总的算下来,七年时间平均回报率在10%左右,最大回撤控制在5%左右,所以非常适合谨慎、保守的投资者。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但也有很多遗憾,就是我们在控制下限风险过程中,错过了不少结构性机会,有很多年头,如2013年、2009年、2010年都赚少了,这和我们的技术方法尚处在摸索过程不够成熟有关,有些年头这个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对绝对回报的期望。过去三五年,我们进行了投资方法的改进,终于到第七、第八个年头我们悟出了一些东西,能够真正做到我们的目标,做中国式绝对回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是做绝对回报的,也供您参考。
在中国市场上做绝对回报有优势也有劣势,因为绝对回报从理论意义上来看,不管市场是什么样的,都要追求投资策略,不管大盘是暴跌还是暴涨,是震荡市还是结构性行情,你都应该追求绝对回报。国外是怎么做呢?他们一般是对冲,就是“买一个东西,卖一个东西”,我们这两年也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对冲产品,如裘总的重阳对冲,但是在国外来说,对冲策略一般都会加杠杆,就像索罗斯,后面加5倍、10倍,但我们在中国很难做到,一是你卖空的东西有限,一般你买了股票以后会卖空指数,说明你还是选股能力很强,做得很好。刘总经理在香港做的对冲是卖股票,放杠杆,但这在中国很难做到,因为有的股票很贵,很离谱,你接不到这个股票,或者他借给你六个月,你不还,它老是跌,他受不了。像索罗斯这样,必须要放杠杆,才能既把风险控制住,又把收益收回去,所以要放杠杆,但是在中国放杠杆很难,因为成本太高,所以在中国这个市场不那么成熟。
在中国做绝对回报也有很多优势,因为我们的新兴市场特征很明显,主动管理远高于被动管理,这个观点在国外不成立,但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在座的各位老基金经理,每年战胜指数20个点稀松平常,这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我去国外学习,我说去年战胜指数30个点,他们说你瞎扯,所以中国是不一样的,主动管理的表现往往很好。
因为我们的证券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涌现了很多低风险、无风险套利机会,就像以前的权证,最后一个交易日、最后一秒钟还有一毛钱的价格,一个小时之前还有五毛钱价格,这个市场就是很奇怪,有很多低风险套利机会,以前有一次我们申购了中石化的股票,赚20%,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在中国确实发生了。还有就是市场参与者目标趋同,大家都论排名,很容易利用这一点,这三点让你在中国市场有很多机会做绝对回报。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经过反复摸索,总结出不用对冲工具也能做绝对回报,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中国式绝对回报”,你没有抛空,没有卖出股票,没有卖出股指期货,都没有关系,你只要做出时机选择,选了股就能做到绝对回报。但是这个方法的关键点在哪里呢?一是要把趋势投资选时和价值投资选股结合在一起,怎么趋势投资选时呢?我们把这个市场分为六个大的板块,成长的、周期的各三个类别,然后在这六个板块里进行寻找,因为每个板块里有很多子行业,我们研究判断每个子行业未来的中期趋势是怎么样的,然后再进行归纳,如果你发现一个板块或多个板块有多个行业的趋势好,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大胆进去,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这个时候你不用担心大盘会跌,明天发新股,后天要调控,这些都不用担心,这个时候是你大胆干的时候。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它就会受到各种事件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过去这个方法不完善时,我们是对整个大盘选时,要把大盘选出多数好,那个时候会错过很多机会,这两年经过改进,发现在结构上、大板块上有确定性绝对回报时机,就是美好时刻的到来,你就可以做了。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价值投资选股,因为你光看趋势,炒来炒去也是不行的,2003年价值投资兴起之前,坐庄、炒股等等,他们也是选时,所以没有人做价值投资了,因为它最后还是离不开价值投资选股,你必须要买好股票。怎样才能选好股票呢?我们在大行业或子行业趋势向好的里面选龙头公司,基本面好、有价值投资的公司,然后把这些公司买进来就行了。
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发现投资选时机会确定的时候你就做吧,把各个子行业好的股票买进投资就行了。当然,我们研究的过程有点漫长,到第七年才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因为这个东西没有先例,所以技术细节很重要,我们自己闭门琢磨,时间比较漫长,但终于把它搞成功了,理论上搞通了,所以我们对后面很有信心。
以前我们是大盘选时,每九个多月才能选到一次机会,用板块选时,大概每三个多月可以选到一次机会,抛完以后等跌下来可以再做,但这是熊市,如果牛市就不是这样做了,牛市里往往五到六个板块都是好的,你只是选哪个板块涨得更多的问题,或者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不停的换,选有压倒性的板块,用这个方法,在中国是能够做到很好的绝对回报的。
除了我们以外,也有很多做绝对回报的,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有做其他绝对回报策略的,我在这里也算是抛砖引玉,把我们的方法讲出来,跟大家分享,共同迎接未来中国式绝对回报的黄金时代。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江总。江总发言的语气我们也能感受出他非常着急,告诉大家这真的是个好东西,我迫不及待的跟大家分享,你们一定要听我的“中国式绝对回报”。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高先生,上海鼎锋资产曾三次获得股票策略“金牛私募管理公司”奖,张高先生本人也三次获得股票策略“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本届私募金牛奖中,鼎锋资产旗下两位基金经理获得股票策略“金牛私募投资经理”奖。鼎锋资产以成长股投资见长,凭借对成长股的独特理解和精准把握,鼎锋资产实现穿越牛熊的持续稳健业绩。下面有请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高发言。
张高: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鼎锋资产张高,首先代表我们公司及本人感谢中国证券报、国信证券对我们的关注和认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准备PPT,我想讲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讲一讲鼎锋资产过去六面的成长历史,因为我们本身是研究成长股的,鼎锋其实也是一家创业型、成长型公司,我们本身的成长历程也可以作为我们对成长股研究的案例。第二个是谈一谈这两年我对成长股投资的体会。
第一点,鼎锋资产成长的历史回顾。鼎锋资产2007年11月10日成立,后来我们开玩笑,为什么我们叫鼎锋资产?因为我们成立的点位是6000点,现在回过头来看,正好是在鼎峰上。自成立以来,沪深300跌了60%,还好,中证500跌了不到10%,这六年来,鼎锋的团队从3个到现在20个,管理规模从1个亿到30个亿,客户从5个到现在有500个,我们实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这一路走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想在座私募圈的朋友都非常有体会,鼎锋走到现在,可能有几点原因,第一点是企业化运作,我本人以前做了六年投资银行,也在央企干了四年,做产业投资,对企业化运作有自己的理解,所以自鼎锋成立之日起,我们基本上就按照企业化运作来进行经营,它主要体现在我们对整个组织体系、对团队、对营销、对品牌的建设,鼎锋实行了“三多机制”或者叫“四多机制”,一是多合伙人,二是多基金经理,三是多产品线,四是多合作渠道,这样能够使鼎锋处在比较稳健的经营平台上。第二点,自成立以来我们就追求绝对收益为我们的核心目标,因为阳光私募想生存就一定要挣钱,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三点,鼎锋资产从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于成长股的投资,而且我们构建了关于成长股的一整套投资体系与风控体系,这几点是鼎锋走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未来我们要着力培养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记得三年前,一个员工问我“张总,鼎锋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因为我们去看一家公司,特别是一家上市公司时,我们也经常会问这个问题,到底这家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作为阳光私募,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鼎锋未来会着力在几个方面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是公司文化。我认为公司文化是支撑公司走远的最核心的基石,鼎锋的文化有两点,第一点是稳健中进取,第二是和谐分享。第二是着重培养对成长股的定价能力。我觉得价值投资非常简单,价值投资就是定价能力,这就是价值投资最核心的能力,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成长股的定价能力。第三是一二级市场协同。我们现在专门招募了一个投行团队,下一步会沿着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延伸,推出一些产品线。第四是持续创新。我认为资本市场这么多年以来,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其实都孕育了创新的机会,去年以来很多制度变革,包括发行制度的改革,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其实都孕育了巨大的创新机会。
下面讲讲我们对成长股投资这两年来的体会,鼎锋自成立以来一直做成长股投资,我们对这个体系一直在思考、碰撞,不停的构建它,包括我们发动每一个员工讨论,为这个体系添砖加瓦。关于这两年成长股的表现,我有两点体会跟大家分享,首先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我们做成长股投资相当于吃鱼,鱼有三段,第一段是鱼头,第二段是鱼肚子,第三段是鱼尾,这三段分别对应成长股的三个不同阶段,鱼头我们称之为成长初期的公司,它处于行业的早期,行业模式刚刚构建,行业增速比较快,但有可能业绩不一定很突出;第二个阶段是鱼肚公司,就是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我们看得非常清楚,它的商业数据我们已经在业绩上得到了验证,所以我们称之为鱼肚型公司。第三个阶段是鱼尾型公司,这样的公司行业格局已非常稳定,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这家公司的竞争优势也看得非常清楚,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成长股分在这三个阶段,鼎锋过去五年一直重点关注的是鱼肚型公司,就是既有很好的商业逻辑,同时又能得到业绩和数据的验证,这样的公司后来我们发现更多的是集中在偏制造业领域,而且从历史来看,这样的公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称之为鱼头型公司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大量行业处于早期、商业模式尚未形成的公司得到市场的高度追捧,使股价有比较好的表现。如果看这个现象的话,我们理解有三点:第一点是从去年也好、前年也好,整个中国经济,包括全球经济都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型和创新周期,在这个转型和创新的周期里,必然孕育了不同细分行业的巨大变革,比如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异动,包括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从10%达到50%,我们还看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看到能源页岩气从无到有,其实这些都是革命性的应用,这些革命性的应用在产业层面有了基础,也同样反馈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中,中国实体经济有了转型和升级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资金层面。我们都知道这几年A股市场一直是存量资金的市场,存在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和经济转型叠加在一起,产生了投资前移的情况,及鱼头型公司得到市场持续的追捧,因为资金有限,当鱼尾型公司从几十亿市值涨到一两百亿市值时,A股的存量公司已经不足以支撑它往更大的市值走,资金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压力。第三点是我们看到一些成长型行业,经过三到五年的增长之后出现了成长老化的局面,这三点叠加在一起,这两年我们看到鱼头型公司得到很好的表现,但如果把产业周期拉长,我们还是更愿意投资既有很好的商业逻辑,又能得到数据持续验证的中型成长公司,我们认为这样的公司是能穿越牛熊的,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是对产业周期和产业趋势的理解,我觉得这两年产业周期和产业趋势对成长股的影响非常大,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产业所处的位置,其中我认为有几个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产业空间,这个行业有多大的空间?二是产业周期的位置,我们现在是处在早期,还是处在中期,我认为渗透率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指标。三是产业的竞争格局,比如LED,LED行业的渗透率是15%,从渗透率来说,处在非常黄金的阶段,很多行业的牛股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但LED行业为什么每次表现都会波动非常大?因为它的竞争格局不是很好,不管是从上游的芯片,到中游的封装,到下游的终端,它的门槛比较低,玩家非常多,特别是中游和下游,有上千家企业在玩,这也影响了其中的公司的业绩,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竞争格局。四是整个产业的盈利能力,这到底是一个盈利很丰厚的行业,还是溢价能力很弱的行业?五是产业的增速,我们既然做成长股,就希望投资的是快速成长的行业,比如去年开始成长最快的行业是手游,手游行业去年的增速超过百分之百,今年还是超过百分之百,明年有可能还是维持高速增长,如果我们能在前期挖掘到这样的行业,就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成长的阶段、盈利的空间、竞争格局、增速等是决定产业趋势和周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视角,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要想做好成长股投资,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三个字——前瞻性,这也是鼎锋在今年对整个投研体系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做到前瞻性,我们要领先于市场发现好的、有空间的产业投资机会。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总跟我们一起分享他对于成长股的看法。
高端论坛
卢永真:首先祝贺刚才获奖的各位投资经理和管理公司,挺有感触的,因为你们这些人使这个行业做得生机勃勃,风生水起,希望我们国家能有更多这样的行业发展。
我自己准备的题目是谈一谈对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认识,今天上午收到的高端论坛给的题目是经济发展国有企业路径探索。
大家都会比较清楚,前些年又出现了两个频密比较高的词汇,就是“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对于经济模式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利弊分析、价值取向,包括政府在市场当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争论比较多,应该争论了将近有十年了,我觉得十八大其实给了一个调子,就是不走故步自封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应该是对将近十年讨论的正面回应,提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这个不用谈太多,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但确实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给出了正面回应。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有几个地方,本来没想说这么多,后来因为保川给的题目大,所以还是说一下,我在学习当中有这样一些体会。这次的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实大家也都清楚,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下面还有一些专项小组,涉及到很多领域,但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决定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提法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正确的作用。其实这两句话中间有一个“和”字,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了很多年,但这次强调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有目标,即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定性成果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在各个领域都会有一些表现,在经济领域我会谈一点我自己的理解。
怎么样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提了,但这次仍然提,因为这是最大的实际。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这个判断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判断,但它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判断,在三中全会中以黑体字表述,但很多人没有太关注,如果你不断的想,再结合它后面提出的各种改革举措方案,能看出在前面高度概括的不同反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两个毫不动摇大家都很清楚,国有经济是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是活力和创造力,都谈到了“活力”,所以这一次的改革是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企业活力,企业要是没有活力,可能就不会有创造,国有经济要是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力,你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无从谈起。
整个决定涉及到国资国企改革,现在的改革都不仅仅是国资改革了,而是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基本提法是国资国企改革,在决定的第二章里一共也就涉及这么一点内容,只有几页纸,但梳理了很多改革的举措,刚才也有嘉宾谈到了,这里头有一个“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起点,中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成长着什么样的功能,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发展阶段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这个基本的前提你要把它界定清楚,因为现在企业的总量很庞大,分布在很多领域,功能界定清楚了,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载体(国有企业)做什么用?这是改革的逻辑起点。现在有些地方推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最早的是上海的20条,我看了一下,很多地方推出的不是界定国有企业功能的意见,都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意见,界定功能的目标肯定是以后把国有企业做一些分类性的东西,但是界定功能这个理论前提不能忽略掉,很多地方的做法把这个东西给淡化或忽视了,上来就直接分类,因为你不能把它的功能界定清楚,实际上你对它的战略没有搞清楚,大家做投资的都很清楚,企业处于动态过程当中,你做静态分类有什么意义呢?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基本的表述。在谈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方向时,它界定了一些领域,某种程度来说是决定对于国有资本投向的清晰表述,比如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和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在过去所有文件中都没有表述这么宽泛的,原来的表述都是某一个领域的,大家常看到的是关于国有经济的数据主要布局在哪儿,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只是最近一两年才提到,以前这种提法并不多,特别是保护生态环境这个提法都是最近比较新的东西。
决定其实只界定功能,并没有做分类,在决定的潜意识里好象有一个分类,但并不是明确的分类,还是很功能有关,“国有资本要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大家会有很多疑惑,经常有朋友来咨询“什么叫公益性企业?”因为国资委的企业都是签经营责任制的,很多企业不承认自己是公益性企业,有一些企业是经营性企业,但它确实有一些公益性业务,比如邮政的服务,这个肯定不是企业需要或有冲动去开的,这只是一种公益性投入。
“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这就是在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垄断一般大家都很清楚,包括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提到垄断基本上没有人关注市场垄断,还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比较多,许可的专卖在很多经济领域都有,可以放开的业务进行放开可能是这个行业的改革方向。
界定清楚这些功能之后,要分类推进,要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功能清楚了,你知道它应该拿来做什么,有些行业他要禁入,有些行业要调整,有些行业可能要退出,界定功能之后,分类推进改革,这才是界定功能后续要做的东西,改革路径也是按照这个去做,但总体上有一个概括,即“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前提是国有企业可以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如果没有这个理论前提作为基础,作为支撑,后续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以所有改革意向都是可以结合的。
“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我个人理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的,已经过了二十年,到2020年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至少应该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极个别国有企业按照公司制,从总量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从总体来说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你是公司制企业,治理的规范程度要符合市场要求。
界定清楚之后,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时应该明确哪些行业,比如国有经济提到的控制力、影响力和活力,有些领域你是要发挥控制力的,你要给出明确的界定,比如在哪些领域,比如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你要发挥控制力,还有一些行业你要发挥重大影响力,不需要完全控制,需要对行业有相当的引导作用,还有一些行业完全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所以功能界定清楚之后应该给出准确的路线图,否则无法推进。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般来说我是相对控股,或者对企业有比较大的影响,股权结构有所不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怎么样更加合理,怎么样完善治理机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经常有人咨询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也是仔细去想,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个提法确实在决定里给予非常高的定位,过去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补充,但这次提到非常高,“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在文件里第一次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三个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很重要的理论性定位,比如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中提到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中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三个理论,里程碑式的东西,对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都非常重要,混合所有制的界定大家一定很清楚,它一定是有国有、非国有的成分混合在一起。
现在社会上对混合所有制有两个错误的认识,经常混淆视听,第一个是说混合所有制不是新东西,多少年前就提过,确实提过,而且不仅一次中央的会议提到过,几次都提到过,但那时候提到跟现在是完全不同的,经济上的思想火花和形成系统理论是天壤之别,那个时候提的混合所有制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回过头去看还是懵懵懂懂,没有把混合所有制放在这么高的位置。
混合所有制为什么是个新东西?混合所有制今天的提法,比如刚才提到给出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走的路是不走故步自封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觉得混合所有制是在企业层面对这个话的诠释。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你要是大量推行混合所有制,就会看到企业的形态,国有企业的数量是很少的,然后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中间主要的东西就是混合所有制,有的人认为混合所有制是为下一步私有化的过渡形态,它给的发展模式是不走故步自封的老路,如果你保持国有化,那么就是故步自封的老路,如果你推行私有化,就是改旗易帜的邪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绝对不是以前点到过的混合所有制。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还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一提混合所有制之后,我看了很多地方都统计,我们的国有企业分置改革已经达到多大比例,我们的混合所有制已经达到多大比例,似乎混合所有制没有完成,我们也已经达到了多少的比例,先不谈股权比例是什么样,它更主要的是要一个经营的机制,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表述为什么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他认为它的好处是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同时还有另外一条,即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你如果仅仅强调国有资本的功能放大多少倍,民营资本还敢进来吗?它是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三个允许”是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怎么去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大家现在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比如推进混合所有制,在企业哪个层面推进混合?在集团公司层面,还是在二级、三级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上千亿,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一般的民营资本进来之后,占比太低了,太低的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形成新的机制。是在集团公司层面,还是在下面的企业?是以企业的形式进入,还是以股权投资基金或其他各种资本的形态进入,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其实这都是比较详细的,需要深入细致的考虑,不是一刀切就能推得动的。我觉得混合所有制非常重要,但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事情靠瓜分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民营企业要想参与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当中,那你就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有比较规范的公司治理,是不是完善再另说,至少从形式上这套东西都有,你如果是家族企业,或者你经营决策的方式很落后,那我怎么让你进入?是不是需要条件?因为决定里有一句话提到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个行不行?我听过一些个人的观点,并不是权威部门的观点。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是决定里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的总体要求,以前的提法,像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组建国资委监管体系,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这次提到是以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二者有什么区别?有的人认为区别很大,是从前面的三阶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有的人认为管资本为主是为主,不等于其他事不管,关于这一点有很多争论,分歧比较大。但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你的公司股份制推进,混合所有制快速的推进,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推进之后,恐怕你只能管你自己的股权,你再去管企业还合适不合适?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和以管资本为主的管理体制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它是自然的转变。
决定在提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时有一个概念,叫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提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我当时在学习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叫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什么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难道投资公司不运营,运营公司不投资吗?后来三中全会有一个读本,读本中给出明确指示,什么叫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什么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二者合一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投资运营公司,其实你就是一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机构,没有必要把它的名字概述,确实它的功能可能会分成两类,比如运营公司是干什么的,投资公司是干什么的,既然它能分类,肯定有一点区别,比如运营公司,按照现在的解释主要是做股权的持有、市值管理和经营,投资公司公司可能更多的是做产业投资,你在这个领域要把企业做强做大,整合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听了一个比喻,对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允许恰当,也许不恰当,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人说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养孩子的,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成为名流,资本运营公司是养猪的,养肥了卖,为了挣钱,就是一个是物质形态的,一个是价值形态的,但资本投资公司也一定是价值形态的,但可能使命不一样,他可能专注某一领域,打造一个在全球产业当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资本运营公司可能会做资本的增值,各个地方现在也都不断的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这和原来大家理解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运营公司基本是新组建的。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来看,逻辑起点是界定清楚功能,优化布局和结合,然后再分类推进改革,因为你布局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承担的工作,是绝对控股、相对控股还是参股,你在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必然要做好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可能是很重要的做法,但是我并不觉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会大量的新组建,我个人理解可能更多的是在原有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技术改组,完善它的功能,不是大量的组建新公司。
在这之后,国有企业也要实行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无论你的产业结构怎么变化,如果你没有比较好的经营基础肯定是不行的,这里提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家作用在党的文件里提到,一般都是企业经营者。还要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的比例,可能你的管理体制会有所不同,因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逐渐分层分级的。
还有三项制度改革,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理论上讲劳动合同法实行以后,新进入的人已经不是国有企业的人,完全是按照劳动法,按实际你是推不出去的,国有企业减人比较麻烦,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民营企业把人减了,这个人背着包上市场找工作去了,一个国有企业把人减了,背着包包上北京了。
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这个决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对于改革当中的很多事情要求比较细,它对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都给出了要求,我从95年就开始做国有企业改革,但这一次对于很多领域的要求非常细化,时间表、路线图都很细,至少在设计改革路径过程中比较严谨,为什么现在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推,最近都在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他对国资国企改革也提出要求,一要正确的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是准确的改革,就是不要以偏概全,自己那么理解就去做;三是协同推进改革,一个部门能够处理的事情,形成共识就处理,如果形不共识就要协调,以前的很多事情没有协同性,做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四是要稳妥的推进改革,要有步骤,有的是自上而下,有的是自下而上,没有形成共识的要深入研究,已经形成共识的,比较好推进的,各部门自己推进。
在国有参股公司探索“金股”制度。在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员工,都觉得如果推行混合所有制,是不是我各种东西得不到保证?其实“金股”制度是当前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推进改革时提出来的,有很低比例的国有股权,但你可以在公司章程里约定,对于一些事情可以一票否决,比如重大劳工问题,当然它也是有期限的,但这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打消一些人的顾虑会有一些帮助。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私下交流。谢谢!
主持人:谢谢卢主任给我们带来的主题演讲。
过去的一年是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市场结构分化最为严重的一年,身处改革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A股呈现了成长型股票与价值型股票冰火两重天的格局。那么2014年,改革与经济之间究竟如何影响?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寻找投资机会?接下来有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先生做主题演讲。
管清友:首先祝贺各位大佬。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么几个观点,关于对经济、通胀、流动性和政策热点的认识,最后谈一谈在资产配置领域我们的基本想法。
从短期来看,我们从3月份的数据还会看到一季度经济下行,基本成为定局,我们初步判断经济数据会有一个企稳的态势大致会出现在二季度,最有可能是在5月份,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对于一季度经济下行的趋势没有必要过分悲观,而且我们应该淡然处之,为什么?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增长潜在增速呈现“下台阶”的过程,2013年我们谈的是7.5%-8%之间的台阶,2014年我们谈的是7%-7.5%这个台阶,2015年我们可能要谈6.5%-7%这个台阶。对于实际增长水平连续下滑的趋势怎么去认识呢?我觉得既然有共识,就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悲观也是如此,这不是以我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恰恰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应该从经济换模式的过程当中找出新的机会,短期来看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我们比较一下今天谈的稳增长政策和去年三季度谈的稳增长政策,我想提示一下,实际上从中央国务院的角度来讲,对经济政策的基调是没有变化的。很多人都拿着自己的想法去预测国务院宏观管理思路的变化,实际上我可以告诉大家,总的基调没有什么变化。
今年的宏观政策实际上已经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良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是去年积累了经验,第二是在“两会”之前已经有政策清单和政策预案。刚才几位大佬也讲了,我们是政策市,如果想把经济打到8%以上、9%以上都没有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顶住压力保持定力呢?因为大家已经看到了刺激政策的不良后果,而资本市场有天然的愿意去想刺激政策,这种思路是不可取的,一旦经济出现下行,我们就想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去炒周期股,这个思路应该已经抛到九霄云外了。
去年5月份开始了非常新的政策,就是打击虚假贸易,而且初见成效。今年从经济增长数字上来讲,由于基数因素,我们初步判断今年二季度可能与今年一季度大致持平或略高于一季度。
从中长期的视角来看,经济转型反映到经济数据上是什么表征呢?就是投资率呈现缓慢下行的状态,中国的投资率应该是大国当中最高的,我们现在的投资率还有47%,而投资率的走势和PPI走势恰恰是在08年之后出现了“大分岔”,这种分岔是不可持续的,08年的大分岔是由于大规模刺激政策造成的,那么未来的走势是什么呢?要么选择更大规模的刺激,让分岔更大,要么是分岔逐渐收窄,最后趋于一致,而我们现在执行的政策,是让这个分岔逐渐收窄,趋于一致的过程。但去产能非常缓慢,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改善资本市场,能够提振信心呢?
第一是坚持不刺激。经济增长当中水分被大量的挤掉,看起来数字下降了,也就是说现在7%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过去7.5%的增长速度,而且这里头还有一些水分,我们看主要的指标,特别是就业指标不是没有什么问题吗?所以不刺激可能是今年宏观管理政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我觉得也不要再提“刺激政策”这个词了。
第二是调结构促改革。即便是我们看到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也是倾向于民生领域,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一定要把民生领域的投资重新理解为刺激,不是这回事,无论是住房银行的组建,还是铁路投融资的举措,实际上表明现在的政府希望解决民生又能够拉动投资,不刺激也不表明我不再使用投资手段,这个是要分清楚的。
第三是结构性改革。我们最近看到的关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实际上有非常重要的思路变化,去年是通过收紧流动性,倒逼结构调整,而今年是通过放松管制、改善资本市场的运营环境来实施调整。今年的方式是放松管制,做资本市场制度性的变化,通过资本市场来撬动,无论是优先股还是“国六条”,抑或是沪港通,特别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我们知道企业的兼并重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股票市场、产权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既能起到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又能够起到为改革筹措资金的目的。
这一系列政策,包括后续我们看到的资本市场制度变革,实际上已经纳入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清单中,今天的宏观管理政策已经摒弃了过去大投资、宽货币的思路,而转向定向投资、稳健货币的思路,摒弃了过去的西医疗法,而转向中医疗法,这个思路我觉得是要把握的。
未来的改革会涉及到行政、财税、金融、国企,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国企改革和区域性协调发展将是今年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未来的投资其实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优化,国企改革、企业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是优化,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优化,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是优化,新兴产业成长类股票的发展也是优化。
关于通胀,我也想提醒一句,3月份的数据可能处于低点,二季度由于翘尾因素,我们在二季度、三季度会看到CPI的回升,但这种回升基本上还处于年初3.5%的目标范围,四季度可能看到CPI的高点,这主要是基于对猪周期的判断,但总体而言,今年通胀的压力不大。
关于流动性,我想讲这么几个观点,从结果上来看,一季度流动性超宽松,既有需求端的原因,也有供给端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需求端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我们面临衰退,风险偏好下降,有人讲从人民银行的调查看,三千家企业对于融资需求很旺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对于非标的监管,大量的融资需求转向表内,所以从银行贷款利率上升的角度实际上是个假象。当然也有供给端的原因,由于央行引导货币贬值,1月份投放了大量货币,将近5000亿基础货币,这也导致利率快速上涨。中介端我们看到兴业银行收缩贷款和杭州事件,我们去年把2014年的基调定为防范风险。
稳增长会带动融资需求的回升,而季度是传统债务还本付息高发期,需求端有所改善,从供给端来讲,一季度的货币贬值和宽松超出人民银行的预期,而人民银行通过流动性操纵,适度引导流动性回归到中性,所以我们对二季度流动性的判断是略紧于一季度,但是不太可能出现去年6月份和12月份的“钱荒”,二季度流动性基本上处于风平浪静的状况。
关于政策热点,我想重点提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区域协同发展,一条线索是国企改革。
对于资本市场来讲,这个区域主题我们能看什么呢?第一轮能看到的是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第二轮是土地开发、园区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主要是前两个。而我个人更看好中长期发展,在区域协同当中能够把京津地区的医疗、教育、养老资源实现共享,这种共享不是把医院搬到廊坊去,也不是把人大附中搬到唐山去,现实可操作的办法恰恰是分院、分院的模式,是远程共享的模式。
关于国企改革,我讲讲熟悉的个案,中石化改革可能是一个标杆,是未来至少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一个是所有制转型,一个是产业转型,所有制转型大家都看到了,我做一个答疑解惑,我们看到的30%混合所有制股份实际上是指不经过董事会、管理层决定的比例,30%-49%是需要董事会讨论,目前第一步还做不到超过51%。如果中石化的改革成为中央认可的样板,那么在股份比例上可能会有更大的突破,现在傅总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两个,一是从公司治理上,在中石化复制中海油的模式,就是集团公司控股,底下是专业公司分别上市,所以大家看到中海油的模式基本上是上游的油公司、下游的化肥,中游是中海油服务,它是这种模式,而中石化原来的模式是整体上市,目前傅总做的工作就是改造,实际上他推动企业改革的速度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我们知道中海油和中石化不是一个体量,中海油的员工只有十万人,中石化有一百五十万人,虽然两个公司的利润差不多,但是中石化从销售收入上讲是中海油的十倍。傅总2011年到中石化工作之后,推动速度很快,所以他的石油工程公司、量化工程公司已经重组完了,量化工程公司已经在H股上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销售业务的重组。
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第二个层面的转型,即产业转型,也就是他要把包括油品销售业务的大销售业务,变成线上加线下结合的销售业务,传统的大型工业企业要和新的互联网企业结合,要和新的电商结合,也就是说在所有制上变成混合型,在产业融合上变成A+X,如果中石化所做的国企改革工作能够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至少一个样板的话,我觉得这一类企业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最后,就大类资产配置谈几点看法,从股票市场我们还是建议,因为缺乏趋势性机会的时候,如果我们定位为未来几年都是牛熊并存,或者我们在某一个时间段看到所谓反弹机会的话,那么我希望大家抓住事件推动型、政策推动型机会,我们对5月份之前的判断更看好蓝筹股,但我们中长期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是看好成长类。
从债券市场上,经济增长还不至于滑出底线,流动性总体比较适度,我们建议还是关注票息比较稳定的城投债。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建议大家关注政策面的温和变化,这种政策面的温和变化不是说它要刺激房地产,实际上是房地产管理思路发生了变化,分城施策、分类管理,而这种政策的变化不足以扭转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的趋势,但事实上房地产政策不会更紧,在有些地方甚至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略作放松,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与区域协同主题的交集更值得大家关注。
从外汇市场来讲,央行不会任由汇率继续贬值,他的底限大致可以参照2012年汇率改革的水平,人民币兑美元应该是在6.25-6.30左右,如果突破这条线,央行依然会进行强力干预,因为央行要的是双向,不是单边贬值,它也不希望单边升值,也就是说人民币从中期来看还有升值空间。如果说拉长一个时间段,我们觉得未来3-5年,美元资产更有配置价值,美元进入比较长时间的大型上涨周期。
今天给大家简单汇报了一下我们对于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宏观经济走势、政策变化的基本看法,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团队,过去这些年做了一些工作,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管院长给我们带来的主题演讲。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所以金牛投资经理的分享只进行了三位嘉宾,明天上午我们将会进行2014年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届时将会有朱雀投资的李华轮先生、明曜投资的曾昭雄先生、民生证券的传媒行业分析师郑平先生、上海泓湖投资的李蓓和北京和聚的李泽刚进行演讲,欢迎大家参加。
随着时间的推进,2014年第五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即将结束,感谢主办单位中国证券报社、感谢专业支持及独家协办单位国信证券、感谢中证网的直播以及现场所有的朋友,祝大家今后投资顺利,生活美满。再见!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我是中国证券报研究中心副主任丛榕,是今天的主持人。临来深圳之前,我的领导跟我说,丛榕啊,给你派一活,咱们这个金牛私募的活动,第一天王晶主持,第二天由你来主持吧,我说好啊,正好是美女与帅哥的组合。结果领导笑着说“为什么不能是美女与野兽呢?”台下的诸位,要是觉得还是美女帅哥组合的,给点掌声,鼓励一下。
感谢各位,希望大家以轻松、自由的心情来参与今天的主题讨论——大变革时代的投资策略。变革的时代,我以为一定是创新的时代,大变革时代,更是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作为中国的华尔街日报,中国证券报始终走在创新前沿,我们邀请中国证券报社长助理、中证投资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维致欢迎词,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创新业务和一些战略构想。有请赵总。
赵维:我有几句话一定要表达一下,非常感谢今天来跟我们做分享的几位基金大佬,其实去年都是半天的活动,今年我们扩充了一下,专门有一个关于投资理念的分享环节,这也说明金牛会的发展有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们确实有一批高端客户开始因为金牛奖的评选在关注我们这个群体,在中国能够持续实现超额正收益的投资经理,能有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所以首先感谢他们来给我们做分享。
顺带说一下,金牛会自去年成立以来,现在有四百多家私募基金是自然当选的会员,进入日常沟通状态,上市公司、高端投资者也参与相关的活动,对于我们来说,金牛会是提供三个平台,第一头金牛是高端交流平台,第二头金牛是我们有金牛资讯,今天来的相当一部分人也是金牛资讯的高端客户,第三个是未来我们和金牛基金一起发行更多的金牛产品,为高端投资者提供,我们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真正给中国的高端投资者做比较有特色的,真正能够实现长期回报的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他提到了中证资讯业务,我本人就是这项目的创始人之一,到目前为止,也是这项服务计划的组织者,刚才赵总说了很多赞美之词,我其实挺诚惶诚恐,也愧不敢当,因为今天在座的,还有这个市场上最杰出的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用自己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素养,为持有人实现了稳定的财富增值。放眼未来,如何在剧烈的变革中对冲不确定性,寻找踏实的投资机会,我们需要他们献上真知灼见。
首先请出的这一位,有典故,大家都知道,古代传说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个朱雀就是周身披火的凤凰,就是火凤凰,说到这儿,大家应该都猜到了,我们就有请过去一年里火得不得了的上海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轮先生为大家演讲。
李华轮: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我是朱雀投资的李华轮,我首先代表朱雀投资感谢主办方中国证券报和中证资讯对我们的支持和认可,还要感谢国信证券的大力支持,今天我给大家汇报三方面内容,我的话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朱雀投资目前对于形势的看法,我们叫“形势比人强”,第二个角度是分享一下对资产配置的简单看法,主题是“切忌南辕北辙”,第三是谈一下资产管理行业在现在市场决定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主题下,资产管理行业具有哪些机会和挑战。
一、形势比人强
现在总体的经济情况比较差,你出去调研,无论走到什么企业,大家都说自己的成本很高,经营非常困难,即使是一些非常杰出的企业,我觉得现在几乎找不到特别满意的企业,过去做得好的企业在艰难的寻求突破,做得差的就更不用说了,过去三十年这么好的时代背景都没做起来,在现在这样的经济转型期就更加困难。在实体层面忧心忡忡的同卖方分析师用暴雨降至来描述经济数据,朱雀对经济一直持谨慎态度,我们也相信经济在今明两年还是逐渐释放压力的过程,地产、银行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今年以来在汇率改革方面,央行出人意料的在一季度就扩大了汇率波动范围,从1%到2%,伴随着地产价格的下跌,又加剧了市场对于资产价格,尤其是对人民币资产价值贬值的担心。存款利率从去年以来利率中枢不断上行,现在也是在高位,给整个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压力,朱雀对于利率市场化做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率市场化的上半场,利率中枢不断上行,我们对中国的判断,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催化,很快完成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化,现在我们处于信用风险释放期。最近的超日债违约也预示着这场风暴的开始。我引用总理在记者会上对债务问题的表述,他说“你问我是不是愿意看到金融产品的违约,我怎么会愿意看到呢?但是确实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理”,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这一轮金融风险释放客观的态度。
在短期风险释放的同时,就意味着这个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长期我们觉得有利于利率的下行,同时利率还会出现分化,其实最近我们就发现随着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调整,一些新兴产业的企业拿到贷款时已显著比传统产业有很大优势,甚至在利率价格上也有很大优势,这是利率变化的新变化,出现了一些分化。朱雀从产品结构上也有相对偏低风险、偏中性收益的产品,我们明显感觉到客户兴趣的提升。
从去年十八大中央八项规定开始,三中全会出台的政策,以至于到最近领导的讲话,我们无疑都看到了改革方面的重大变化,我在这里引用了最近习总书记的一段话和张高丽出席中国发展论坛时开幕式的致辞,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和创新,我们觉得特别值得关注,张高丽在中国发展论坛中谈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个话题以前胡总书记也谈到,但这次不是简单救市,应该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向政治和行政领域深入,我们认为依法治国在未来需要保持高度关注,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2013年朱雀报告的题目是商鞅立木彰显决心,现在大家依然还有很多困惑,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思潮,一种思潮是认同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积极投身其中,包括企业家和投资者,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思潮就是对政治改革方向非常迷茫,认为改革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我觉得国企改革是很重要的试金石,我们过去的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更多的是冲着分蛋糕,未来的国企改革是大家一起做大,如果说以往跟权贵相结合是一种风险偏好,以风险收益不对等作为特征,那么目前这一轮的国企改革应该是重在市场竞争,它也是少数人得益,少数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人得益,但风险收益是均等的,它是奖励赢家的,我们相信就像过去的中央八项规定,后来纠正了很多人对改革的担心,这一轮我相信也会纠正很多人的观点,现在各地的改革都是从最好的国有企业入手,从国企来说是中石化,中石化拿出了最好的资产,而且强调市场透明定价,这些方面相信都会不断激发大家改革的信心。
从改革方向、基本面、估值等方面来看,朱雀判断2014年大概率是股票和债券的拐点,现在回过头来看,利率的高点已经过去了,大概去年已经见顶了,站在这个时点上,我觉得股市值得积极期待。面对不好的经济环境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它能激发中国经济的驱动力。
二、切忌南辕北辙
过去几年市场有很多机遇,这个机遇的特征不是抓大放小,而是抓小放大,站在这个时点上,很多人又开始质疑,创业板会不会跌到1000点?或者成长股会被彻底颠覆?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未来如果我们要转型,应该把资产配置集中在哪些方向。我前段时间和一些企业家出访以色列,以色列这个国家大家都很清楚,全世界的犹太人现在是140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0.2%,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他们取得了15%的诺贝尔奖,以色列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但他们占网络市场全球份额的8%,网络安全市场的15%,他们在新兴产业领域拥有最高的份额。以色列的人均风险投资资本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5倍、中国的20倍、印度的300倍,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了欧洲,也超过了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四国的总和,以色列只有七八百万人,其中还有一百多万阿拉伯人,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GDP低于以色列,其中在GDP的比例里,高科技占15%。我们去跟以色列交流,政界、商界、军界、民间、大学等等进行非常广泛的交流,但是我没有听到一个人讲GDP,每个人都在谈怎么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我的产品怎么征服世界,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家,以色列的企业家很多既是企业家,也是投资家,一个企业家有很多个企业,因为国家很小,所发明创造的产品肯定是要卖给全世界,所以他们不断的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以色列的经济部长是四个企业的创业家,后来竞选经济部长,他们的经济部长相当于副总理,是国家三号人物,他说我们要怎么样通过各种装备设施能够准备的打击内敌和外敌,大家其实都是在冲怎么样创新去努力。这种创新求新精神是使以色列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基础。
观察国内,无论是转型成功的,还是突破原有格局,打开发展空间的优秀领先公司,相信很多公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无一例外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奋斗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估值,提升市值,这背后的重要支撑就是企业家的激情,朱雀在2012年年报时提出了一线曙光,我们认为这些代表未来的企业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未来牛市的一线曙光,实际上刚才谈到以色列,我这次来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海天科技这家企业,是一个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这个公司是66年成立的,老板张总今年已经79岁了,他当时一百块钱创造了这家企业,我不想多解释他的产品,让我感动的是他旗下另外一个公司海天精工,大家也知道,我们国家发展航母也罢,发展航空也罢,除了材料障碍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加工,我们国家有很多机床厂,像沈阳机床都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床厂,销售额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但是我们在核心高端装备上没有这个能力,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自己非常好的数控设备,张总这十几年来陆续投了几十个亿,截止到去年有十几亿的收入,前年有将近二十个亿。去年我问他,他说利润只有四千多万,其实四千多万不是亏的,因为这个企业从创业到现在几乎没有贷过银行的钱,没有做过装备以外的事,每分钱都是自己的,换句话说,我投进去几十亿的钱就放在银行每年也有上亿的利息,但是这是他们最集中资源投入的一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因为作为一个在注塑机方面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他们希望为国家在加工技术方面引领中国这方面的优势,为以后的发动机、高端精密设备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碰到一个德国人,他说在德国认识中国,很多人是从海天开始的,我想说的是不仅在以色列,中国也有一批这样的企业,你去问他,这些企业家会说我们这些民企都是小老生,要低调,但另外一方面,从为国家做贡献,从为行业做贡献来说,他们是以民族和国家为己任,这是中国未来不能南辕北辙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说这个很便宜,跌了很多年了,就像南辕北辙故事里说我的马很好,我的车非常精良,但问题是如果你的方向错了,那就叫背道而驰。
最近有一部很流行的电视剧《纸牌屋》里有一句话,即“改变就是进步,经常进步就是完美”,朱雀今年的工作就是积极的关注和支持这样的企业发展,无论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还是从定价的角度,我们不断的寻求创新求变的优秀公司,同时也重视这些企业背后的企业家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转型和改革是不可能改变的主题,如果说创业板像有的人担心的那样真的会到1000点的话,我认为那是资本市场对中国转型失败的预期,如果这一天真的发生了,那么我相信所有看好改革转型的人应该变得更加贪婪。
三、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我觉得对资本市场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举目望去,尽管资本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最透明、定价最公允的也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市场,从资产管理方面来说,我们未来3-5年、5-10年面临着黄金机遇,我经常说未来的10-20年也许就是地产未来10-20年面临的机遇,但是市场的变化和证监会推出的各种改革创新,也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觉得机遇咱们就不用说了,06、07年两年大牛市,公募基金从一两百亿发展到两三千亿,如果中国改革成功的话,在座各位中会诞生上万亿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并不奇怪,但问题是我们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朱雀认为首先是人才和商业模式,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拼人”的行业,我今天早餐还和一个朋友说这个行业以前是招到牛人,但实际上这个行业也是灭牛人的行业,所有牛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灭掉,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屠龙刀很牛,问题是倚天剑也很厉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在人和商业模式上并重,我跟一位朋友讨论资产管理行业到底是人重要还是商业模式重要?我们讨论最后的结果是都很重要,没有永远不败的牛人,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商业模式,二者要并重。
最近我看到一个新型研究所,他们建立了一个群,除了资本市场、研究员、基金经理以外,还有很多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大家就一个问题很快进行纵深探讨,朱雀认为资产管理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挑战,所以在重大机遇面前,打破原有投资框架并进行产品创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朱雀一方面珍惜市场所带来的一线曙光的机会,就是一些成长型的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给投资者带来机遇,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机遇,我们期望着一线曙光能变成满园春色,最后带来中国的转型牛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直面行业挑战,积极创新,我们在原来传统管理模式上面对指数波动的挑战,过去几年做了α产品,尽量把指数波动平抑掉,尽量获取这些公司α成长,给客户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为了更多的支持产业投资,支持这些企业转型,我们也成立了自己的并购基金,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金融杠杆,去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我们面对市场不同的风险偏好需求,在座也有银行渠道的领导,客户原来习惯了信托的回报,现在信托有比较大的风险,我们发行固定收益产品,总之就是一句话,你去跟生产经营企业交流,他们经常会说“我怎么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也要问自己这句话,我们怎么能够满足客户日新月异的需求,谁能满足客户日新月异的需求,谁就会更多的赢得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黄金十年。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是互动环节。
提问:如果未来您对整个市场的趋势都是比较积极的态度,对于新兴产业有很好的展望,但新兴产业、创业板有非常大的回撤,在回撤的局面下,您如何控制净值回撤?
李华轮: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在讨论,实际上回撤的问题就是您对估值的看法,我在去年、前年经常禁止研究员去看估值,尤其是对一个行业企业没有深入认识之前,估值的意义是不大的,投资者经常谈估值,PE、PB是多少倍,实际上对我们有意义的并不是估值,没有人告诉你3倍就会涨到6倍,30倍就会跌到15倍,我们知道我们想赚的钱是市值的增长,对我们有意义的是这个企业现在你100亿市值买进去,它能不能涨到150倍、200倍,这比估值更有意义。所以我们在要求研究员做研究时,首先要把市值空间想清楚,就是这个企业未来比较确定的行业增长空间有多少,你比较确定能拿到的份额是多少,你能分到多少,可预期的利润收入水平是多少,你给我的市值预期是多少,在这个框架之后再来谈估值。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实际上真正的估值回撤,就像打仗时说的一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投资者把钱交给你,我们经常在市场很恐慌的时候跟基金经理说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敢把钱砸进去,你就对不起把钱给你的人,人家把钱给你就是要分享权益资产的增长,当然前提是你不能看错,当这些资产出现了风险偏好的负面变化时,你不敢把钱投进去,我觉得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朱雀这些年来在回撤方面控制的还是可以的,除了风控方面的量化选择和办法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关注的企业,尤其是你重仓的企业的发展方向没有错。
提问:您刚刚谈到α策略,α策略里股指期货的配置长期保持什么样的配比?择时策略应用得多吗?
李华轮: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朱雀的产品说明里写得很清楚,我们实际上是完全对冲的。你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是有一些择时,但我们的择时不是选多空,因为市场的中短期行为是没有办法判断的,但我们运行这个产品模拟盘已经超过五年,实盘已经超过三年,积累了大量数据,从多因子角度来说,实际应用的已经将近200个因子了,某些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些因子会钝化,从我们的历史程度来说未来它就是负风险,我们在下次调仓时会减少这方面因子,增加另一方面的因子,如果你愿意把它理解为择时的话,你也可以理解为择时,但我个人觉得这也不算择时,更多是因子方面的选择,保持因子的稳定性和进攻性。
提问:我来自中信证券,今天过来学一下私募的经验,现在国内私募大佬对海外市场有没有什么想法?对于海外资金引进国内有什么想法?
李华轮:您刚才问的问题我估计有两个含义,一是怎么看待海外资金对中国的需求,二是怎样做海外投资。海外资金对于中国的需求方面,因为之前我们比较谨慎,不知道证监会对私募是怎么定位的,原来做信托就已经网开一面了,你还做QFII?现在监管部门对私募越来越支持,前几年开始就已经有QFII跟我们接触,我们还是想按照证监会和协会的要求,看怎么样积极对接这些资金。至于海外业务,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谈过很多团队,包括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QDII团队,我们还是这个老原则,人要走在钱的前面,这个行业也有海外业务做得非常好的,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在海外友非常大的团队,朱雀一直努力寻找这样的团队合作,但我们还是希望先把行业做起来,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的准备。
主持人:感谢李总,他的演讲让我想起了吕氏春秋里的一句话,叫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里面有两个变:一个变,讲的是大的宏观形势发生变化了,执政理念就要发生变化;第二个变,讲的是经济从高增长到平稳增长,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也需要发生变化。看来投资这件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下面要出场的这一位我特别佩服他,他总能够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中找到持续胜出的高成长公司,在投资上升周期,他能抓住三一重工、许继电器;在消费上升周期,又敏锐地切换到五粮液、云南白药;在新经济周期,再度捕捉到蓝色光标。下面我们有请明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昭雄先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投资理念和对市场的看法。
曾昭雄:谢谢刚才对我的表扬,首先再感谢中证报对我们的支持,这么多年来,没有收我们一分钱,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于投资的看法。在座的都是投资人,的确现在这个时候做投资挺困难的,明曜投资比较早的提出中国在一个转折点,假如我们成功的走过了这个转折点,中国的股市会像美国80年代、90年代一样面临比较长期的牛市,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明曜一起布局十年慢牛”。
投资理念:与朝阳共成长
在座很多都是投资高手,明曜不追求做一家能够管理很大资产的投资管理公司,我希望把我们能做的事情做好,从公募,到这两年在明曜,我一直坚持企业价值分析,很多人问我们“你们现在看好什么板块?”我经常这么回答“我们做的事是希望找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能涨的股票,用我们认为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入它,分享它成长的过程。”很多人都在讲怎么去挖掘成长股,业内也有很多高手能够很快的把握每年的热点,我们的选择可能更慢一点,我的组合一般都持有三年,当然中间会阶段性放弃,后来又买回来,有些股票,像云南白药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因为我的同事也有覆盖周期类行业的,他老是跟我讲周期类行业很便宜,我跟他讲这两年我们很难赚到市场的钱,我们确定的是要赚到企业内在价值提升的钱。
07年至今,经济不好,股市下跌,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经历了七年的熊市,中间有一个小牛市,接下来的熊市又持续了五年时间,我们大概做了一些分析,市场从6000点跌到2100点的过程中,有11.5%的公司的股票还是翻一番的,翻一番的股票算下来也不少,有250、260家,刚才有位朋友问得很好,怎么控制回撤?对此我们也有自己的体会,但更加重要的是怎么在这样一个过程发掘到那些通过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克服市场往下跌的好公司。在熊市是这样的,其实在牛市,这类企业的表现会比别的股票更加突出,所以我们的想法是找到好公司。
我们比较传统,我的看法是标准是不变的,变化的是社会,我们不能用很固执的观点去看待,比如我看好某个股票或某个股市,就一直认为它十年、二十年都没有问题,与选择标准有点不太一样的是我们更加看重估值,即便是我很喜欢的公司,因为市场会很情绪化,当他喜欢这个行业、这个公司的市场,尤其是这几年特别喜欢讲板块轮动,市场喜欢这个板块的时候,就会给龙头公司很高的估值,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暂时告别看好的公司。总体来讲,企业家的精神、企业本身的能力很重要,我经常跟我的朋友分享,选股要回答好三个问题:1、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所谓做什么就是在哪个行业,你做什么产品;2、他是怎么做的?包括他的商业模式、战略、产品、服务、策略;3、谁在做?这个标准是恒久不变的。
接下来分享一下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我尝试用稍微长一点的角度分析中国未来十年会怎么样。昨天卢主任、管所长都分享了对于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希望的看法,做投资不是不看宏观经济,但是要看大周期,我们也不会刻意盯着某一两个经济数据去进行很多的评判。从长周期来讲,中国经济现在的确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会怎么走呢?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走势,第一个十年是9.3%的经济增长,接下来的十多年是更高的增长,接下来是8%的增长,但这没有什么意义,在国外没人会讲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什么,国外的资本市场也没人会讲我们追求多大市值,要上市,融多少资,交易额怎么样,换手率怎么样。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必须下去的,下去的主要是投资这一部分,其实对企业不一定是坏事,投资最终产生的是竞争对手,所以它不是坏事。
结论是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去杠杆、去产能化、房地产去泡沫化将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大家都是做投资的,看到一个大的趋势,好象有很多噪音,要保增长,要放宽对房地产的调控,我们做投资的没法决定这个事,这取决于中央政策的取向,但我想提醒大家一点,领导怎么说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看他怎么做,怎么做有很多实际政策的观察,包括货币政策和实际做法,我相信我们的政策还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什么方向才是正确的?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经济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一个不好的选择就是日本,日本从89年到现在,以前说“失落的十年”,现在已经失落了二十多年。最近我们也在研究日本和美国经济过去的历程,日本经济在85年广场协议之后,由于贸易顺差极度缩减,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扩大来刺激经济,货币政策十分宽松,我们尝试分析一下这个情况有多严重,1981-1990年这十年间,日本的货币信贷增加了9倍,但这种投放是无效的。之后出现什么情况呢?日本政府债务和GDP的比例大概在60%左右的时候不断的刺激,最后的情况是,2013年政府债务比GDP是211%,从当时泡沫经济破灭的20%,到现在211%,他的证券市场连续跌了二十年,所以这个方向不是我们的政府应该采取政策的方向,这个方向也不是资本市场希望看到的方向,在它不断进行刺激的情况之下,80年代到1990年,地价涨了5-6倍,最后在刺激之下不断举债,不断发钞票,1990年地价跌回到1986年的水平,所以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方向。
再看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美国,7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十分困难,但他没有超发货币,而是鼓励结构调整和创新,最后的情况是美国经济走出去了,又飞入新一波科技创新,重新领跑全球,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曾经迷茫,包括在“两会”之后看政府工作报告,但最近看到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的观点和报告,我觉得十分兴奋,相信中国未来10-20年会往成熟的经济体去发展。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预判
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在转型,我两年前就开始谈这个问题,跟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比较相像,我们现在是在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十分艰苦,但艰苦对于投资人来讲也是给了我们比较好的价格去买入比较好的产品,这一两年我们会进如十年牛市慢牛的起点,为什么是慢牛呢?我们尝试看看美国在1980年-2000年经历了19年牛市,未来假如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虽然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未来如果我们以某种形式出现十年牛市,这里说的十年是一个概括性的比喻,就是时间长一点,幅度稍微低一点,这样持续的牛市到底是怎样的牛市?一两年前我就提出这个观点,为什么是慢牛?过去都在讲中国A股市场是牛短熊长,每次牛市都是一涨就是四五倍、五六倍,然后一调就调七年,这是不成熟的市场表现,当我们的经济迎来了成熟,我们的市场逐步步入成熟,这里列出的是美国1980-2000年二十年的牛市走势,为什么会慢?因为这个过程是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有一些转型的或者传统行业不是不涨,它可能每年只涨5%-6%,比较缓慢,80-2000年美国整体市场涨了11.5倍,每年涨40%,换句话来说,传统行业有小部分股票退出了,破产了,有一批公司是快速增长,股价也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长。
未来十年的慢牛可能会是怎样的呢?第一个是转型,行业会有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汽车、装备、金属、建筑包装,发展到目前的计算机通信、金融、航空、防务、制药等。
美国二十年慢牛,或者持续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时间,经济转型中哪些大公司成为赢家?哪些公司成为失败者?这里列的是美国道琼斯30工业指数的变化,大家关注一下左图标红色的赢家,分析这个过程中你会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几部分公司,第一部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第二部分是医药,最重要的是科技公司,包括思科、英特尔、微软,也就是科技、消费、医药,还有传媒、新兴金融。右图是失败者,包括汽车、橡胶公司等等,我们假如做长周期投资的话,当然希望找到赢家,规避失败者。
我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交流这方面的看法,到底美国80年到99年这二十年的慢牛是怎样一个牛市?分析下来的结果就是有一小部分失败者,我找了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固特异,三十多年以来它严重跑输道指。再看成功者思科的表现,1990-2000的十年间,思科上涨856倍。简单来说中国的华为就类似于思科,1980-1999年,思科涨了1100多倍,道指涨了11.5倍。
谷歌在今年的某个时间超越美孚,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公司,这是很好的例子,不是代表我们对新经济的推荐,我们只是希望看到未来所要追求的方向,04年谷歌上市是98、95元左右,十年时间涨了13倍,选择对一个持续增长的公司,就是这样的结果。再分享一下美孚,它十年里才涨了63%,大家都在讲美国二十年的慢牛,这个慢牛是怎么构成的?到底是怎样一个牛市?我们可以去学习、分享和借鉴未来中国十年的慢牛到底是怎样一个方向。
在这里总结我的看法,一、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公司可能会有三分之一被消灭掉,另外三分之二可能持续存在于这个市场中,但它每年给你带来股价本身5%-6%的上涨,加上分红可能是10%左右的收益。这十年慢牛贡献三分之二涨幅的是一批能够持续增长起来的,代表未来中国的优秀企业,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每年很耀眼的牛股,我们希望找到未来十年能像思科、辉瑞这样一批公司,给我们的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昨天我们私下分享了一下,大的方向,刚刚说的选时不是我们选的,而是我们的父母选的,就像巴菲特一样,也不是他选的,是他父母选的,巴菲特能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当然跟他自己的水平肯定是息息相关的,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更加重要的是他父母的选时,巴菲特第一次创业是1949年左右,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他的私募历程,他是一位十分睿智的投资者,在工业革命的底部结束了第一个合伙人公司,在70年代末又开始了第二次投资历程,他前面一段的收益率十分高,但后面一段市场每年涨14%,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每年获得20%年化收益是有可能的。大的选时是父母帮我们选的,在座各位都很幸运,我相信未来我们会遇到一个像巴菲特第二次创业所面临的美国1985年开始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所推动的股市持续19年、20年的牛市。
明曜投资看到了机会的出现,虽然现在十分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把估值、仓位看好,假如看到长期看好的公司,它在被市场抛弃,或者不在市场热点,出现了很好的买入价格时,我们要坚决买入。所谓风险就是万一我的判断出现错误,我会承受多大损失,除了这方面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希望能找到未来十年慢牛行情里真正的赢家,在座各位都是投资人,我们要用稍微远一点的眼光看,未来3-5年甚至10年,哪些公司能够成长起来,哪些公司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经济转型和未来中国经济的支柱企业,我们每年都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研究的重点方向还是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现在十分热的是TMT行业,十分不幸的是A股里大部分TMT行业都是以硬件为主,面临着很大的市场竞争,或者他的技术路线十分不确定,但我们还是能够找到有独特商业模式,能够持续领先的企业。二是看好生物医药、国防军工、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现代服务业,还有消费,我们最近买了很多消费,挺便宜,它可能不太能像科技股那样涨1000倍,但十年涨30倍、50倍是有可能的。我们希望在这些领域中挖掘到受益改革最大的,景气度更高、更持久的,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龙头。
简单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看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是互动环节。
提问:曾总您好,您说现在GDP在不断的下台阶,新经济代表新牛市启航的阶段,从选股的角度,您说我们要寻找未来有5倍、10倍上涨空间的热点,原来我们比较关注传统行业的消费品股票,现在是新经济股票,选择这些股票时有什么共通之处?选股标准是什么?
曾昭雄:为什么我们也会关注一些新经济公司?我们选股不要仅仅看Wind,不要仅仅看K线图,我们要到社会上去看社会的变化,选股标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公司是不是好公司,公司运营状况怎么样,未来发展方向怎么样,核心竞争力怎么样,还有一点就是你用多少钱买入这个公司,它应该值多少钱。但是社会在变,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司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会去感受社会的变化,09年我就投了很多股票,拿到现在,你去看谷歌、腾讯和现在的一些消费股,它同样满足这些标准。新经济领域其实竞争会更加剧烈,这个领域一定是赢家通吃的,所以我们要选择到这个行业真正的赢家,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这些公司为什么在每个阶段都能把握到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美国的科技公司比中国的科技公司做得更好,他们大量投入在技术,投入在未来的技术设施上,而我们中国的科技公司是大量投入现在。为什么我看好这些投入未来技术设施的公司?因为这些投入是在拓宽他的护城河,他的内在整合越来越强,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他现在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只要他目前做的事是正确的事,在补充他的短板,拓宽护城河,我就可以持有,当哪一天我觉得它是错误的,那我就会卖掉。你很难以刻意的估值去看待它,因为估值有很多指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和未来的市值空间,在一定范围之内我会继续持有这只股票,但我要看它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我们买入的公司,现金流都很高,他们都是轻资产的公司,不要因为我们的标准去否定一些新兴的事,标准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因为我们作为股权投资人,希望获得的是股权回报,这也就决定了标准是不会变化的,但社会在发生变化,我们有这样的感知能力去分析未来的社会、未来的赢家。
简单回答你的问题,对于科技公司我们十分谨慎,包括前两年的触摸屏公司有很多技术方向,这一段的LED公司有很多技术方向和上下游整合,假如发现这个技术方向不太确定的时候,明曜投资就不会进入,今年一季度大家十分热衷特斯拉概念、新能源汽车,我们把所有公司都看过了之后发现他的技术路线是不确定的,最优秀的公司、最接近特斯拉概念的公司,其实并不是美国的特斯拉,假如基于美好的预期在投入某一个板块,这个时候我们不会轻易去做,除非哪一天我们的确看到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就会坚定的买入这个公司,我们会看确定的赢家再进去。
提问:曾总您好,您刚刚讲国外一些明星股涨得非常高,按照您的逻辑来说,国外公司这样的特点,我们在国内比较失望,找不到类似的公司,在目前整体环境下,私募全球化投资肯定是加速的,是不是会有这种趋势?
曾昭雄:对于明曜投资来讲,您刚刚讲的问题是一个方向,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认为2800家公司里肯定能找到一家,就看你的工作有没有做好,尤其是市场面临着机会和目前的困难,但困难代表着长期的机会,我们大部分精力是在2800家公司里找到,最后的赢家可能是100家、200家,对于投资人来讲,能找到10家、15家,就是很大的赢家了,巴菲特说一辈子做好正确的选择你就会成功。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去发行一些境外产品,我们做不做这一块呢?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也去转了一圈,我要集中精力做好需要做好的事,假如另外市场要分散我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话,我暂时是观望态度,因为我们要考牌,要去那边招人,建立一个团队很困难,我先做好自己的事,我十分相信投资是做减法,对公司管理也是一样,等哪一天这个事情变得比较轻松了,因为首先难的还不是我们怎么去选择公司,一开始的难是怎么建立框架,希望以后两地互认给我们比较便利的框架去建立海外投资产品,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在观望,希望能简化工作,带领投资者去全球寻求优秀的公司,未来我们的重点还会在A股,如果去国外考察过的人就会觉得最好的机会还是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本土战场,舍近求远呢?所以重点还是把国内做好,我相信2800多家公司,能够成功的有上百家,我们的重点还是找到其中的10-20家。
提问:我来自券商,大家都知道去年以来A股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大批低估值股票一直没有表现,但是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以创业板为首的股票大幅度上涨,您作为一个价值投资人士,如何面对目前市场的投资风格?是否需要继续验收比较传统的茅台、上海汽车、青岛啤酒等很有价值的板块,您认为大多数投资者是继续坚守这样的投资理念,还是去追随市场、顺应市场?巴菲特没有参与美国2000年科技网络的炒作,我们是追随还是继续坚持目前的市场趋势?您认为A股还会延续去年的投资风格吗?
曾昭雄:今年会进入到分化,假如做板块投资的人,今年会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今年做板块是冒泡行情,这个板块冒一下泡就下去了,那个板块冒一下泡就下去了,因为短期来讲都是场内的人在玩,估值的确分裂太厉害,尤其是今年一季度,估值分裂太厉害的话,估值高的板块行情就很难持续,所以今年可能是板块内部的分化,今年是考验这些成长行业、成长板块公司的可持续性,这里面有一批公司还是30%、40%的增长,如果它能持续增长,就能给你带来收益。但新经济是赢家通吃的市场,不可能这么高,一种技术路线成功了,代表另几种技术路线的失败。
今年的行情每个人都在纠结,我们为什么分析美国过去市场的表现呢?其实我也是尝试从更长的周期寻找答案,现在的价值股可能有三分之一会让你亏钱,这种例子很多,你用五年时间的眼光去看现在看起来很便宜的股票,它可能还是会亏你的钱,现在还可以重组,未来可能就直接退市了。另外三分之二的公司每年股价涨不多,5%-10%,赶紧走掉,再加上分红,其实也还可以。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这些交易性机会我是尽量不碰,因为你不知道市场喜欢它,认为它值多少钱,我的标准是一个企业你看不到它业绩的增长就不要买,看不到它未来三年业绩持续增长就不要买,不要把自己搞的太复杂,你每天去想所有问题,是得不到所有正确答案的,像银行、地产,假如我看不清楚未来三年的增长,我就不买,除非有新的模式,刚刚我跟他们分享了,美国过去三十年成长起来是因为新的经济模式,我们去找这些公司,用这个思路去看这个行业,对于现在便宜的或者价值型股票,我不倾向于去做投资,因为我觉得每年10%对不起我的投资人。
创业板现在也调整很多了,去年只要买3字头的股票,都能赚钱,板块不可能持续那么好的表现,所以今年我们要时刻想到有风险,2010年4月份创业板指数1250、1260点,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板指数跌到580点,跌了一半多,后来又反弹到最高1500多点,很多人说去年创业板涨了很多,其实也不对,未来的希望有可能是在创业板公司里,它毕竟代表了新的行业、新兴的方向,中国的企业,真正能好十年的公司是很少的,A股唯一上市之后能够持续十年30%以上净利润增长的公司只有1家,就是云南白药。
创业板,包括最近新上的公司,有很多值得我们分析,我们现在去投这些公司,我时刻想到面临很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我们要去推敲,买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它的增长是不是真的能持续?我们不断的回答这个问题地我现在还有3-4家公司,整个创业板今年就是调整,1500多点不是创业板的终点,它是加油站,是中级调整,最后新兴的龙头还是带领创业板指数创出新高,我相信可能是在明年。
主持人:感谢曾总,听完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感觉,如果说2013年可以乱枪打鸟,2014年开始恐怕就要考验投资真功夫了,蓝筹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但随着时间推移,里面的结构一定会发生转变。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受益改革,是选择潜在蓝筹的重要标准。
具体到标的,我刚才注意到了,就是传媒行业,刚才曾总提到看好以传媒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确,以手游、影视、电商为代表的一批传媒类股票是2012-2013年最火爆的板块。不可忽视的背景是以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源于我们对大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历史上的大国崛起都伴随三个输出:货币输出、产能输出、文化输出。前两个输出往往交织在一起,是硬实力的象征,而后一个输出,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下面我们就有请民生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郑平,为我们剖析一下如何紧紧抓住中国软实力上升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郑平:各位投资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主办方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近期对于传媒行业的观点和看法。正如李总、曾总所谈到的,整个行业发展归结为几个词,一是转型,一是分化,所以我今天的主题也是围绕着这个展开。归结到板块的投资策略,我觉得核心点就两个,一是能不能买,二是买什么。先简要回顾一下关于2013年初开始的这一轮传媒的牛市,从数据上来看,2013年初到去年10月9日,传媒经历了一轮气势磅礴的上涨,指数大概上涨144%五,沪深300下跌2.8%,这也是为什么传媒在过去一年成为大家探讨的话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去年10月9日传媒触及高点之后,整个行情陡转直下,大家担心传媒行情是不是结束了?这个问题在过去半年我也经常被人问及,今天我们来探讨关于传媒行情的牛市是不是终结了。
先看一下美国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他山之玉,可以攻石,虽然美国市场跟我们不太一样,但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来说,后面对应的规律还是大体相同的。刚才丛主任提到大国的崛起伴随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崛起,传媒行业承担的就是软实力的输出。我们看美国市场的发展,美国传媒行业的行业基本上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这个历史可以划为三个比较清晰的阶段,分别是: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传媒萌芽,独立发展;第二个阶段是50年代-90年代,基本上是美国发展壮大,独霸全球;90年代至今是全球多元化文化竞争的阶段。这三个阶段背后的特点是什么?我把它归结为三点:一是科技进步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二是国家经济结构的更新换代带来文化产业的升级,三是国家意志,特别是政策上的扶持。
美国传媒的发展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阶段是20年代-50年代,崛起的是电影业,原因就是我们后来谈到的口红效应,经济大萧条阶段,消费者更愿意走入电影院寻求精神的慰藉,所以经济大萧条之后,好莱坞迎来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第二个阶段是50年代-90年代,崛起的是电视行业,原因在于电视普及率的提升,伴随着电视普及率的提升,电视行业向全球输出,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因素是体现国家意识形态,把美国文化对外扩张,另一个因素是自由主义,简政放权,更多的交给市场去发展,特点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行业出现兼并重组,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联想到我们目前在做的事。第三个阶段是多元文化竞争的阶段,更多的是各个国家的觉醒,原因是大家觉得强势文化可能会对弱势文化进行冲击,同时全球化也会带来文化的同质性,日本、韩国在这个阶段纷纷主推国家文化产业,并且向全球输出,这个阶段整个行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结合过去一两年传媒行业上涨的特点来看,我觉得后面有三大动因:第一个动因是政策,我们经常会提到传媒的投资更多是政策驱动,也许在过去三年是这样的情况,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个因素已经变为第二位了,而不是主要因素。第二个动因是业绩,传媒行业业绩增速非常快。第三个动因是外延扩张并购。除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及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之外,今年陆续又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包括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还包括促进文化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这些纲领性文件在后续阶段会陆续出一些细则,所以我认为政策利多仍然存在。再看一下业绩,已经披露的2013年年报中,业绩增速超过30%的有24.2%,而增速在0%-30%的有63.6%,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头个股,包括省广股份、蓝色光标、掌趣科技仍然非常快。并购方面就毋庸置疑了,去年大家觉得是个股的机会,但下半年大家突然发现是板块的机会,原因是IPO暂停,有一些PE急欲退出。从行业发展来看,本身行业有内在整合的要求,2014年我们觉得这方面应该还会持续,原因是PE的退出仍然还在主导这个市场,本身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是长期趋势。甚至我们最近发现很多并购的体量已经远远超过过去一年,按照我们目前的测算,很多标的原来的收购额基本是10亿以下,今年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最大的甚至高达60亿,所以我们认为2014年推动板块上涨的东西仍会存在。
刚才简要分析了三大动因,再重点分析一下传媒行业的业绩,这也是我刚才提到的,政策第二,业绩第一,做投资更多的还是看业绩释放的增速。2014年-2015年,我们截取万德的数据,基本上大家对于板块的认识比较快,2014年营收增长29%左右,净利润有34%左右,2015年净利润增长还有25%,这里面更多的都是内生增长,如果加上外延并购的话,我相信速度会更快。这其实也是在回答另外一个问题,过去的2013年,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影视传媒这个子板块,以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为代表,2014年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互联网板块会有更多机会,原因就是业绩增速非常快。大家应该有印象,年初基本上在朋友圈或传媒大家完全了一次洗脑,就是怎么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或改造传统产业。
2014年一季度传媒个股业绩增速,如果从数据统计来看应该会强烈刺激市场的眼球,包括我们看到一些龙头个股增速非常快,华策影视有70%-90%的增长,蓝色光标有115-140%的增长,华谊兄弟是110-140%的增长,等年报和季报逐步披露以后,市场的眼球还会重新回到传媒板块上,现在传媒板块已经不是炒作的概念,而是会实实在在落到业绩层面。
2014年八大主题投资机会
有些主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一些主题是我们最近的思考。一是网络渗透率提升带动互联网彩票市场井喷,二是国企改革、特殊管理股制度将带来出版、有线等国资整合。三是手游行业超预期增长,四是电视主机游戏强势回归,五是移动视频,六是关于OTT,我们觉得今年OTT是爆发性增长年,七是互联网在线教育,八是对外文化贸易的崛起。在这八个投资机会中,有几个还没有遭遇过市场的暴炒,一是电视游戏,二是对外文化贸易,三是特殊管理股制度。
接下来针对上面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问题,不是面面俱到,主要选取其中三个行业,我个人认为看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的投资机会。
首先和大家分享手游行业,可以说手游行业是移动互联网中高增长最为确定的子行业,按照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的市场规模会达到112.4亿,相对于2012年实现了接近250%的增长,掌趣科技、中青宝有非常好的涨幅,其推动因素也正在于此。我预计2014年这个行业仍然会超市场预期,现在普遍预期大概是240亿,也就是将近120%的增长,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今年有更多渠道和平台加入到这个平台当中,这些所谓的竞争者、经营者主要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小米、360,在他们的推动之下,我判断手游行业的规模有可能实现280亿的规模水平,同时有150%的增长,甚至更快,有可能达到200%的增速,今年其实手游行业还是值得大家重点投资的板块。
第二个主题重点推介电视主机游戏。为什么电视主机游戏会是很好的投资板块?原因就在于这个市场在2000年之前是真实存在过的,而在2000年之后由于国务院禁止令,禁止销售游戏机,这个市场的存在就变为非法,整个市场在国内是从有到无,而2014年国务院又发了一个新的规定,允许上海自贸区有新的政策,也就是说游戏机的销售又变为合法的市场。一个市场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它的增速会非常快,我们曾经做过测算,世界上主流的微软XBox、任天堂的Wii和索尼的PS,一年的销售有2000万台,主机销售大概有250亿的销售规模,游戏内容大概有225亿,预计未来一年,这个时点可能会在6月份启动,大概会有40亿的市场规模,经过3-4年应该能够做到将近400亿的规模水平,这样的投资机会我想大家应该重点关注。
为什么这个市场会出现接近500亿的市场规模?2000年之前,我们认识电视主机游戏主要是任天堂FC红白机,当时这个市场上任天堂在全球销售接近6200万台,而国内有一个山寨产品“小霸王”,他在国内销售300万台,实际上最终累计销售已经超过2000万台,中国和国外相比,大概是三比一的比例关系,跟我们测算市场规模还是基本相当的。国内的终端厂商,包括华为、中兴最近也都发布了主机游戏,包括主机硬件,最快这个市场会在6月份启动,标志性事件就是百视通与微软的合作,根据我们对公司的核算与对行业的了解,最快会在6月份合作推出机遇XBox技术的主机游戏,这种机会可能很快会到来。
刚才还提到大国的崛起,实际上就是软实力的输出,未来十到二十年,软实力的崛起是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从2013年的数据看,基本上进出口贸易额接近26万亿,而从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数据来看,仅有270亿、280亿的规模,也就是在对外贸易中,文化产品和服务占比只有千分之一,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实和大国崛起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我们反观国际市场国家文化贸易的占比情况就能看到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潜力非常大,日本、韩国都超过了中国,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
刚才分析了对外贸易的数据,看着是连年在增长,其实这里面有一些统计口径的误差,主要原因在于版权贸易,如果加入版权贸易,其实我们是很严重的贸易逆差,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比是三比一,我们对欧美的图书进口比是100比1,国外在国内的文艺演出以及我们出口到国外的比例大概是10比1,所以文化贸易未来十年会在中国国家战略中成为非常重要的政策发力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外向型文化企业的崛起正当其时,从我们现在跟踪的公司来看,包括四达时代已经在非洲拿了宽带、有线的牌照,华策影视已经推动了华策频道在全球的落地,华谊兄弟投资的Studio为公司一起开发好莱坞大片。整个市场对于这一块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深刻,值得各位朋友进行重点关注。
刚才着重分析了我们非常看好的主题,接下来回答买什么?我们最看好三家公司,第一家公司是奥飞动漫,奥飞应该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迪士尼的一家公司,原因就是它手中握有非常有价值的动漫形象IP,包括喜洋洋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开心宝贝。围绕这些动漫形象,公司正在开展包括移动互联网、手游的拓展,移动互联网主要集中在移动视频上,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关于“爱看动漫”APP终端,在国内用户已经拓展到4000万。周五他公布了对外投资,收购了魔屏,魔屏是移动动漫非常有竞争力的平台,去年到现在他收购了哈邻网络、Lakoo等,所以今年他要实现的是如何和漫游互动。在电影方面以前他纯粹是试水,去年至今,公司每年都有3-4部电影上映。
再分享一下关于近期的《雷霆战机》的数据,《雷霆战机》是公司收购的公司开办的,目前日充值流水峰值已经达到1500万,这一水平相当于《天天酷跑》的峰值水平,《天天酷跑》在最高的6月份月充值达到3亿,可见手游的发展会超过大家的想象,原因是手机从原来的功能机变为智能手机,用户群体渗透率的提升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从估值角度来说,奥飞动漫2014年-2016年分别是0.79元、1.13元、1.52元,我给出强烈推荐的评级,如果快的话,这个公司未来5-10年市值会达到一千亿。
第二家公司是华策影视,去年大家的焦点主要放在电影,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今年的重点是不是可以放在华策影视的电视剧上?原因就在于市场对于电视剧行业悲观的预期已经体现在现有股价中,同时我们发觉大股东崛起软实力的输出,电视剧节目是非常重要的载体,美国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也是遵循了这一策略。华策今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实现电视剧输出,它在全球大概30个国家逐渐和主流电视台建立合作,播出华语电视剧,今年他带了22部作品到香港参加影视节,其中一部是《大唐贤后卫夫子》,获得了认可,今年他的海外销售额会大幅提升。后来推动它更快增长的逻辑就是它不仅现在做电视剧,还在进入广告及电影领域,电影这一块大家比较熟悉,之前阿里推出的《小时代3》就是由华策影视主投的。2013年-2015年的利润增速是非常快的,2013年是0.45元,2014年是1元,2.15元应该是1.25元,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
第三个公司是雷柏科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公司的战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提出转型为综合互联网平台公司,从硬件外设向手游、OTT、电视游戏领域转型,现在公司加快了对外投资的力度,去年收购了乐汇天下两款产品(口袋海贼王、口袋忍者),在360手机助手主办的2013年中国手机游戏软件排行榜评选活动中获得最卖座游戏奖和年度黑马奖。他希望把安卓游戏完美的移植到电视游戏上,公司擅长硬件体验度非常好,再加上手游匹配度非常高,所以我们非常看好它在电视领域的拓展。公司在OTT这一块,从去年到今年和CNTV合作,拿到牌照和资源,它最重要的竞争就是销售,机顶盒今年会有放量的态势。补充说明一点,它带有电视游戏功能的盒子RATV2代在4月份会出货,市场会有很好的预期。
对于公司业绩的判断,去年基本上是业绩低谷,大概只有0.12元,今年到明年的增速我们测算有0.72元和1.06元,所以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郑平。我自己就处于传媒行业,而且还是传统媒体领域,找个时间,郑平,邀请你来我们报社,帮我们转型也出出主意。由于时间关系,各位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在下面进行交流与沟通。谢谢。
诸位,刚才我们的演讲嘉宾,大多是从股票投资的角度分享了观点,下面这位嘉宾将有所不同,而且我觉得有两个不容易:第一个不容易,是采用了宏观对冲策略,进行了跨资产的广谱配置,第二个不容易,她是一位美丽的女性,这里没有任何轻视女性之意,相反,一个女性能在投资领域取得如此令人惊讶的成果,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必是超出想象,我对她充满了崇敬之情,有请上海泓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蓓女士。
李蓓: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首先非常感谢中证报和各位评审单位,能够得到金牛奖对冲基金奖感觉非常荣幸,尤其是作为宏观对冲基金这一类别更是非常荣幸,因为有索罗斯这样极富人格魅力的投资人士存在,宏观对冲基金一直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种情结,所以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内心充满了感恩。
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只宏观对冲基金,第二部分是给出两个我们在投资中的具体实践,跟大家更具体的阐释一下我们在中国怎样进行宏观对冲投资,三是谈一下我们对宏观对冲投资及其他策略选择的理解和看法。
我们的宏观对冲基金是泓湖重域基金,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已运行两年半时间,基金经理之一是我本人,另外一位基金经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梁文涛博士。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及其他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和各种其他可以投资的大类资产类别,在做多的同时经常会用做多的手段进行配合,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使用一定的杠杆增加收益率,所以在投资策略和投资范围上,跟国际上通行的宏观对冲基金非常一致。
这是过去的历史表现,过去两年半时间取得了90%多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接近30%,最大回撤是7.7%,考虑到它的最大回撤,它取得了比较好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当市场明显下跌的时候,它的表现相对稳定,有时候在市场大跌的时候,它会取得较好的正收益,这也是国际上宏观对冲基金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与股票市场的关系非常低。
先给大家讲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2012年12月,大家知道2011年和2012年的前11个月是股票市场的熊市,其中的背景就是中国面临持续的货币贬值压力和热钱持续流出,其实这个事情并非唯有中国才有,整个新兴市场都面临类似的压力。2012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资本流出的趋势已得到扭转,我们看到无论是印度、俄罗斯还是印尼等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升值,香港市场领先于我们在9月、10月已出现了回升,我们为什么会比较晚?是因为10月、11月央行采取了外汇市场干预措施,12月初,通过利率市场以及央行的操作,还有我们跟很多银行间外汇交易员的交流,这个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热钱正在快速流入,一方面股市会上涨,本身经济在9月、10月已经见底,只是因为流动性拖累还没有上涨,所以我们认为在流动性充裕和经济见底的情况下,经济会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已经见底,我们认为工业会有一轮补库存驱动的价格上升。但是工业品方面会面临一个方向,在2012年底,大家已经逐渐开始谈论美联储QE政策的退出,美联储政策的收缩对于所有大宗商品来说都是一个压力,但是这个压力对于贵金属(黄金、白银)来说更大,对于工业品来说更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有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有消极因素,于是我们采取对冲策略,这个对冲策略就是我们做多股票和股指期货,做多以螺纹钢、焦炭为代表的工业品,但同时我们做空黄金、白银、贵金属,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回升的判断,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存在风险。最后的情况是两个方向的持仓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所以当月取得了较好的盈利。
第二个案例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我们对利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去年三、四季度央行采取比较严厉的紧缩政策之后,中国广谱利率水平达到过去十几年的最高水平,一些层面的利率,比如国开行的长期利率创了历史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观察到它对实体经济已经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
另外一个方面,高利率本身在任何时候都是自我毁灭的东西,高利率一定会对经济产生伤害,最终导致利率下降,只是这个事情可能会早一些,可能会晚一些。在当时国债十年期达到10.7%的水平时,它向上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做空房地产股票,当然这是在香港,在国内还做不到,同时我们做多长期债券、利率掉期,最后的情况是利率水平仍然维持小幅上升和震荡了一个月左右,今年一季度债券取得较好的收益,但是香港房地产股票从去年11月开始持续下跌,这两个方面对冲来看,过去一个多季度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收益水平。
简单归纳一下,我们认为每一类资产类别,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大宗商品,都会受不止一个宏观因子的驱动,有时候一个是主导因素,另外一个是从属因素,我们会把握那些我们认为非常有把握的因素,同时会有一些因子、因素并不是特别有把握,我们就去找另外一个工具去对冲它,比如我们用贵金属去对冲工业品,这就是我们的投资方法,这样使得我们在仓位不是太轻或者有利率杠杆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实际承担的风险并不是很高。
下面谈一下我们对宏观对冲的理解,其实也不仅仅是对宏观对冲,是对策略选择的大理解,我研究过很多历史上成功的投资人的投资经历,或者说曾经在一段时间非常辉煌,但是最后失败的人的投资经历,我发现具有高度的历史背景存在的偶然性,通常是因为他们的投资策略跟当时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市场条件出现了一定的共振和匹配,并不是他的策略在任何时候都是通行的,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去考虑,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投资策略,它跟中国当前的环境、当前的现实是匹配的,不是我热爱什么东西,然后去做它,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举两个例子,一是彼得林奇先生,他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而他的麦哲伦基金在1977-1990年的13年间取得非常辉煌的业绩,碰巧刚才曾总也分析了这一段时间美国的牛市,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补充资料。同时我也从我的角度讲一下我对这段时间的理解,彼得林奇先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我把他管理时间的起点和终点划出来,非常有趣的是他基本上是在大牛市的起点开始接管这只基金,直到他离任的时候还是大牛市,彼得林奇是公募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经理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大多数时间他的仓位都在90%以上,其实这个事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幸运成分。但这只是表象,我们希望去剖析大牛市背后的支持根据,刚才曾总讲到当时美国经过了比较成功的经济转型,很多消费和创新类企业开始兴起,我们希望从宏观纬度看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是美国通胀水平和利率水平,70年代美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胀,大概在80年美国的通胀见顶,随后一两年美国长期国债进入长达20年的下降周期,之前的二十年是一个上升周期,大家知道估值水平很大程度是由风险利率决定的,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的二十年大周期里,股票市场取得较好收益是非常正常的,转型结束,通胀下行,导致利率下行。
还有一点是结构性因素,刚才曾总从微观层面讲到非常新兴的企业的兴起,我们再看看总量,1980年左右美国私人投资出现了拐点,这个图是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伴随着私人投资在过去二十年的持续上升转为持续下降,美国的私人消费异军突起,进入非常大的快速上升周期,彼得林奇先生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战胜华尔街》,是给广大散户投资者看的,这本书告诉大家投资其实不困难,你需要观察自己的生活,比如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喜欢吃某一个品牌的糖果,他就去研究那个公司,买了那个公司,然后赚了很多钱;他发现自己太太喜欢穿某一个牌子的内衣,他又去研究那个公司,买了那个公司,赚了很多钱。这是依赖于消费兴起的大时代这样一个背景,如果不是消费兴起的大时代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我有一个朋友采取这样的策略,逛超市,看什么东西卖得比较好就去买什么,这也不错,为什么没有彼得林奇做得那么成功?就是因为现在不是消费兴起的大时代,这是我对彼得林奇先生取得成功的历史背景的看法。
第二个例子我想举差别比较大的,是利佛莫尔先生,利佛莫尔先生在广大趋势投资者、投机客、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心中具有教父一般的地位,他是典型的趋势投资者,他比较出名的名言包括“你必须要看中大势,在大涨的市场里买东西,在大跌的市场里做空”、“当你发现一个市场的趋势是非常明确的,就待在这里不动,不要出来”,这都是非常明显的趋势投资者的考虑和想法。先从美国股票指数的表现来看,因为数据的限制,只能到1909年,他大概从1905年开始就比较成功,那段时间非常有趣,股票市场的波动很大,频率很窄,幅度又很规律,大概每三年作为一个周期,前面两年时间可以先涨一倍,后面两年跌到一半,未来两年再涨一倍,后来再跌一半,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每两年时间就做一个大波段,不停的做大波段,这可以说是趋势投资者的乐土,你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做趋势投资的年代。由于数据源头有限,所以很多数据没有获得,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讲一下,那个年代是在美国大萧条前,也是在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开始真正发挥稳定市场的功能以前,所以这是前凯恩斯年代和前美联储年代,凯恩斯和美联储都是做稳定市场短期波动的行为,而那个时候没有他们,是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年代,在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年代,即便是三年左右的库存周期,也可以带来经济比较大的波动,并且波动的频率是比较窄的。
那段时间它的CPI可以一年时间从0到25%,然后从25%一年时间很快到负15%,又很快到0,这在有中央银行和凯恩斯存在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非常快的波动,而且高频。一个策略必须跟年代、时代相匹配、相共振、相协调才能取得好的收益。
从这一点我们再去看当前中国是怎样一个时代背景、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第一点是投资占比非常高,投资率已经在50%左右,我希望从另外一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个事情的认识,就是从大宗商品销售的角度,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大宗商品消费强度非常强,我们用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煤炭,一半的钢铁、一半的水泥,40%铜,40%橡胶,是全球商品第一大消费国。反过来看一下大宗商品的货值占GDP的比例,我们给了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是2011年的数据,在那个时候,仅仅是钢铁这一个商品,它的货值产值占GDP接近10%,另外一个非常大类的商品是煤炭,也占8%的比例,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傻大黑粗的东西合起来就占了中国GDP20%的水平,再加上原油、铜、铝及其他东西,大约这些东西占中国GDP四分之一的强度。作为对比,全球(包括中国)的这一比例合起来不到10%,也就是说中国经济高度投资化、高度重型化、高度箱体集中化,这会导致映射到股票市场的话就是强周期行业在股票市场中的比重非常高,占一半以上,如果映射到其他市场的话,由于经济强周期的比例很大,投资的比例大,就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大,再由于我们有一些制度性因素,比如中央银行系统的结构跟其他发达经济体有所不同,有一定的管制性和刚性,我们会发现我们利率市场的波动也非常大,这是中国和美国银行间利率波动相同期限的比较,上面的图是隔夜利率,下面的图是三个月的利率,分别是短期和中期,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是非常平稳的一条横线,中国像心跳图一样上窜下跳。下面的图是三个月的,同样美国非常稳定,而我们的波动非常剧烈。大家知道,利率是一切大类资产定价的标准,如果你的大类资产波动剧烈,怎样能让其他商品资产不波动?
昨天江晖先生讲到一个问题,他认为在中国如果选股的话是很困难的,你不得不去做一些选时,我相信这也体现了刚才我说的市场特点。曾昭雄先生刚才讲到在估值比较低的时候,你必须要暂时出来,这也体现了市场估值波动大的特点,这都是市场的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的投资人很难做到像巴菲特一样买入持有几十年,这是不合算的,因为任何一类股票的波动性都远远大于长期趋势。
另外补充一下两个结构化的因素,第一个是在股票市场,在企业来看,它的微观主体、行为动机并不是利润导向的,我们有大量国企,它追求的是产值、利税、排名,从而决定国企领导的升迁,这就使得我们会不停无效的大量扩张规模,从而压低产能、压低ROE,使其出现有收入没盈利的情况。第二点是发行制度不市场化,香港为什么不炒小股票?如果香港一个小股票被炒高一倍或五倍,上市公司在一个星期以来就会找到一个投行批股增发,马上供应,但我们炒概念、炒壳非常普遍,本质原因就是发行制度不市场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股票市场怎么概括呢?首先它具有很强的中期波动性,是由宏观导致的,它还具有很高的短期波动性,是由炒作者导致的,所以它的趋势性在波动性看起来是非常弱的,如果你选到很好的成长的股票,它每年能给你带来30%的收益,那就是非常优秀的股票了,但你发现他每年的波动有40%,可能很多人选择做40%的波动,而不是做30%的成长。
如果我们把A股市场看作一个池塘,这个池塘有水面,这个池塘一半的水面是由宏观驱动的长周期行业,三分之二的水面是给职业炒家、趋势投资者准备的,他们做得非常成功,没有优劣之分,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给像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持有人准备的,这类股票具有较低的波动性和成长性,也就是如果你作为一个宏观投资者,你有大片池塘,如果你进行选股的话,只有很小的一片池塘。我们作为宏观投资者,一方面拥有一半池塘,另外还有三片池塘。我向很多人提过一个问题,基本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回答,我在这里也向大家提出来,有一个听起来比较冷门的商品——焦炭,它是炼钢的原料之一,我问很多投资人“你猜焦炭的成交金额有多少?”有人告诉我一个亿,有人告诉我几十个亿,我告诉他们在高峰的时候一天能达到一千亿人民币,他们不知道这么小的东西居然有那么大的成交量,这就是中国商品市场的魅力所在,它有非常大的容量,有非常大的基础。
利率市场有较大的波动性,现在看来市场化的成交量还不是很大,但它会快速发展,前两年我们有了利率掉期,现在有了国债期货,这就是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还有一块是汇率市场,受制于现在的汇率管制、资本管制,我们还不能自由参与进去,但汇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在逐渐的资本开放以后,它肯定也是大有可为的一块市场。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现在是宏观对冲的一块沃土,中国现在的时代一定会出现世界上最优秀的宏观对冲基金,并且会大有可为,这是我们的看法。
最后我还想多说一些,我们刚才分析认为在中国如果你选择宏观对冲策略的话,可能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但是策略选择本身并不是功利的东西,不是谁好用、谁赚钱多、谁方便,我就一定要选谁,谁更辛苦我就不选谁,我见过很多优秀的选股人,刚才听李华轮先生讲他遇到了优秀的企业家,曾昭雄讲到他选出的优秀企业,他们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东西一定会给我带来比较方便的策略和比较容易赚钱的工具,而是这个事情本身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在很多投资人看来,接触优秀的企业家,选到优秀的企业,和他们一起成长,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快乐,能够让他们为之致力于终生。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别的乐趣,我曾经在上市公司调研现场遇到过曾昭雄先生,我以前也做过时间不长的一段股票投资经理,其实我那时候也很勤奋,跑了不下一百家上市公司,但是我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得不到满足感,当我做宏观对冲的时候,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非常强,我认为这个事情跟物理学家的工作有很大的相似性,物理学家会探索宇宙运行规律,判断将来的趋势、拐点,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是探索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的规律,去抓住它的拐点,物理学家往往基于物理学的体系,需要有分析框架和严谨的逻辑,我们同样需要体系、框架和逻辑,但是基于经济学和市场的。还有一点高度类似的是都需要多纬度证据的印证,物理学家可能会推演出一个定律,然后做很多实验、观察,来印证他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同样也是,我可能会根据很多历史数据、市场资料得出一个规律,然后再找其他纬度、其他角度的证据和观点来看我的判断是否成立,另外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来持续印证它和持续反驳它,这个事情对我来说真的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每当你发现一个规律的时候,尤其是通过市场的印证能带来收益时,就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一样,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激励我做这件事情的原因。
做投资,是对人心很大的修炼,因为你每天会面对市场,会不断犯错误,一个物理学家一辈子可以犯很多很多的错误,只要他发现一个重大的定律就可以,但基金经理绝对不行,如果你被很多小错误伤到净值、伤到管理资产的话,你就是非常失败的基金经理,所以你需要更谦卑,需要不停的反省,需要敬畏市场,所以我认为做投资或者做宏观对冲投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让人非常享受也非常挑战的事情。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蓓。让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索罗斯进行反身性原理在大类资产之间游刃有余,另外一个是他的老师卡尔波普尔,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游走。随着市场开放和金融工具增多,我相信李蓓她们会做得越来越好,不要吝啬,请把你们的掌声再次献给美丽的李蓓。
李蓓讲完,我有一个发现,今天一共五位演讲嘉宾,有三位都姓李,占60%,刚刚已经有李华轮和李蓓两位了,下面我向大家隆重介绍最后一位,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先生。我与泽刚认识多年了,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从他离开公募白手起家,到现在和聚投资发展壮大,一路走来,我是见证者之一,话不多说,有请泽刚。
李泽刚:感谢各位今天上午认真的聆听,我接下来要讲的跟前面几位不太一样,我会用一页PPT、提一个关键词,表达一种感受。最近半年大家讨论的话题很多,但实际上市场中已经有一个关键词,三个字,这个关键词可能被市场忽略了,今天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如果在座各位听到昨天第一位嘉宾重阳投资的裘国根先生的发言,就得到他的投资逻辑中,核心框架是两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经济转型,第二个纬度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我的观点跟他非常相似,他当时也提出了第二个纬度可能被市场忽略了,他的关键词是“制度变革”,今天我要讲的关键词是“注册制”这三个字。
这个词在半年以前市场讨论非常少,仅仅是在三中全会文件当中大家发现有“注册制”三个字,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对这三个字的理解也是一步步加深的,昨天裘国根先生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展开讲,就是制度变革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被市场忽略?它会对未来证券市场的价格体系产生什么影响?我想接下来就这些话题讲讲我的感受。
中国证券市场一直是个政策市,到现在仍然是,如果我们拨开迷雾,梳理一下过去一段时间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就会发现注册制远远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词,它是整个证券市场改革的方向和核心关键词。在发行的市场里,我们叫做发行权市场,我想有三点,一是我们最直接的想到IPO的注册制、再融资的注册制,再融资接下来我们很可能就会看到,证监会可能会对再融资的管理,定向增发会管得越来越松,甚至还会启动创业板再融资,鼓励高速度、小批量、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刚才李蓓女士讲了中国的确没有“闪电配售”这样的东西,但接下来中国会有,这一点会影响未来中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二是金融产品或衍生品发行的市场化或注册制,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优先股,接下来还会看到个股期权,还会看到很多杠杆工具、做空工具,而这些金融产品的发行我相信又会深刻改变证券市场的结构和定价效率,金融工具对股票市场会产生非常有意思的变化。三是发行权市场还体现在公募基金产品设计的备案制,以及很多朋友刚刚拿到了私募基金作为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发行产品的许可证,这些都是注册制在证券市场的体现,但这些在发行权的市场化只是改革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中国的股票市场原来是一个分割的市场,它的定价体系也是分割的,蓝筹股是一个市场,又是一个市场,价格体系完全是两个,你同时买两种股票,脑袋会分裂,正如你同时投A股和港股,脑袋会分裂,游戏规则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接下来A股市场种种藩篱正在被打破,A股、H股,甚至还有B股、海外上市的中资股,汇率一旦真正市场化以后,可投的股远远不只是中国的股,而是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相信这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也在证券市场深刻的体现。
从最近的新闻也能看到很多线索,其实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知道A股原来有壳价值,原因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并购重组在A股市场中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接下来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包括证监会对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的重组以及资本市场内部和资本市场向外收购兼并的审批放松,它也是注册制的精神,所以我们看股票市场必须要看产业市场,就是产业里面的定价体系,如果只看股票会被淘汰。还有就是退出机制,这里不展开讲,在两三周以前已经看到很多文件,不仅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即将推出退出机制,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感受,真正来的时候大家会发现炒股票最让人伤心的不是割肉,而是把股票炒没了,这是投资最大的失败。
其实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一些变化,或者即将发生一些变化,如果梳理出来就是一个关键词——注册制,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注册制时代或者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的过程,我们作为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哪些变化。
第一点,关于蓝筹股。蓝筹股经过长期下跌,的确是现在国内各类资产价格体系中的一块洼地,注册制就是市场化,填充这块洼地的效率会更多、更快,记得去年在深圳参加金牛会的时候,跟鼎锋的张高一起讨论过国投电力,我们讨论了很多利好、很多股票上涨的要素,唯一一个负面因素就是盘子太大,这个股票的确这两年业绩非常好,但是很不幸去年没涨,直到过去的一个月,它的市盈率才从5倍涨到6倍,这是蓝筹股的悲剧,当然它还算不错,中国现在的确拥有现在全世界最便宜的股票。
第二点,关于小股票。其实观点非常清楚,在注册制体系之下,刚刚说了,经济转型刚刚开始,我们从股票市场已经看到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曙光,但是不是所有的创业板股票都会见到创业板下半场的恢复,很多在上半场就会死掉,而且我相信是多数。
中国在注册制之下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关于投资逻辑的变化,如果我们看统计数据,去年挺有意思,公募基金年底排名前列的都是一帮年轻人,老同志都被小伙伴们惊呆了,变化非常大,为什么?实际上市场永远是对的,在15年前股权分置的时代,要做好股票投资需要与庄共舞,因为定价权在二级市场内部的强势资金,十年前定价权逐步到了机构手里,也是公募基金大发展那几年,每年公募基金都有10个点、20个点的超额收益,所以当时的“五朵金花”也代表了机构投资者的成长,那个时候你只要把握好了行业周期,只要预测准EPS,就能赚钱。五年前游戏规则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业绩好,公司价值低估,但它不一定涨,因为它得听老板的,再大的机构投资者,在大股东面前就是股民。
现在我要讲的是在注册制时代,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时代,定价权会更加分散,为什么老同志都被惊呆呢?最近有两个案例,董事长都没有发言权,定价权在谁手里呢?在云端,如果大家看看最近的恒生电子,复牌之后三个涨停,如果我们看最近另外一个传媒类公司,截止到上周五也是第三个涨停,花了五六十亿,这一类公司的并购价值,实际上股票表现出来的不再是产业内部给它定价,也是源于现在平台战略对于很多传统行业的渗透或者是颠覆产生了定价体系的颠覆,现在定价体系已经进入云端,小伙伴们会越来越多。
第二个体会,过去很长时间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冷兵器时代,PPT上有一张图,中国人扛着大炮在那儿轰,我们正在进入火器时代,指数尤其是个股,定价效率会越来越高,它涨我们会一步到位,更重要的是它跌也可能会一步到位,所以很多企业如果不跟踪好基本面,会被很多衍生品剿杀,所以接下来散户可能会从证券市场退出,因为中国证券市场是散户特征非常明显的市场,接下来可能是如果我发现了一个高估的品种,发现了一个坏消息,我也能赚钱。
最后我想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昨天和今天两天开会的私募讲一点感受,就是感谢,第一是感谢股票,我们经常在圈子外认识朋友时会问“泽刚,你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做股票的。立刻我就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怜悯的眼神,但是为什么我要特别感谢股票呢?最近证监会的备案制给我们发了一个执照,我很高兴,从办公室拿到家里给我儿子看,我说“儿啊,你爹很牛的,原来你爹小时候的名字就叫李刚,你爹现在更牛了,已经从一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成为金融机构了,这是爸爸在幼儿园拿到的,你看金融机构四个字”。其实我们这一批私募非常感谢股票,因为在整个金融市场里,证券市场或资产管理行业是我们唯一的创业机会,其他行业没有,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所以非常感谢股票。第二是非常感谢党,没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没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这个关键词,也就没有中国股票市场注册制这个关键词,没有这个关键词,我们就不能发行产品,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设定投资范围,不再受银监会的管理,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所以非常感谢党。
最后我想感谢这一轮熊市,我理解现在证券市场所处的阶段跟十年前特别相像,十年前是股权分置的年代,正是因为股改从制度上把中国证券市场向市场化推进了一大步,改善了大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为06、07年的大牛市奠定了制度的基础,原来是残疾人运动会,股改之后才是正常人运动会,今天如果把证券市场注册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我相信这一轮改革也将奠定下一轮中国牛市的基础,在座的各位都有可能成为这一伟大变革的见证者。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泽刚沿着昨天裘总的思路跟我们分析了注册制以及注册制带来的影响,刚认识他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稳健的投资者,熟悉了之后,我觉得除了稳健,他也是一个果敢的投资者,对于改革的效果,客观冷静,甚至还有一点谨慎,对于看准的结构机会,他勇敢追逐。谢谢泽刚。
诸位朋友,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经历了一次完美的头脑风暴,感谢大家来参加2014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碰撞投资理念、分享投资经验,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今天的五位演讲嘉宾表示感谢,祝大家2014获得丰收!明天再会!
私募新时代:光荣与梦想 2014年4月12日 | |
嘉宾签到 | |
13:30—14:00 | 参会嘉宾签到、入场 |
颁奖仪式 | |
14:00—14:05 | 开幕 |
14:05—14:10 | 主办方致辞 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 林晨 |
14:10—14:15 | 协办方致辞 国信证券董事长 何如 |
14:20—14:35 | 中国私募金牛奖评委会宣布本届私募金牛奖获奖名单 |
14:35—15:05 | 颁奖仪式 |
15:05—15:30 |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发言 |
15:30—15:55 |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晖发言 |
15:55—16:20 | 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高发言 |
高端论坛 | |
16:20—17:00 | 特邀嘉宾演讲:经济发展与国企改革路径探讨 国务院国资委专家 |
17:00—17:40 | 主题演讲: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管清友 |
大变革时代的投资策略——2014中证金牛投资分享会 2014年4月13日 | |
嘉宾签到 | |
08:40—09:00 | 签到,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到场 |
高端论坛 | |
09:00—09:05 | 论坛开始,主持人开场白 |
09:05—09:40 | 上海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轮演讲 |
09:40—10:15 | 深圳市明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昭雄演讲 |
10:15—10:45 | 民生证券行业分析师郑平就传媒行业投资机会演讲 |
10:45—11:20 | 上海泓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蓓演讲 |
11:20—11:55 | 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刚演讲 |
11:55—12:00 | 活动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