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稳度过“季末考” 货币市场资金面迎来“美好时光”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综合

  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空间

  基于未来的温和通胀预期,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年内通胀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未来货币政策需重点关注去杠杆、防风险、稳增长。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劲,货币政策总量将维持稳健中性,温和通胀给其边际宽松留出空间。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最近投资、消费疲弱,其中有一些短期影响因素。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且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劲,没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总量放松来维持经济增长;同时未来三年还要去杠杆。因此,总体上货币政策会维持稳健中性,不会有大幅放松。

  不过他同时表示,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货币政策有可能会有边际变化。

  民生银行研究员温彬预计,下半年CPI依旧在2%附近,属于温和通胀,这给货币政策边际操作留出了空间。未来货币政策首先要平衡稳增长、去杠杆与防风险,所以总基调还是稳健中性;其次是平衡流动性与严监管,下半年“宽货币、紧信用”格局可能会延续,这样定向降准仍有空间。

  “国内通胀压力有限,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的掣肘,后续依然有概率降准。温和通胀也给财政扩张提供了空间,在地方债务严监管难以放松的背景下,预计政策会在加快地方债发行、盘活存量财政存款等方面发力,以对冲需求的回落。”李奇霖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延续结构性宽松,加之实体融资需求回落,长端利率仍有下行的空间,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具有配置价值。股票市场短期低点可能出现,但在经济下行和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趋势性的上涨仍需要催化剂。

  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邓海清表示,2018年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随着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进一步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5%左右。

  不过前述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与通胀和名义GDP正相关。从今年情况来看,名义GDP增速相较去年要稍低一些,全年来看债券收益率相较去年低,这是大方向。但年初以来已下行近40BP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已经反映出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随着未来价格、实际增长数据对过度悲观预期的证伪,债券收益率反而可能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张奇/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123456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