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月VC/PE募资遇冷,这些行业依旧受资金热捧

张国锋证券时报

  2016年,创投圈进入资本寒冬;2017年,创投圈回暖迹象明显,同时风口频换。而到了2018年开局,不少创投机构需要担心下自己的生存问题了。

  根据投中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中国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披露有68只基金成立及开始募集,目标募集规模为192.78亿美元;有47只基金完成募集,募集完成规模为47.9亿美元。

  从整体看,2018年开年的开始募集和募集完成基金数量和金额规模环比都呈现了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超七成。有分析师认为,2018年开年基金募资态势表现低迷,未来一定时期内募资环境依旧面临挑战。

  VC/PE投资业绩两极分化

  从数据来看,新年伊始,开始募集和募集完成基金的数量和金额规模环比数据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开年基金募资态势低迷。与2017年12月相比,2018年1月的完成基金规模和开始基金规模环比分别下降了73.03%和75.06%,甚至低于2017年全年最低数值。

  投中研究院分析师李惠认为,过去一年积极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引导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LP)投资子基金,纷纷进入投资周期,虽然对未来VC/PE募资环境持乐观心态,但从近一年基金募资来看,未来一阶段基金募资环境依旧会面临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整个VC/PE行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投资机构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许多泡沫。有创投机构创始人直言,10年前,基金管理者以海归MBA和成功企业家为主,这些人要么有很好的商业敏感度,要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而现在从业人员太多了,整个行业被严重稀释。在他看来,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机构实际上是不合格的,需要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从投资情况来看,2018年1月VC和PE两个市场投资态势可谓两极分化。2018年1月,VC市场的投资案例金额规模环比和同比都是看涨的,而PE市场案例数量和规模同比和环比都是回落的,且后者投资业绩达到近一年来最低。李惠认为,整体看,近一年来创投和私募市场的投资态势不尽如意,但1月表现平平的投资业绩和春节假期前夕不无关系,从单一案例分析,个别热点行业企业吸金力依旧很强。

  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月,VC投资案例为245宗,投资金额为68.87亿美元,后者达到过去一年来最高值。PE投资案例为75宗,投资金额为20.62亿美元,均为过去一年来最低值。

  从区域来看,北上广依旧是投资中心,北上广三地仍然占据国内VC/PE市场地区投资案例数量和金额的前三名,投资案例数量分别为104宗、62宗和54宗,投资金额则为44.45亿美元、13.87亿美元和12.89亿美元。

  在行业方面,2018年1月,中国VC/PE市场投资中,IT、互联网、医疗健康、制造业、文化传媒、教育及人力资源等热门板块成为VC/PE追捧的行业。其中IT行业获得融资案例81宗,案例数量最多;而互联网行业则吸纳超过30亿美元的融资,在融资金额方面一枝独秀。

  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募资遇冷的同时,创投机构还面临着退出的挑战。根据投中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全球中企市场IPO数量明显下跌,共计36家中企IPO,环比下降20%;募资规模252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5.26%。

  分析各个市场情况,2018年1月,A股市场中企IPO开年冷清,连续数月出现下跌,远低于去年IPO数量的平均水平。募资规模相对来说降幅不大,平均募资金额提升显著。

  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王慧颖认为,发审委持续加快审核速度,缩短审核周期,同时不断提高审核标准,集中淘汰一批“先排队再整改”的问题企业,造成A股IPO市场出现短暂“寒冬”。

  在她看来,受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影响,2018年1月IPO账面退出回报金额(46.9亿元)和平均账面回报率(1.3倍)均出现下降,整体趋势持续走低,短期来看难有起色。

  与此同时,2018年1月,港股IPO市场迎来良好开年,连续数月维持平稳运行态势,与上月表现基本持平。香港今年或将落实“同股不同权”架构,同时H股全流通也有望开通,再加上即将展开的香港上市制度拓宽计划和“一带一路”的实施,都刺激了近期香港的IPO市场。

  创东方董事长肖水龙此前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表示,港交所的改革,引起了创业公司和创投机构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在重新审视创业公司的未来资本市场规划。肖水龙表示,这次改革显然会吸引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赴港上市,并可能形成一个“新经济”的大板块。而这样的一个大板块的形成,最终会让最优秀的科技型公司受益,从而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优质公司——优质资金——更高的估值、高好的流动性——优质公司。

  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延立也认为,此前也有很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但是A股显然估值更加理想。不过从去年表现来看,港股市场已经走出低迷,诸如众安在线、阅文集团等选择在香港上市,估值也非常理想。“与美国相比,香港天然地理位置靠近内地,也没有时差等问题,文化上也比较靠近。同时,港股具备上市标准的可预期性和上市尺度的可把握性,因此也会吸引不少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

  他还认为,科技、医疗、教育等此前在内地上市相对有障碍的企业,将有可能更多选择到香港上市。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优先考虑退出途径时,投资者不仅从回报的角度考虑,而是希望能有退出的确定性,需要及时回收不错的收益,而不是退出遥遥无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