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息技术是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

俞枫

  ■ 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俞枫

  自199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开业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时间,这段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行业运用科技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30年。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和发展,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先后经历了业务电子化阶段、互联网化阶段,目前已进入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业务电子化阶段实现了交易电子化,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重点是交易通道的畅通和交易系统的稳定;互联网化阶段实现了渠道的网络化,重点转向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分级分类、营销服务管理、创新业务支持、后台精细化管理和基于IT应用架构的系统整合等;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与证券业务深度融合,开始催生出新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一、我国证券公司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一)信息技术推动实现业务电子化(1990-1999年)

  20世纪90年代,时逢全球掀起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资本市场建设者们积极引入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替代了初期的人工交易模式,正式推出电子化的交易系统,实现了交易结算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在随后的十年间,基本实现了证券交易过程的全电子化。

  一是逐步形成场内交易撮合电子化、登记结算无纸化、柜台系统电子化,提升市场处理效率,强化规范运作。交易所成立最开始就采用了电子化自动撮合系统;证券登记方面,交易所、登记公司开发了电子化登记结算技术系统,实现了证券登记交收无纸化,使得实物化的股票逐步退出市场,成为纯数字化的金融产品,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证券市场奠定了基础;红马甲报单、电话委托、传真委托等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交易委托方式,随着卫星通信、地面光纤网络的开通与发展,无形席位最终取代了有形席位。无形席位推出后,证券公司营业部柜台系统通过路由与网络专线实现与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互联,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处理。证券公司最初主要提供经纪业务服务,获取资讯行情主要通过电台、卫星数据传输等方式,这个阶段证券公司的核心诉求是把投资者的交易订单顺利、快速、安全地传递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经纪业务的服务供给能力。证券公司之间最早比拼的就是更快的电话和传真接入、更稳定的交易系统、更快的行情传输和订单执行等。此时,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成为证券业发展的生命线。

  二是升级技术架构,建立覆盖全国的卫星通信网络,促进无形化交易市场的最终形成。随着证券市场规模快速发展,原先在微机基础上建立的撮合系统不堪重负,交易所经历多次升级,向小型机转换,实现内存撮合,性能大幅提升,且为后续提供了可持续的性能扩展空间。结算系统平台也由小型机代替微机,实现了中央登记和法人结算。同时,为保证证券公司营业部与交易所的通信畅通和快捷,交易所广泛应用卫星通信技术,替代之前的远程电话拨号的连接方式。证券公司营业部通过双向卫星小站与交易所交易主机实现了直接联网交易,为交易所发展异地无形席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助力全国证券市场的形成。

  资本市场成立后的十年间,我国证券交易模式基本上是以证券公司营业部为主体的分散模式,证券营业部主要依托本地基础设施、交易所提供的平台以及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开发的交易系统开展业务。这个阶段,证券公司尚未开展综合治理,营业部有较大的权利。这种分散化的技术模式不仅增加了证券公司整体的软硬件成本,而且技术支持能力较弱,系统整体性的安全隐患较大。

  (二)互联网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00-2015年)

  证券行业的互联网化过程也是全面信息化过程,其重要特征就是打通了线上化运营通道,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证券的发行、定价、销售、交易、服务等全链条,覆盖经纪业务、理财产品代销、证券发行承销、衍生品交易、自营投资、“两融”交易等传统的证券业务。

  一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掀起创新浪潮。2000年,随着《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国内证券交易的“互联网化”雏形显现。证券公司纷纷开始建设网上交易系统,网上交易蓬勃发展,迎来了交易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2012年至2014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召开券商创新发展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现场交易的政策,掀起了行业新一轮创新浪潮。2013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开户客户账户规范》,放开了对非现场开户的限制,促使证券经纪的线上化从交易环节向开户环节蔓延,打通了客户开户、交易整个环节的线上化经营。2014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获得第一批网络证券业务试点资格后,证券公司将产品、服务、渠道等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包括实现网上开户,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以帮助引流;优化账户管理,基于证券资金账户开展消费、转账和储蓄等类银行业务;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接入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搭建网上商城销售理财产品等。各家证券公司纷纷成立电子商务部或者互联网金融部,专注于互联网证券业务的开展,结合线下营业网点的力量,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O2O的营销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互动和相互融合。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集约化管理,构建券商自研技术体系。2000年开始,为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发展,证券公司逐步转变到以总部为核心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并利用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公司级集中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以营业部为单位部署独立的分散式IT应用模式,实现了公司级数据和应用的集中部署、集中管理,对证券交易、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信息服务、合规风控、投资管理等进行集约化、职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同时,为提供差异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业务快速敏捷迭代和创新的需求,大型券商开始以自建平台为主,推动了券商自研技术系统建设的浪潮。一些有前瞻性思维的证券公司着力自研移动客户端APP,将其从过去的交易平台打造成可双向互动的个人理财平台。证券公司利用互联网创新经纪、资管等零售业务经营模式,开始出现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资讯、交流社区、投资工具等周边服务。

  三是强化IT基础设施建设,从容应对放量行情,满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容量和深度的不断提升。2000年开始,我国资本市场业务品种不断丰富,2005年设立中小企业板,2009年创业板开板,2013年新三板扩容,私募债、优先股、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股票质押回购、股指期货等新的投资品种和服务不断推出。随着创新业务的大幅增加,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为满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容量和深度不断提升的需要,证券公司持续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易系统的处理容量,在系统性能设计上后台资源具备较大余量,能够应对急速放量的交易和业务需求等极端行情,使交易系统在证券市场急剧波动、大起大落的情况下经受住了考验。2010年,各大交易所开始构建行业共享性基础设施,开始为各大券商提供机房托管服务,这样,既降低了行业的整体IT成本,又有效降低了行业整体信息技术系统性风险。2014年,国泰君安证券建成证券行业首家高等级园区型数据中心,以大容量的基础设施、分布式的核心系统架构、完备的容量管理体系应对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是监管法规、规范的出台,推动行业技术体系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IT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深入,信息系统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逐渐扩大。1997年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成立,进一步推动行业信息技术的规范和监管。2003年成立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监管部门,在信息安全培训、标准制定、情况通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先后颁布了《证券营业部技术指引》《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标志着行业技术体系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之后出台了《证券公司集中交易技术指引》《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证券公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等一系列行业规范,推动了行业IT管理的精细化,IT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填补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空白。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也成立了互联网证券专业委员会,通过制订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推动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行业规则和标准的约束力。

  (三)金融科技推动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2015年至今)

  2015年互联网金融开始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开始闪耀登场,并在证券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证券行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资本实力不断增厚,2019年,中国证券业协会持续推动行业开展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数据生态建设,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疫情防控催生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更是为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证券行业服务质量的助推器,也是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一是金融科技上升为公司战略,成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为顺应当前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新型金融业态、模式和服务的要求,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纷纷开始将“金融科技”作为战略性业务或核心竞争力纳入公司战略。随着金融科技与证券业务的加速融合,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已成为证券行业共识。不仅各大综合类证券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部分中小规模证券公司也在积极寻找突破点,希望通过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突出特色优势,以求利用金融科技弯道超车。科技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发挥前瞻性和牵引力的特性,引领业务体系升级,实现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工作模式等创新。

  二是科技赋能业务转型发展,推动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开始从传统的“通道式服务”,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为特色”的经营模式转型,差异化竞争正在形成。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扩宽在证券领域的应用场景,改造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包括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线上线下流程和资源的融合贯通、智能化的展业和数字化的营运手段建立、生态化的财富管理拓展等。大数据技术扩大了证券市场数据应用边界,广泛应用于智能投顾、舆情分析、金融产品定价等;基于规模化的数据处理实现智能营销,通过个性化的用户画像实现精确预测,改善用户的服务体验。用计算机代替人脑来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的智能化将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完成大规模量化和替代部分人力分析工作,或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包括用户行为和产品分析、量化交易等,深刻改变了行业业务开展,提高了市场整体的运行效率。把人工智能融入业务运营,从用户、渠道、平台、活动等维度出发全方位实现精准运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利用人工智能重塑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人工智能已用于智能客服、智能投研、智能办公和智能运维等。证券区块链的应用中,证券发行、登记与存管、清算与交收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潜力较大。将证券市场的各环节部署于区块链上,可以从多方面有利于市场运行效率并降低市场摩擦;证券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交易所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块链的课题研究,主动跟踪和应用开源区块链技术。2020年,交易所可信的行业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推广,将为区块链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三是善用科技,坚持稳健经营,守牢风险底线。在资本市场改革、监管转型、市场向好、创新业务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下,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坚守稳健经营的文化、强化风险意识、保护好用户权益,才能行稳致远,成就长期价值。证券公司在主动寻求创新突破的同时,坚持攻守之道。金融科技在整个证券业务链条中的运用也是多元的,前端有获客、智能客服、客户画像、精准营销、智能投顾等,中后端还可用于智能化风险管控等领域。新技术有效运用到风险防范、精细管理和安全管控等领域。通过构建企业图谱及产业链图谱,支持用户进行深层次数据探索、关联查询和股权穿透,并用于发债企业风险监控、企业相关方监控和疑似关联账户组发现。智能风控实现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在异常交易行为、违规账户侦测等业务目标确定后,通过内外部数据的整合、预处理、特征统计等方法,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分析。实现对风险的准确识别、全面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智能风控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推动新技术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应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普惠金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二者共生共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等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被赋予了新内涵和新使命。《中国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2020)》中为证券公司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出了四个方面建议:强化投资银行中介基础功能,服务好实体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财富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和专业水平,促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融入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证券公司国际竞争力;发展普惠金融,精准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公司在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坚持以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生态持续创新,不断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创新转型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

  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升级服务理念,拓展业务边界,主动对外拓展合作空间,加强与国内外领先供应商、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开源社区等的合作交流,开展跨行业内外的业务、数据、技术等合作,集聚内外合力共同打造证券行业数字化发展生态,变革原有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唯有如此,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才能为客户提供无界无感、数字驱动、差异化的综合金融增值服务,向综合金融机构升级拓展,主动融入实体、融入生态。

  纵观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正是行业运用科技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30年,信息技术对行业的作用已从支撑业务发展到了赋能业务、引领业务,信息技术已成为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在金融科技引领证券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证券公司将充分应用金融科技,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开放协同,积极融入生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繁荣。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