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产品,极致的产品
2005年,中国使用情趣用品人群占比0.26%,10年后该比例被提高到5%。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是30%。
在国外,情趣产品像柴米油盐一样进入普通家庭。在中国,情趣用品的购买者是一部分是喜欢刺激的年轻人、一部分是社会的loser.
产品还不够好玩,情趣用品不够情趣,是行业内人士的共同认识。也是情趣用品在大众人群中渗透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年前,iPhone上市。全世界突然发现,原来手机可以是这样的。以iPhone上市为界,手机划分成了两个时代。
中国情趣用品产品的转折点,以瑞典奢华情趣用品LELO进入中国市场为标志。“土包子突然知道奔驰是什么样子了” .
“LELO来中国之前,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 95%以上全部销往国外。制作出来就是针对外国人,按照外国人的尺寸在做。一个模具大概就是15万左右,厂商不愿意为中国的人去做。”
“上游是一个非常分散,粗犷的一个行业。我们12年开始做,一些工厂都是做轮胎鼠标的工厂转型过来,很多用品都连外包装都没有。”
自己做产品,这几乎是每一个渠道商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从产品的消费属性来看,大家很有可能殊途同归。对于非标品,大家渠道和品牌都想掌握。这个市场本身想象力比较大,现在不管产品还是渠道都没有品牌。”彭代增认为。
在上游,情趣用品厂商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大部分的厂商,只做一两个品类。你只做飞机杯,我只做按摩棒。
上游厂商,也存在被渠道整合的需求。情趣用品并非高科技,自身也没有什么品牌。甚至客户喜欢什么大小、温度,特征,渠道都比厂商更了解。谁能保证明年还有人来买你的货?——被渠道整合,能保证货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