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拓荒”三十年五次大整改 信托生存之艰

陈晶泽第一财经日报

  行业规模迈入10万亿关口,中国信托业从“急驰”到“慢跑”,近来终于变得步履蹒跚了。这一方面因为前期跑得太快,本来就需要“休整”;另一方面,其他竞争对手开始“抢道”,信托业前路不再平坦。

  “中国信托业这一路走来,基本上都在不断地开拓、被"分食",再开拓,再被"分食"。”上海一位在信托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在他眼里,中国信托业永远都是“海军陆战队”的命运。哪里需要抢滩登陆,哪里就会首先出现信托的身影,一路血战巩固了滩头阵地并扩大战果之后,券商、基金开始粉墨登场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上证所刚成立,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当年券商营业部都少得可怜,基金公司更不知道在哪儿。要不是信托公司一票人带着做起来,估计股市发展得没这么快。后来在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初期,同样是信托领头做起了代客理财,后来才有了公募业的名正言顺。”想起往事,这位资深人士总是一脸自豪。

  不过,中国信托史却被一次次的整顿“分割”,1993年、1999年和2006年,信托行业分别经历了自1982年诞生以来的第三次、第四和第五次行业大整顿。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感叹道:“直白地说,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一路"靠钻政策空子"活下来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而谈起“钻空子”的往事,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最先进入信托公司时,他和其他人一样不知道信托该干什么。后来,大家渐渐发现设立账户打新股是个不错的生意,于是大家一拥而上。等到上到一定规模之后,上面叫停了。再后来,大家又开始做阳光私募的业务,当时华润和平安做得最大。这项业务很赚钱,但因为信托公司新开账户被禁止,只能出租存量账户,因而规模受到限制。”

  “后来,上海的上海信托和华宝信托开始做结构化产品,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信托产品。大家总算是稍微知道该怎么办了。”该信托高管表示,不过问题也随之出现:这类被称为自主管理类信托业务虽然看似很赚钱,但对从业人员以及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

  回忆这10年来的信托业历程,这位高官表示,“信托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以后还是这样。前几年,人们还在热议什么流通股股权质押、矿产、艺术品,预计会成为未来信托业的方向,结果很快就结束了。只有房地产还坚持了几年,但现在也开始被基金子公司挖"墙脚"了。”他认为,即使是现在正被炒得火热的土地流转信托,未来也未必就是信托业的方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