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亿信托违约风险向多产业蔓延 监管不断升级
房地产和资源领域为风险高发区
在各类金融机构中,由于信托业的相对封闭导致信息沟通不够,信托公司主动披露相关信息较少,尤其是偏负面的消息,多由媒体和第三方机构提供。上半年至今,已有多只信托产品爆发信用风险,或发生与信用风险有关的事情,但在投资者看来,上半年以来的信托信用事件似乎只有中诚信托两只发生延期兑付的产品最有影响力。
根据不同渠道信息进行的不完全整理和统计,自6月以来至今,已经发生了10起信托产品风险事件,其中四起与房地产相关,一起与矿产有关,另外五起发生的领域则比较分散,这表明目前信托产品的信用风险正处于逐渐爆发的高危时期。
与房地产相关的首当其冲的当属曾不啻于引发资本市场地震的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被带走,该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宜华集团发行的信托贷款计划、股票质押融资已陷于风险漩涡。目前宜华地产发行的信托计划中,仍在存续期内的资金将达到9.5亿元,涉及中铁信托、华融国际信托以及大业信托三家公司的产品。这些资金的年化融资成本约在13%-14%左右。其中,中铁信托于2013年2月7日成立了“优债1314宜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募资3.5亿元。此外,华融信托在2013年6-7月间分别发行了三期“广东宜华地产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募资3.5亿元,而大业信托则于2013年8月7日成立了“大佳4号宜华水岸名都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宜华地产募资3亿元。如今,上述相关产品都处于高度风险中,随时可能引爆兑付风险。
另一起则是已对簿法庭的喜瑞地产欠款纠纷案。近日,A股上市公司宁波建工一纸诉讼,将拖欠工程款的浙江兰溪市喜瑞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喜瑞地产”)告上法庭,随后法院下达民事裁定书,裁定冻结喜瑞地产所有存款1.27亿元或查封其相应财产。据了解,该项目上马之初,国民信托为满足融资方对资金的需求,曾于2014年2月底发行了一款名为“民丰—兰溪世贸大饭店物业收益权投资集合信托”,其融资规模为3.5亿元,该款信托的融资方正是目前深受资金链紧张困扰的喜瑞地产。资料显示,喜瑞地产的主要股东自2013年以来,已频繁向中航信托、民生信托、大业信托等公司进行了信托融资,其融资总规模达10多亿元。同时,喜瑞地产质押给国民信托100%股权的兰溪世贸大饭店,其评估价值约为7.1亿元,这无疑给国民信托这款融资规模为3.5亿元的信托产品拉响了警报。
第三起是广东创鸿地产集合信托风险事件。因创始人黄鸿明被拘,广东创鸿集团地产多个项目正面临难以为继的境地,其中,与中融信托合作的数个项目后期兑付引发投资人强烈关注。中融信托是创鸿集团的商业合作伙伴,双方曾在多个项目中进行过融资合作。目前中融信托与创鸿集团存续的信托计划只有一个,即仍在存续期的信托计划是中融-创鸿集团·佛山创鸿广场集合信托,集资16亿元,其中优先级9亿元,劣后级7亿元,收益率在9%-10.5%,由黄鸿明夫妇提供担保。如今黄鸿明身陷囹圄,加之地产形势日下,该项目到期后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第四起则是淮南志高欢乐园项目引发的信托风险事件。由于志高欢乐园的停工,长安信托、湖南信托深陷兑付漩涡不能自拔。2013年8月13日到期的3亿元长安信托·淮南志高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至今已整整一年,但信托公司却一直追债未果;而募集规模3亿元的华宸未来-湖南信托志高集团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也是同样的命运。让上述两个信托产品深陷风险境地的就是安徽淮南志高神州欢乐园项目。实际上,早在2013年12月,志高欢乐园项目已经停工。2014年4月,项目业主淮南志高动漫文化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投资方泰安志高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长安信托集合资金计划延期一年仍未兑付,该项目未来兑付前景不容乐观。
一起矿产类信托事件则是最近两年来耳熟能详的故事。7月15日,神华集团再次传出调价信息,各煤种价格下调5元/吨,其中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优惠后执行490元/吨,5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优惠后执行430元/吨。自2012年开始,煤价已累计下跌了四成。从6月25日的调价开始算起,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神华集团累计降价幅度已达40元/吨,此次神华短时间内再度降价也是迫于无奈,是在下游需求弱势的情况下,与国内其他煤企以及进口煤抢夺市场份额所致,神华集团尚且如此,那么多中小煤企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更艰难的形势。与其他矿产和能源领域的的风险故事一样,煤价下降的风波已蔓延至金融领域。据大智慧统计,下半年存在兑付危机的煤炭信托产品有5只共达35.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