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京东自有品牌发布“新灯塔计划”

打造“百大质造工厂”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京东京造景德镇陶瓷产业带 公司供图

  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0%、超100个品类年均销售额增长超过300%、新品开发成功率超过90%、帮助工厂平均降低30天库存周转……在3月17日举办的京东京造五周年暨京东自有品牌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京造向外界展示了成立五年来的一系列成绩。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现场发布“新灯塔计划”,未来京东自有品牌将从升级产品体验、打造高价值用户体系、提升供应链效率三方面发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质量高于行业标准的标杆产品,持续共建“百大质造工厂”。

  理性消费当道

  尼尔森电子商务部门副总裁杨英对近期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她介绍,宏观市场压力让消费领域的竞争态势更为激烈,同时消费者个人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例如,消费者更期待全新的产品,更看重产品核心价值和品质,更追求“身心愉悦”的消费体验,并有更精细化更多样化的需求。

  尼尔森曾对2022年双11期间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比对价格,消费行为更为理性;62%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商品。

  “消费更趋理性的背景下,‘适合我的’成为消费者购物时排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这也意味着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外资品牌光环,53%的消费者认为国货质量和口碑都有所提升,愿意尝试平价国货。”杨英说。

  理性消费当道,国内自有品牌迎来发展机遇。王笑松表示,京东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上线“京造”和“惠寻”两大自有品牌,正是看中这一趋势。

  京东京造和惠寻在定位上有所差别,京东京造面向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惠寻则主打高性价比消费,锚定三四线城市和广大下沉市场。京东介绍,五年来,京东京造已积累超2000万核心用户,四分之一的京东Plus会员是京东京造的忠实用户。

  王笑松说,京东自有品牌要当好“消费者代言人”,“以服装为例,传统服装品牌的加价率通常很高,而京东京造仅为行业水平的十分之一。”

  太湖雪是京东京造的合作伙伴之一,洞察到国内消费者对于蚕丝被的价格痛点,京东京造联手太湖雪共同研发了100%柞蚕丝子母被,以极致性价比常年位居京东同类商品销量第一。

  据了解,柞蚕丝比桑蚕丝韧性好、成本低;子被薄,夏天适用;母被略厚,春秋适用;子母被四角用扣子组合起来,冬季适用。这款产品从源头工厂直达消费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蚕丝被过去动辄千元的价位直接下探至百元档。

  王笑松称,下一步,京东京造将持续升级产品体验,以C2M(用户直连制造)精准开发,以爆品满足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升消费体验,降低渠道和品牌溢价,坚持“同等品质产品价格更低”的原则,严控商品加价率。

  做好工厂合伙人

  除了当好“消费者代言人”,京东自有品牌还希望结合京东自身优势赋能工厂制造,做好“工厂合伙人”的角色。王笑松称,京东做自有品牌业务其实是做“渠道性品牌”,是利用京东的平台优势做起来的,京东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在集团整体的销售额中的占比其实并不大,但这个业务体现的是京东供应链端的核心竞争力。

  王笑松表示,京东自有品牌致力成为工厂的“全链路综合服务商”,双方通过“你做工厂、我做市场”的分工定位,实现能力互补与协同。优质工厂只需专心做好研发、制造,其余环节则由京东自有品牌来补足、提供服务。通过产品定义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库存管理的线上化以及渠道销售的精准化,京东自有品牌能够助力工厂伙伴实现降本、增效、提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王笑松表示,将进一步利用京东平台的数据和研发优势,帮助工厂精准预测消费需求、精准规划和定义产品,“得益于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2022年京东京造的新品成功率已经超过90%,我相信2023年新品成功率将达到95%以上。”

  纺织行业上市公司鲁泰A近年来逐步发力国内市场,去年,鲁泰A和京东京造通过C2M模式设计开发了一款衬衫。

  鲁泰A董秘张克明表示:“京东京造一方面能够及时反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数据,指导工厂更全面地理解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京东京造的品牌、渠道、供应链能力,也解决了我们对开辟内销市场的主要担忧。”

  不过,京东京造的定价着实让张克明捏了一把汗。“京东京造把衬衫价格定在300元内,并坚持使用200支的高品质棉线。出于成本考虑,这一面料过去只用于高端定制衬衫。我们也是冒险接受了这一大胆尝试。”张克明介绍,市场效果验证了京东京造的坚持,2022年,这款200支长绒棉抗菌免烫衬衫上市后,长期稳居京东同价格带产品销量第一。

  王笑松表示,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人口基数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最高的电商渗透率,结合京东20年来持续投入打造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新型实体企业实践,京东京造将一如既往地与工厂伙伴协同共进,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助力中国制造向“大国质造”乃至“大国智造”加速迈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