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投行首季IPO承销保荐增收五成

徐蔚上海证券报

  IPO家数大增,券商投行业务也增速明显。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32家券商获得IPO承销保荐收入,合计达42.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不过,在92家拥有承销保荐资格的券商中,仍有60家本季度收入挂零,占比65%,行业分化明显。

  数据显示,海通证券一季度以5.62亿元IPO承销保荐收入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达13.27%;紧随其后的是华泰联合证券,收入4.09亿元,市场份额9.65%。第三至第十名是中信证券、中原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中金公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和招商证券。

  投行“强者恒强”态势近年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一季度,承销保荐收入排名前五的券商包揽了该项业务收入总额的42%,排名前十券商更是占据了61%的收入份额。

  但今年个别券商IPO承销保荐收入排名出现较大变化。如此前被暂停保荐资格的广发证券一季度在IPO承销保荐上“颗粒无收”,去年同期此项收入达2.27亿元,排名前五。而今年一季度排名行业第二的华泰联合证券,去年同期IPO承销保荐收入仅3755万元,位列第20名。

  从保荐上市项目数量看,今年一季度,位居第一的仍是海通证券,完成10家公司的承销保荐。华泰联合证券居第二位,完成8家公司的承销保荐。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数量也均超过5家。

  今年一季度,IPO保持常态化发行,但注册制拟IPO公司的“批量撤单”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其背后,投行等中介机构的履职尽责或存在问题。在IPO撤单企业的保荐机构中,不乏行业龙头,也有部分近年快速崛起的中型投行。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表示,最近,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了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材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

  易会满指出,从核准制到注册制,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提高发行人上市“可批性”到保证发行人“可投性”的转变,对“看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表示,注册制下的发行,要求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承销机构要有能力去发现、培育真正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有投资价值的“好公司”,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符合审核标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