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走近汽车行业(下)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董晓彬

  上篇文章介绍了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篇将结合行业特点,从增长类指标、盈利类指标和收益质量指标三大角度分析汽车企业财务状况。

  了解经营结果

  增长类指标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增速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增速,是当期经营成果最直接的反映。营收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市场份额萎缩、客户结构改变或其他外部扰动因素。

  归母净利润反映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那部分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当期归母净利润比上期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对于整车厂而言,规模效应较为明显,在费用投入占比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销量增速较高时,利润增速一般高于收入增速。

  分析竞争力

  盈利类指标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等。先来看毛利率。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通常来说毛利率越高,代表公司产品竞争力越强,表明消费者愿意支付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该公司产品。在行业不景气或发生价格战时,高毛利率的车企相比于低毛利车企,有更大的空间来降价促销,从而保证产品销量。因此,相同产品结构的公司,毛利率高的汽车企业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力。对于整车厂而言,不同车型的毛利率高低也有所不同。车型级别越高、售价越高,毛利率水平一般也越高。

  净利率=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100%。一般来说,公司净利率越高,代表公司盈利能力越强。长期稳定的高净利润公司质地最好。相同行业、相同产品的两家公司,如果毛利率相同,则净利润高的一家企业更优秀,同时也反映出公司管理能力也更强。净利率逐年提高,说明公司为股东节省利润的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步增强。此外,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较多,还需考虑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变化,主要和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有关。三项费用率越低,表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越好。以销售费用率为例,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可以通过销售费用率判断公司产品的销售竞争压力。如果销售费用显著增加,一般则代表车企销售压力较大。

  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可以通过研发费用率了解车企用于产品研究开发的投入程度。相同行业、相同产品的公司,研发费用率越高,一般表明车企未来产品越先进,技术含量越高。

  判断业绩真实度

  收益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单车营收、单车归母净利润、盈利现金比率和分红。从单车营收、单车归母净利润可以分析出公司当期经营与收益质量。单车营收=当年营业收入/当年总销量,反映车企的产品力(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同一公司单车营收逐年提高,表明公司产品销售结构改善,以及产品平均售价的提升。相同行业、相同产品的公司,单车营收越高,表明该公司产品更偏向高端。单车归母净利润=当年归母净利润/当年总销量,反映车企的单车盈利能力变化。由于主机厂属于重资产行业,规模效应较为明显,同一公司销量扩张的同时,单车净利润也有所提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在提升。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净现金流/净利润,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就越强。当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中存在没有实现的现金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破产。

  在分红方面,股息率=公司一年内累计分红金额/公司目前总市值,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只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则越具有吸引力。分红率=每股分红/每股净利润,主要体现公司的回报能力。对于发展稳健、营收利润规模体量较大的车企,分红率越高,代表企业发展越成熟,经营压力较小。

  总体来说,上述三大类财务指标,能帮助投资者快速了解车企增长情况、盈利情况、竞争能力等,更好地评估衡量车企盈利质量,从而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