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油价飙至120美元 国际投行再度祭出看多大旗

李言 证券时报

  国际原油价格再度飙升至120美元,逼近俄乌冲突后的高点,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上周五收盘,WTI原油期货收盘报120.47美元/桶,较4月初最低约93美元大涨近30%,布伦特原油盘中一度触及124美元/桶。尽管原油价格飙升,但高盛却表示,能源价格需要进一步攀升,才能削减消费需求,将油价目标进一步上调至140美元/桶。

  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股市亦呈现期股联动现象。过去3个交易日,A股石油相关行业板块大涨5.48%,中国海油创上市以来新高,中石化、中石油等纷纷大涨。

  高盛又上调油价目标

  过去两个月,国际油价自最低93美元左右走出了一轮强势上涨行情,涨幅达到了30%。6月8日,WTI原油价格最高触及123.18美元/升,逼近3月初创下的130美元的高点;截至6月10日收盘,WTI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触及122.75美元,收盘报120.4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最高触及124美元/桶。值得注意的是,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部分地区的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9元/升。

  近日,高盛再次上调了油价目标,并预计第三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为140美元/桶,第四季度为130美元/桶,此前预期均为125美元/桶;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为130美元/桶,此前预期为115美元/桶。

  高盛能源研究主管、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mien Courvalin日前表示,能源价格需要进一步攀升,才能让美国人开始削减消费,“价格还没有高到足以降低需求增长的程度”。

  摩根士丹利预计,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基本预期价格为130美元/桶,而看涨预期价格为150美元/桶。原油贸易巨头托克集团CEO杰里米-维尔则表示,未来几个月,油价可能会达到150美元/桶。

  产油国组织OPEC+(即包含俄罗斯等10个非OPEC成员国)主要成员国阿联酋也表示,油价“远未达到”峰值,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正在复苏。

  供应持续偏紧

  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尽管燃油价格创下纪录,但美国汽油需求仍升至今年最高水平,但较去年同期低1%左右,较2019年同期下降近6%。

  原油市场虽然需求强劲,但导致高油价持续的最本质因素还是供应偏紧。OPEC产油国在第29次部长级会议中决定将7~8月的月度产量日均上调至64.8万桶,高于此前日均43.2万桶的月度增产计划。虽然增产计划超预期,但目前OPEC各成员国的剩余闲置产能并不多,且最近几个月增产规模未能达标,市场担忧供应偏紧的情绪依然不减。

  数据显示,2022年5月OPEC+产量环比增加12万桶/日,较目标值低261.6万桶/日,减产执行率高达182.5%。13个OPEC成员国5月产量为2862万桶/日,环比下降18万桶/日。

  高盛认为,全球市场供需情况将恶化,供应赤字或较之前进一步扩大,目前全球库存较之前减少了7500万桶。高盛估计,6月22日的赤字接近60万桶/日(按当前现货价格计算),这一新的赤字将使未来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的库存和闲置产能保持在创纪录的低水平。

  中信建投期货也认为,原油供需格局依旧偏强,上周四成品油涨幅再次超过原油,欧美成品油裂解价差走高。终端消费数据仍处于上行期,维持震荡偏多思路。

  不过,世界银行将今年全球增长预估下调至2.9%,警告“滞胀”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表示,预计将在下个月进一步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这将是IMF今年第三次下调预测,显然高油价负面因素在累积。

  石油板块股价大涨

  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上周A股市场的石油相关股票纷纷大涨,呈现期股联动效应。

  数据显示,过去3个交易日,石油行业大涨5.48%,在全A所有板块中,仅次于煤炭行业和化肥行业,排名第三。个股方面,中国海油A股创上市新高,A+H总市值迭创新高。中石油创3个月新高,中石化创下近4个月新高,广聚能源则连续2个涨停板。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石油股是当下最好的投资机会,其中最敏锐的应当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早在去年三季度就开始买入雪佛龙,今年一季度则大幅加仓,持仓市值达到260亿美元,为其第四大重仓股。

  此外,巴菲特还在一季度大举买入西方石油,持仓市值约132亿美元,位列第六重仓股。目前,伯克希尔对石油行业的持仓已超过400亿美元,占总持仓市值比重达11%。

  信达证券认为,原油需求仍在增长,全球将持续多年面临原油紧缺问题,2022年国际油价迎来上行拐点,中长期来看油价将长期维持高位,未来3年至5年能源有望处在景气向上的周期。

  不过,中信建投证券在下半年展望中预计,原油需求将随全球经济回落快速下行。但战争及地缘因素的不确定性较大,在俄乌冲突不外溢的情形下,预计油价将震荡回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