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各参与方的业务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发行人融资受阻,投资者“踩雷”,评级机构更是饱受争议。
投资者该如何理解债券违约事件?如何看待评级机构的作用?对此,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刘艳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的违约事件总体上为个例性质,对此无须恐慌。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本质上是对评级对象违约可能性的排序,并非高级别的主体/债项就不会发生违约,市场参与者应客观看待评级机构的作用,进而合理使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和评级结果。当然,国内评级机构评级质量和市场公信力有待提高,这需要监管层和市场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证券报:如何理解当前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现象?
刘艳: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打破刚兑是纠正信用风险定价扭曲、促进债市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违约的发生对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以及投资者的投资业务具有不利影响,但是信用风险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违约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性变化下的必然结果,出现违约事件也是成熟债券市场的特征之一。从长远来讲,非系统性违约事件的发生对于消除信用市场定价扭曲、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以及提高评级的实际价值具有积极意义,打破债券刚性兑付也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加强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管控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违约事件有一定的传染性,恐慌情绪迅速扩散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这是需要认真警惕和防范的。但我国目前的违约事件总体上为个例性质,不具有较大的传染力,系统性风险不大,因此也无须恐慌。
中国证券报:在信用风险的揭示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艳:近几年,得益于我国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快速成长,信用评级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重要的进入门槛、投资与定价参考标准、风险判断参考标准等,评级机构的市场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些投资者认为信用评级已经是“刚需”。
一是信用评级作为重要的市场看门人,为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存续的信用债发行人约有4757家,仅相当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约1.3%,占一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比例要更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融资结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用评级起到了重要的筛选作用,众多信用风险较大的企业没有进入债券市场。二是信用评级报告成为重要的信息披露渠道,评级机构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2017年各家评级机构共出具跟踪评级报告4186份,为债券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企业信用信息、行业风险信息。三是信用等级为债券市场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信用利差分析显示,信用评级具有较为明显的评级区分度,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作用较为有效,信用等级为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四是信用等级与违约率负相关,即各级别违约率基本呈现随级别降低而递增的趋势,表明信用评级具有一定风险揭示作用。五是信用等级调整能够引起债券显著的价格反应,市场对于债券级别调整的认可度较高,信用评级发挥了重要的信用风险预警作用。2014年至今,债券市场新增违约主体中,按首次主体违约发生的时间计,除去已被终止评级和无主体等级的情况,公募债券市场上的违约主体约为59家,违约时间的上一自然年发生评级变动的约有33家,其中,主体级别调降28家,展望调降5家。
需要注意的是,债券违约是由宏观经济、行业走势、企业自身存在的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的。而信用评级是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诸多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的综合评价。信用评级本质上是对评级对象违约可能性的排序,即高级别主体/债项违约率低于较低级别主体/债项违约率,并不是高级别的主体/债项不会发生违约。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来看,即使是AAA级发行主体,也会出现违约。
中国证券报:对于评级机构的发展完善有什么建议?
刘艳:客观来看,国内评级机构在评级质量、信用风险揭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信用评级事关金融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监管层和市场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建议监管层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我国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逐步推动双评级、逐步放开外资评级机构开展特定产品和特定行业的评级业务等方式给予国内评级机构一定程度的扶持。同时,加强对评级行业的监管,促进国内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提高,提高竞争力和话语权。
从评级机构自身来说,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留住核心团队;完善公司治理与内控制度,提高评级的独立客观公正性;不断提高评级技术水平,提高评级质量,努力为投资者及时准确揭示信用风险,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取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