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重于加仓位 修复行情静待八月转机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出小阳线,结束四连阴,报收2876.4点,月内累计上涨1.02%,实现“七翻身”。“大象起舞”是7月行情最大亮点,权重板块有序轮动不断推升底部重心,但也能看到反弹受制于2900点,在此位置指数仍有整固需求。
分析指出,7月消息面繁多,对市场交易结构、风向偏好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本质上看市场行情更多来源于风险因素冲击后的估值修复,面对海外因素的不确定性,仓位管理仍是要义,后市可重点关注受益风险偏好修复逻辑的品种。
7月市场风格微调
整体来看相较于前期,市场在7月已经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其中,上证50指数反弹力度强劲。但梳理7月反弹行情内在运行脉络发现,虽然仍是分化行情,但交易结构发生微调。
首先,受突发事件因素影响,前期抱团的大消费品种出现微观调整迹象。今年以来尤其是二季度内外不确定性因素高发期,大消费品种的“避风港”效应得以凸显,引来资金抱团取暖,由此也产生一批长线趋势牛股。7月中旬的突发事件,波及到大消费品种持股信心,筹码有所松动。格力电器、贵州茅台、片仔癀等消费龙头股在7月中旬都曾有过一波调整。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表示,一方面,前期抱团严重的消费板块存在较大的微观交易结构问题,在市场调转过程中容易引发踩踏;另一方面,消费板块的核心抱团逻辑在于业绩稳定性特性,然而前期消费数据急转直下或引发消费板块业绩隐忧。
其次,业绩确定性高于成长性。7月份,在各大指数中,创业板指数跌幅最大,达到2.83%,且月线已是四连阴,上证50指数则上涨2.63%。这与2月至3月中旬时正好相反。
分析指出,7月正值中报窗口期,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大幅回落,引发资金观望意愿。
据券商研报显示,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13.3%,相对于一季报的29.3%明显回落。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后,创业板中报预告业绩增速16.7%,相对于一季报的34.8%大幅下行。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中报单季环比增速仅为27.8%,显著低于季节性,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最后,预期修复,大基建板块崛起激发赚钱效应。市场普遍认为,大基建板块由于体量庞大,一旦启动,即使不考虑交易惯性,也能产生趋势行情。而本轮基建板块大涨原因在于资金面叠加宏观逻辑改善共振的结果。
国金证券分析师黄俊伟表示,基建板块本次上涨与2014年以及2016年行情有较大不同,2014年和2016年均有行业自身逻辑,但和2012年类似,都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另外,和2012年不同的是本轮建筑蓝筹上涨期初平均估值高出2012年期初约28%,且前三次建筑蓝筹上涨期初基金持仓比例平均分别为6.8%、2.8%、2.0%,但本轮上涨期初建筑蓝筹基金持仓比例仅0.9%,较低的基金持仓比例为后续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