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点亮“数智”经济 打开数万亿元市场空间
2024年6月6日,我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
同日,在以“智联未来 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地携手开启5G-A新时代,我国通信技术领域迎来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近期,走入北京市金融街、西三环中央电视塔等区域,很多人惊奇地发现自己手机信号的图标多了个小“A”,网络由“5G”自动升级为“5G-A”,下载速度有了5倍以上提升。在长安街、首都机场、奥园中心等区域,5G-A网络也悄然开通。
5G-A,全称5G-Advanced,是5G通信技术的演进和增强,也是通往6G的桥梁。今年以来,我国5G-A技术屡获突破,相关企业集结成链、抢占高地,多地频频落地关键技术应用,实现“水陆空”全覆盖,应用场景的多样性日益显现。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已成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那么,当下5G-A商用在哪些领域发力?如何确保该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构筑通往6G的桥梁?怎样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北京、重庆、河北等地实地调研5G-A商用进展,探寻这一技术如何成为智慧城市、低空经济以及智能工厂等领域发展的“加速器”。
5G-A已来到身边
与传统5G相比,5G-A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数等方面显著提升。从5G升级到5G-A,信号升格是5G-A商用规模化的基石。特别是在人流量集中、交通枢纽、大中型城市运维等复杂的网络部署环境中,5G-A极大地缓解了网上压力。
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完成了5G-A新技术突破后,北京移动联合中兴通讯、联发科技等企业,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在北京市的长安街、金融街等共计18个人群聚集区域实现了5G-A网络的全部部署,开通了超过1500座5G-A基站。另据北京电信相关负责人透露,日前,刚刚开通的地铁天通苑东站等多个地点的5G-A网络,在北京电信与华为等企业共同推进下,也正式运行。
这意味着持有5G终端的用户,进入这些区域后,就可以感受到5G-A带来的超高速率,进而满足更多人同时在线进行高清直播、XR应用以及云游戏等需求。
5G-A商用进程不断推进。以重庆这一因独特地形、景点和交通状况而闻名的3D城市为例。在重大节假日,重庆解放碑附近街道人流量均超100万(人次),此前频繁出现网络信号传输“堵塞”、上网卡顿等现象。为解决网络问题,重庆电信在解放碑商圈引入5G-A的关键技术3CC载波聚合,实现了用户高速泛在的网络体验。
“周边是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和购物商场,人流量大,网络覆盖的技术难度高。”重庆电信无线网络中心副总经理廖梦石指着解放碑商圈的步行街,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重庆电信通过宏微结合,5G大小基站结合,解决了5G网络基础覆盖的难题。”
立交桥与道路的纵横多变、车道与隧道的复杂密布等地势特点,一度导致重庆市民出行导航难以精准定位。运营商通过灵活部署,推进信号升格,逐步攻克网络深度覆盖的“疑难杂症”。
在解放碑地下环道指挥大厅,地下环道定位达到秒级,车流系统管理中心大屏上车辆轨迹星罗棋布。“中国移动在地下环道落地了‘5G+北斗’室内导航系统项目,缓解交通压力,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卫星导航的技术空白,并可以在高速桥隧、大型煤矿工厂等领域进行快速复制。”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渝中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除城市运维之外,在确保旅游景点网络流畅中,5G-A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红列车”李子坝轻轨穿楼成为重庆标志性网红旅游景点后,大量游客直播打卡导致通信需求剧增,这让景点原有的通信塔无法满足三家运营商全频段覆盖。
中国铁塔将其中1座灯杆塔在原位置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引入5G-A技术、融入AI算法,将“通信塔”变为“智慧塔”。“这座‘塔’目前可以实现人流监控、渔政监控、大气环境监测等多项智慧功能。”重庆铁塔渝中区域经理董晓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通过在李子坝站部署5G-A,中国电信也让这一地铁沿线有了5G千兆网速。这需要通信工程师在做好协同部署,让网线、服务器、软件“活”起来的同时,确保5G-A设备能够365天不知疲倦地“奔跑”。
不仅仅是北京、重庆,“从5G升级到5G-A”正在全国多地铺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此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实现移动网络(4G和5G)信号显著增强。到2024年底,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90%。今年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开始规模部署,统一5G-A组网,信号升格进程也随之加快。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严寒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是惠民利民的关键举措,是数字产业活力迸发的重要引擎,更是促进数实融合的关键所在。重庆市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围绕铁道交通等重点场景落地‘信号升格’,推动部署5G-A网络等新技术应用进程,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的广度深度,聚焦信号盲区、弱区等问题加大投入,提升赋能重庆数字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能力。”
“建机制、强联动、聚合力、提感知、拓应用,将是下一阶段运营商推进‘信号升格’的重点方向。”吴星说。
“5G发展已经到了拐点,5G-A的应用可以突破5G不能满足甚至无法支撑的XR、车联网等应用对高带宽及低时延的需求。5G-A对5G网络信号提升及突破现状而言至关重要,也是向6G升级的必然。”邬贺铨认为。
多个产业正在重塑
民用市场之外,5G-A正在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5G-A还具有智算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特征。当下,从透明城市、智慧天空到智能工厂,通感一体、工业互联、无源物联等诸多应用场景,都已离不开5G-A,该技术正逐渐转化为生产力,重塑多个产业,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在北京亦庄的国内首个应用5G-A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内,无人配送小车可以自动将物品送到快递员手中。小车上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被实时输送到算力平台进行模型训练。在5G-A大带宽技术的支持下,无人车通过每天对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而变得更“聪明”。
在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博览中心,随着一架无人机飞向天空,显示屏上“画”出了一条不断刷新着定位数据的红色线型轨迹,展示着无人机的航向、高度以及速度等关键信息。无人机航迹监测背后的技术支撑,正是来自中国移动与华为联合完成的5G-A通感一体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验证。
“这提升了无人机等低空飞行物的监测准确性,减少了感知盲区,降低了成本。”中国移动重庆公司5G-A技术专家杨玉东指着监控屏幕上闪烁着的轨迹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与传统的雷达相比,基站站点数量减少了60%以上,功率仅为30%。”
不仅是对低空飞行物,5G-A通感一体化基站还可以对道路车辆、水域船舶等实现无盲区、低成本感知,真正落地“水陆空”。
5G-A也正在成为推进智能制造柔性化等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信息化技术,其超高可靠性和大规模连接能力与AI、大数据、物联网交融,共同推动新型智慧工厂的出现。
走进长安汽车的数智工厂,机械臂抓取、旋转、放下,智能小车穿梭运输物料,繁忙而有序的生产场景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冲压、焊接、电池、立体库等多个车间均实现了“黑灯”生产(自动化生产),仅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机器人就能完成复杂的工艺流程。
让这座有着“智能汽车机器人”之称的工厂各环节顺畅“跑”起来的,正是5G与5G-A技术的应用。在工厂中,5G相关网络贯通汽车制造、千余种加工及多个生产场景,连接数字底座和数十种制造系统。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是中国联通(重庆)5G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5G融合创新中心’)与传统大型汽车企业首个共创落地的大型汽车数智工厂项目,2024年,已确定启源、阿维塔等部分数智新能源车型在该工厂投产。”5G融合创新中心产品研发与交付部总经理贺前程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5G融合创新中心是产业链生态企业联合打通推动5G演进技术标准及应用发展的缩影,也是5G-A创新赋能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技术研发落地在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在与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相距1600多公里的河北保定长城精工自动化工厂内,全国首条5G-A汽车柔性产线应运而生,相比普遍制造产线,减少订单交付损失超过8亿元。在这里,5G-A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张智能网络。
“目前,5G-A柔性生产线在重庆长安、浙江巨石等多个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复制,对核心生产流程进行持续探索,助力5G工厂快速向高效智能化转型。”5G融合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安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个5G+智能化场景模式的跑通,让安徽蔚来、广东一汽等工厂也引入了这一模式。
“打破传统瓶颈,通过5G相关技术使AI质检、物流、轴瓦选配、产品易错装等难点环节得到了有效解决。未来,将有望支持更多制造环节的网络技术升级到5G-A,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智能。”在宗申动力产业园里,面向5G连接下机器人忙碌的景象,宗申集团智能制造部经理兰浩说。
从一系列走访来看,5G-A正在颠覆众多传统工业,与AI、新材料技术、超级计算机结合,深入到工业生产的核心领域。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韩举科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面对自动驾驶、大模型、高端制造等较复杂的网络连接需求,5G-A不仅提升了网络的连接密度,还新增了无源功能,并有望推动工业加速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规模化商用还需多久?
5G-A应用多点开花,让产业链上各大厂商有了联合推进5G-A技术突破及规模商用进程的动力。
运营商联合华为、中兴通讯等多家厂商成立了5G-A创新产业联盟,形成了全方位的业务应用示范,推动5G-A技术从标准走向商用。联发科技、紫光展锐等芯片、模组等上游厂商也在进行着5G轻量化的实验室内关键技术验证。产业链各环节均在加速“跑”。
5G通信板块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5G概念股上市公司达到320家,较去年同期上涨40%。赛迪顾问初步统计,5G及5G-A、算力等将成为运营商及通信企业在2024年资本开支的重点领域,规模将超数千亿元。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运营商、产业链、设备和标准都会趋于成熟,在商业模式、应用场景、产业生态上的发展潜力巨大,5G-A的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邬贺铨表示。
5G-A是我国通信技术升级迭代的必经之路。从时间表来看,中国移动研究院认为,5G-A近期需求(如5G轻量化)在2024年至2025年可实现规模商用。在国际市场上,中东正式开启5G-A元年,芬兰运营商推出欧洲首个基于现网的5G-A技术应用。全球多地均吹响了5G-A商用的号角。
5G-A正在加速“上线”,但同时也面临着部署难、网络贵等现状。5G-A实现大范围商业落地,还需要处理好技术标准、投资和终端模组成本较高以及生态搭建等诸多问题,并承担起解决好5G时期硬件成本的“高冷”、现象级应用的“缺席”等问题的重任,为6G铺路。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数据,5G-A中远期需求要实现规模商用尚需2年至6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显示,6G商用预计要到2030年。
在韩举科看来,5G-A规模商用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兼容、成本、普及拓展三个难点,包括如何确保技术标准与现有5G设施兼容、在新基站建设及网络升级中平衡好投入与降本、普及支持5G-A特性的终端产品及扩宽应用。
目前,众多垂直行业也在摸索5G-A落地的商业模式。“行业在费率、收费方式及如何提升规模效应等方面仍在探索,部分场所5G基站进场难、5G-A部署运维成本高问题还需解决,如通感一体基站的单价是普通5G基站的三倍,生态链联动推进亦在进行中。”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各方“摸着石头过河”时,做好5G与6G的前瞻性衔接也极为重要。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胡南建议,各方布局5G-A应在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上对6G提前引入,以试验促进技术完善,在关键方向实现预商用,提升5G网络价值空间。
项立刚认为,为突破这些难点,产业链各方需要形成“合力”。同时,轻量化5G、通感一体是5G-A改进方向。“发展5G-A应灵活部署、软硬结合、平滑演进,应将‘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和‘市场拉动’结合,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期待数万亿元产业价值
纵使任重道远,5G-A商用大潮依旧会来,且会改变千行百业。
这一技术通过智能通信感知等“超能力”,不仅可以支撑低空经济、无源物联、无人船舶等领域,让城市、工业更智慧高效,还正逐渐从高不可攀的科技巅峰走向寻常百姓家,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加速落地。
在通信行业观察者黄海峰看来,XR、裸眼3D、云手机等应用,将在未来几年迎来一轮井喷式发展,有望在5G-A时代“出圈”。
5G相关技术带来的创新与变革不仅让制造业焕发新生,更为智能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30年,5G和5G-A等技术将创造1万亿美元的产业价值,惠及所有行业。
“随着网络能力向5G-A快速演进,推进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5G-A将撬动数万亿元增长新空间。”华为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
加速释放5G+新技术融合的产业和经济价值,5G-A也在推进通信技术与AI、算力融合上起到关键作用。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近百家企业在区域形成基于国产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并与成都、昆明等地企业形成算力合作,成为计算产业加速器。
重庆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曹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跨区域的自主创新计算产业生态,将为产业链在5G-A技术突破及商用落地上凝聚力量,目前多地均在有序探索。”
整体来看,通信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我国已前瞻布局,无论是在5G专利数还是商用起步上,均在通信领域走在了前列。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这为通信网络演进提供广阔空间。5G-A直接和间接带动巨大经济产出的同时,也有望持续拉动产业链升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五年来,我国5G直接经济总产出约为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为14万亿元,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G-A将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进一步释放5G网络价值。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徐畅则认为,5G-A正从产业共识加速走向规模商用,将带动从基础设施到新场景应用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其中通信芯片、天线、滤波器、PCB等关键环节有望迎来规模增长,并持续围绕无线AI等新方向进行技术迭代。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来,硕果累累。新一轮产业革命汹涌澎湃,在承上启下的关键年,5G-A商用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速显现,有望推动我国“数智”经济迈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