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多地惠民保“换代” 创新药产品持续获纳入

李梦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2024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投保窗口正式开启。据了解,2024版沪惠保增加国内外特药种类。记者梳理发现,广州、苏州等多地2024版惠民保纷纷升级换代,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其中,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泽璟制药等多家药企的创新药产品被纳入惠民保。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有效降低了居民医保目录内和目录外高额的医疗负担,为参保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同时也为医药产业开拓了新的支付方。

  增加国内外特药种类

  据了解,相较于2023版,2024版沪惠保增加国内外特药种类。具体来看,国内特定高额药品从去年36种扩增至41种,海外特药从去年15种扩增至28种,CAR-T治疗药品从去年2种增至3种。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药目录有动态调整机制,整体而言,药品目录制定和调整会考虑药品的临床有效性和先进性,以及药物经济学和惠民保基金可承担性,确保满足惠民保公平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此外,也会考虑国家医保药品集采和医保目录纳入情况,纳入医保外的先进特药,确保惠民保对医保形成有效补充。

  以CAR-T治疗药品为例,此前纳入沪惠保的CAR-T治疗药品有两款,分别是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今年,沪惠保对阿基仑赛注射液的适应症进行扩充,并增加1种CAR-T药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

  据专家介绍,CAR-T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技术人员通过白细胞分离,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并用嵌合抗原受体(CAR)对其进行修饰,让T细胞能够识别癌细胞上特定抗原,进而做出反应。完成基因工程修饰后,技术人员将CAR-T细胞回输给同一位患者。

  “过去两年,有近60位使用奕凯达的患者从沪惠保中获益。沪惠保的全面保障为许多罹患大病重病的参保人提供更多治疗支持。今年已是奕凯达第三年被纳入沪惠保,新一期沪惠保保障责任还新增了其于2023年6月获批的二线适应症,有望进一步减轻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负担,助力更多淋巴瘤患者走上可及可愈之路。”复星凯特方面对记者表示。

  更好满足被保险人需求

  除了沪惠保外,多地2024版惠民保迭代升级,保障和服务不断加码。

  以苏惠保为例,“苏惠保2024”此次共上线两款产品,基础版产品保持79元/人/年,新增升级版,产品保费为150元/人/年,均享500万元医疗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升级版产品扩充了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保障范围,降低了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免赔额,同时高额药械种类增加至45种,CAR-T药品种类增加至3种。

  2024年度“广州惠民保”亦在日前上线。据悉,今年广州惠民保依旧有基础版和升级版两个版本,在保障范围上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其中,基础版延续5年保持49元/人/年的保费不变,保障范围覆盖医保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和20种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年赔付金额达200万元。除了特效药数量进行了扩展之外,对特药结构也进行了优化,通过纳入新的药品对已经进入医保报销范围的药品进行替换,更好地满足被保险人医保外用药的需求。

  根据镁信健康、波士顿咨询、中再寿险共同编撰的《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惠民保、百万医疗险及特药险是对创新药的支付贡献较大的商业健康险产品形态。《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超过90%的惠民保产品包含特药责任,国内上市的肿瘤创新药是惠民保目录的核心药品。

  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多家上市药企在近期披露的公告中表示,创新药品已被多地惠民保纳入特药报销目录,提升产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恒瑞医药在4月17日发布的年报中称,2023年,公司新获批的阿得贝利单抗(艾瑞利),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方案,多地普惠性惠民保已将其纳入特药报销目录,收入快速增长。

  据了解,作为中国首个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自主研发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打破了3年来进口PD-L1抑制剂产品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领域的垄断地位,于2023年3月获批上市。抗肿瘤药物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被北京、上海、成都、厦门、苏州等多个城市纳入惠民保特药报销目录,抗肿瘤药加入报销目录,将大幅减轻肿瘤患者自费负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泽璟制药在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泽普生第二个适应症“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症纳入医保后,陆续被全国重点省市的93个惠民保产品覆盖。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合作产品淫羊藿素软胶囊通过价格调整、纳入多地惠民保、慈善赠药等方式来降低患者负担,提升产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华东医药在2023年ESG报告中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