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月饼未露脸提货券急着来

张鑫《法制晚报》

  离中秋还有整整45天,就在老百姓还没有感觉到中秋味道的时候,月饼已经悄然上市了。而这些活跃在咖啡厅、酒店和餐馆的月饼,销售的却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月饼本身,而是它们的消费凭证月饼提货券。

  这种被人们戏称为“纸月饼”的商品,不仅预热了月饼的市场,同时还博得了月饼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各个层面人士的喜爱。

  似乎自从有了“纸月饼”,生产商们再不用担心产量过剩的问题;销售商们也可以借着“有人买券无人提货”来挣一笔空手套白狼的纯利润;购买者满意其携带方便、便于在人际交往中周转;黄牛们也因为倒腾这些纸张,吃差价而从中赚了一笔。

  “纸月饼”成了一个利益的链条,按说最不满意的应该是为其买单的消费者。但是,往往购买者不是使用者,“纸月饼”传达的是人情、心意,人情到了、礼数到了,对于购买者来说也就满足了。而使用者并非花钱的人,即使浪费掉也不心疼。

  这就形成了“纸月饼”的利润怪圈商家、倒券的总能从中牟取额外的利润,而消费者却心甘情愿。而这个怪圈,说到底还是人情往来、送礼经济在作怪。

  详见a34版

  文/记者 张鑫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