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铁塔副总经理张权:目前已累计建成5G基站25.8万个 共享率达97%

刘丽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记者 刘丽靓)据中国铁塔6月7日消息,6月6日,5G商用牌照发放一周年,中国铁塔副总经理张权在5G发牌1周年线上峰会暨系列访谈上表示,过去的一年,是5G网络规模部署的一年,也是5G作为新基建之首,助推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中国铁塔落实工信部相关部署要求,与电信企业密切协同,充分发挥规模建设专业化运营优势,全力以赴支撑5G网络建设。截止到目前,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25.8万个,超过97%的建设需求是通过利用存量资源满足,有效支撑我国5G网络快速低成本规模商用。 
  张权指出,在过去一年中,5G建设遇到了四个“前所未有”:一是5G投入之大前所未有。由于频率更高、站址更密、功耗更大,5G建设运营成本将是4G的2-4倍。为此,深化共建共享,通过共享降低成本,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目前建成的5G基站97%都是通过共享实现的。共享为5G网络建设降低成本,快速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5G建设之难前所未有。当前,5G网络建设,主要在城市,城市越大、难度越大,高楼林立、资源稀缺的中心城区更是如此。再加上今年5G建设高峰期,与疫情不期而遇,又为行业带来了新挑战。在多种困难叠加的情况下,中国铁塔与电信企业一道,以战时状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5G建设,加强联合规划和计划衔接,努力抢时间、赶进度,5G网络建设不仅没有因疫情而延误,建设步伐反而不断加快。三是政策环境之好前所未有。从中央到地方,对5G的关注前所未有。比如山东省17个部门联合发文支持5G建设,武汉市9个部门联合发文,优化基站审批手续,为5G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辽宁、内蒙古等地出台的电价专项支持政策,极大降低了5G电力成本。目前,几乎所有省地市政府都出台了5G专项支持文件;中国铁塔得以在28省244个地市,代表行业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在30省252个地市将站址清单纳入政府督办。良好的政策环境,为5G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四是行业协同之紧密前所未有。5G发展中,工信部带动整个行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基站到终端、从标准到应用,全产业链紧密协同。中国铁塔也与电信企业一起营造良好生态。比如,在北京地铁、吉林高铁,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下,整个行业携手并进,共同破解建设难题,实现了资源占用费、维护费、施工费大幅降低。行业密切协同,大大节约了5G建设投资。
  张权强调,“共享竞合”的铁塔模式,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受到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随着5G商用进入新阶段,中国铁塔将着力做好“五个坚定不移”,更好地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是坚定不移深化资源共享。中国铁塔将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拉通行业内外资源,在用好、用足200多万存量站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共享路灯杆、监控杆、电力塔及物业楼宇等社会资源,千方百计减少新建。同时,还将不断提升综合共享水平,在做好塔类共享基础上,全面深化电力接入、管道利用、站址维护,乃至最后一公里传输等综合共享,助力电信企业降低5G建网成本。 
  二是坚定不移与行业协同发展。中国铁塔将与电信企业共同推动,让5G基础设施像水、电、暖、气一样,纳入城市资源“一张图”进行规划建设。中国铁塔甘当行业“铺路石”“先锋队”,充分发挥重点场景统筹牵头、统一入场作用,共同解决进场费、场租费、电费畸高等问题,切实降低社会性成本和企业的运行成本。
  三是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道路。中国铁塔将以更灵活多样的建设服务模式,支撑电信企业快、好、省地建设5G基础设施。还将和电信企业共同研究,转变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传统资源配置模式,更加强调因地制宜、按需施策,让资源配置更精准、更经济。
  四是坚定不移以创新驱动发展。5G时代,越来越多的应用将发生在室内场景。针对这一特点,中国铁塔将加强方案与技术创新,变单点建设为宏微结合、高低塔配、室内外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将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通过有源、无源相结合的方式,更经济高效地实现各类场景的室内共享覆盖。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建设与应用融合。中国铁塔基于巨量站址资源,拓展行业外应用,发展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铁塔共享平台和最大的实用物联网+互联网平台,在服务通信行业的同时,广泛服务于环保、国土、应急、农林、公安等领域,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5G网络发展,公司平台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拓展,也将极大丰富5G产业应用,释放5G无限潜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