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股入摩市场更偏爱大盘股? 私募:你指望茅台再翻倍吗?

每日经济新闻

  经历了此前三次的失败,昨日,A股终于成功地被纳入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此次的入摩,让A股的机构和散户都喜笑颜开。

  火山君了解到,由于这次被纳入指数的222只个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等传统板块,因此很多机构认为,A股纳入MSCI长期而言,将深远影响A股的投资风格,有接受火山君采访的机构更是直言,A股价值投资风格或将延续。

  A股“圆梦”MSCI

  6月21日,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一时间,资本市场沸腾了。A股曾屡次遭MSCI拒之门外:2014年6月11日被拒;2015年6月10日再次被拒;2016年6月15日被拒。

  A股纳入MSCI,几乎让所有的机构都情绪激动了,纷纷表示,此事对A股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

  平安大华基金相关人士对火山君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纳入MSCI指数对本国股市总体而言有积极影响。例如,加入MSCI指数后一年时间里,我国台湾股指上涨了40%;韩国股市在首次被纳入后的三年里,股指上涨了65%。A股此次成功纳入MSCI指数将带来约千亿的新增资金,相对A股近53万亿市值占比较小,而从初始纳入5%到最终全部纳入仍需较长时间,虽有正面作用但影响偏长期。

  事实上,在结果公布之前,已经有部分海外资金进入A股提前布局,1-5月沪港通和深港通通道南下净流出规模达到493亿,而6月资金流动方向开始由南下变为北上,出现逆转,6月5日-16日两周北上资金净流入达到97亿人民币,总量资金的方向逆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SCI预期的提升。

  据了解,MSCI计划初始纳入222只大盘A股,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火山君梳理这222只股票后了解到,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传统板块,成长股占比较少,其中金融股占比最大,TMT个股较少。

  从具体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金融、地产、医药、汽车以及以传媒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板块。从相对分布比例来看,潜在纳入标的中机械设备、化工、电器设备、轻工制造以及电子等中游行业的个股占比较低,而对大金融、大消费以及科技龙头则体现出明显的青睐。

  其实,在A股入摩之前, 以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为代表的蓝筹走出了漂亮走势,被称为“漂亮50”,如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美的集团(行情000333,诊股)等。而昨天受A股入摩的消息刺激,这些白马股也都纷纷大涨。

  截止收盘,周三上证50 上涨 0.92%,而上述222只股票中共有约166家上涨,其中大华股份(行情002236,诊股)接近涨停,永辉超市(行情601933,诊股)、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股)、三安光电(行情600703,诊股)、上海机场(行情600009,诊股)、福耀玻璃(行情600660,诊股)等涨逾6%。最近最典型的白马股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诊股)、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保利地产(行情600048,诊股)、贵州茅台等都纷纷放量大涨,分别上涨了3.88%、3.17 %、2.77%、2.35 %、1.37% .

  机构:价值投资将得到强化

  火山君注意到,因明晟指数纳入的股票都是蓝筹股,且海外机构更多关注公司基本面、做长期持股,因此,很多机构表示,“拥抱白马股”的风格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更加偏重于价值投资,“以大为美”风格将在货币收缩的大环境下持续下去。

  如中银国际证券认为,加入MSCI之后,全球投资者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投资增量,更重要的是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的转变。上半年的A股市场已呈现分化的格局,龙头股涨得越来越好,小股票跌得越来越多,加入MSCI之后,下半年A股分化将继续。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余军在接受火山君采访时直接表示:成功“闯关”MSCI?,A股价值投资风格或延续。其分析称,按MSCI公布的执行计划,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可能为5%,覆盖沪港通、深港通交易的222只中大盘A股。预期未来,A股标的将会逐步扩容,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亦或将有提升。中长期看,国际资金对A股的配置权重将会逐渐加大,中国本地的金融、消费以及制造业等龙头上市公司将会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而目前A股偏价值的投资风格也将会延续。

  “明晟指数纳入的股票,也将是国际机构关注多的股票, 还有,因为小票这段时间流动性不好,大资金也不愿意进去,所以从短期来看,上证50等白马股、大盘股还是会继续得到大资金青睐,这种价值投资风格会延续。”

  昀沣投资投资总监曹杰对火山君表示,“但我不认为从中期、长期看,小盘股没有机会。你能指望市值近6000亿的茅台再翻倍吗? 长期看,业绩优良的小盘股机会更多。还有,明晟指数后续可能会慢慢纳入一些优质小盘股进入,这也是一些小盘股的投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