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权“第一”炼成记
周璐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流动性逐步改善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玉米期权上市一年来,持仓量、成交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流动性逐步提升,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玉米期权上市后,场内期权在报价上明显优于场外期权,且新产季远月合约的流动性逐步提升。”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对于推动玉米期权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人士认为,玉米期权上市这一年较好的流动性表现与豆粕期权的积累密不可分。玉米期权的合约和制度设计充分借鉴豆粕期权经验,存量期权客户直接取得交易权限,限仓标准也从1万手起步,这些都有利于玉米期权市场功能的发挥。玉米期权也参照豆粕期权采用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利用其自有资金为市场提供双边报价,在客户想卖出期权时充当期权买方,客户想买入期权时充当期权卖方,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成交机会,满足客户交易需求,为期权市场提供流动性。
“做市商在市场上维持双边报价,提供流动性,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进行场内交易的成本。同时,做市商的存在也为交易者提供了合理的流动性预期,使交易者可以更便捷快速的进行止盈止损操作。我们认为做市商在提供期权流动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蔡成苗表示。
陈越强表示,虽然玉米期权市场上市以来展现了较好的流动性,但毕竟上市只有一年时间,整个市场还需要三至五年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当前国内玉米期权市场上,主力合约流动性较好。但与境外成熟期权市场相比,我们的流动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葛中秋也指出,“毕竟国内玉米期权才推出一年时间,在产业企业、期货公司、做市商等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玉米期权市场将更加活跃,也能更好地满足各方不同的交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