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避险工具
“对于大部分生猪养殖场户来说,目前猪价已经跌破成本线,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每头猪平均亏损已超过100元。”芝华数据高级畜牧分析师姚桂玲表示。
除此之外,近期饲料价格的不断升高,也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李晶表示:“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利空养殖盈利,而饲料价格的不断升高,则加重了这一利空影响。近期,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持续下降,亏损或在150-200元/头。”
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姚桂玲表示,养殖户亏损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营现金流,对资金周转非常不利。一些生产效益控制的比较好的猪场,在经历近两年多猪价上涨中,可能有比较好的资金实力,可以应对这一次猪价波动。但对中小猪场来说,资金链原本就薄弱,猪价大跌对其打击可能比较大,这次一旦退出市场,后期启动再进入的难度会增大。
实际,一直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尤其是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计划加速扩大产能,但苦于没有避险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养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一次猪价下跌,可能超过了很多行业参与者的预期,影响中大型猪场的增产扩产计划。”姚桂玲进一步表示,据了解,已有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将要缩小增产计划,原本打算投资新增的,已经停止放缓。
唐翌表示,由于生猪生长有6个月左右的周期,养殖户很难在短期内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地调整,因此猪价大幅波动,不仅会使养殖户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也会挫伤养殖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