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浙商银行:布局弱周期行业冲破“周期魔咒”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12月8日,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表示,通过梳理弱周期行业并进行评估,浙商银行确定了新能源、食品、医药、农林牧副渔等22个弱周期行业,并在信贷投放上向这些经济周期弱敏感行业倾斜。

当前银行业正面临增长、盈利、资产质量三重压力,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经济周期迷雾中策略性调整资产投向,是摆在银行面前的必答题。

在确定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为压舱石的定位之后,截至2022年10月末,浙商银行仅在弱周期行业贷款的营收已达16.14亿元。深耕于此,浙商银行不仅为自身增长寻找到“第二曲线”,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瞄准新产业 三个信贷小故事

在河南省林州市,有一个100MW光伏电站项目,鳞次栉比的光伏板整体地排列于中原大地,为周边省市提供着清洁能源。经营该项目的企业叫“阳光新能源”,此前企业存在融资成本高、资金用途受限和审批流程长等痛点。

浙商银行了解情况后,为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为企业完成了授信,申报到3.45亿元的项目贷款额度支持,融资期限与项目投资回收期高度匹配,每年节约财务费用约173万元。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浙商银行高效的审批投放效率使得我们的项目建设资金顺利到位,为光伏电站建设顺利并网交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视线转到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滨湖村。农户刘焕康在自家屋顶安装了一座功率25.48KW的光伏电站,看着屋顶上一块块光伏电板,老刘满脸是笑:“每年能增收近8000元呢,对我一个农民来说已经很多了。”他的故事是正泰安能光伏产业链上“共富梦”的小小缩影,更有赖于银行的助力。

针对农户一次性购置光伏设备的费用支出较大、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的现象,浙商银行温州分行与光伏设备龙头企业正泰集团合作,为光伏产业下游小微企业农户量身定制了“光伏贷”产品,填补了光伏市场区域农户融资金融服务的短缺。截至2022年10月末,浙商银行已累计向1万余名农户投放10亿元“光伏贷”。

围绕着“双碳”背景,浙商银行在能源产业上的服务能力深耕还延伸至清洁能源循环上。

浙能锦江环境是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2021年累计处理1138万吨垃圾,产生了34.3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家“变废为宝”的企业同样面临着流动性问题困扰,垃圾发电项目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大,项目收入账期在3到6个月之间,现金流收入和支出无法完全匹配。

浙商银行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为其量身定制流动性支持服务方案,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高效提供1.5亿元流贷支持。企业用这笔资金支付了急需的材料款,并与该行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行业布局入手 构建穿越经济周期的屏障

早在2021年,浙商银行在总行公司银行部新设次一级部能源金融部、授信评审部新设能源(双碳)金融评审中心,组建专业化团队,重点围绕电力能源生产和电力能源转化领域实施专业化经营。

新能源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单纯的贷款很难对优质客户有吸引力,企业更多需要的是综合化、一站式服务,针对需求,浙商银行在产品与服务能力均进行了提升。

具体来看,在产品上,浙商银行加强“投贷债”联动,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站式服务;在范围上,全面覆盖一二级市场;在服务上,通过金融顾问在内的专业化服务解决企业融资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与企业的黏性;在服务模式创新上,配合衢州市人行和湖州市人行开展金融支持工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点,专门设计的碳账户专项贷款“碳易贷”业务,累计发放融资超过20亿元。

此外,浙商银行还加大了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资源倾斜力度,今年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累计提供意向性融资超过8000亿元,重点支持能源资源禀赋丰富区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信贷服务数据增长突飞猛进,截至今年9月末,浙商银行服务能源行业客户超过2000户,授信客户888户、较年初增加139户,增幅达18.6%;能源金融客户融资余额734亿元,较年初增加43亿元。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继续以新能源领域为重点,以新能源产业链客群服务为核心,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场景和重点区域业务拓展,打造优质资产业务新增长极,构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压舱石,力争到2023年底,能源金融授信客户数1000户;表内外融资投放达到1000亿元,表内外融资余额突破10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浙商银行已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包括新能源、农林牧渔行业在内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不仅将成为该行自身转型的有力抓手,也将筑建起一道穿越经济周期的坚固屏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