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提速 考验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近期,各银行积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此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值得关注。多位专家认为,涉房类融资、中小微企业等领域信用风险仍需重点关注,预计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压力总体可控,资产质量继续呈现改善趋势。
加强风险管控
业内人士认为,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经营收入不稳定,难以按期偿还银行贷款,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反弹压力值得关注。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银行机构要密切关注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强资产质量监测,足额计提拨备,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前瞻性做好风险预警及化解处置预案。
近期多家银行在部署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强调风险管控。工商银行提出,要强化“五个一本账”管理,打好资产质量攻坚战,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和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守牢合规经营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把高质量发展牢牢建立在高水平安全的基础上。农业银行提出,综合运用核销、资产证券化等手段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质效,确保普惠贷款质量稳定。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强,这为发挥监管逆周期作用、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了政策空间。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监管政策靠前发力,助力有效稳定经济大盘,同时将督促银行业对未来可能暴露的不良贷款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做实资产分类,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加大处置力度。
仍有风险点存在
需要关注的是,不同银行面临的风险管控压力有所不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大型银行、股份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5%、1.35%、3.37%,均较去年年末有所下降;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96%,较去年年末有所抬升。
“2022年一季度,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复苏,企业和居民还款意愿增强。银行业继续综合运用多种不良处置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认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近年来,银行体系在资产质量向好的情况下,维持了较强的不良资产处置与核销力度。经济发达地区城商行资产质量依旧延续前期向好态势,如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在区域经济分化的背景下,东北、西北、华北环京等地区宏观经济持续承压,须持续关注尾部金融机构造血能力不足的风险。
从具体业务来看,王一峰认为,二季度及全年的银行业资产质量管控仍有风险点存在。包括涉房类融资不良压力提升,风险仍在释放期;零售长尾客群金融风险有所上升;中小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下降。
此外,还需关注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带来的影响。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表示,预计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不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产生明显影响,银行出于审慎原则关注类贷款占比或小幅微升。当前银行整体不良认定较严格,大多银行逾期贷款全部计入关注或不良贷款,因此部分银行在执行延期政策时已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类。
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65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9%,较去年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或短暂受到干扰。长期来看,预计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控,资产质量继续呈现改善趋势。”申港证券分析师汪冰洁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几年不良资产处置较为充分,银行业资产质量相对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地产调控政策调整叠加货币环境宽松,大规模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
在风险抵补能力方面,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8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239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0.70%,较去年年末上升3.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39%,较去年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银保监会多次强调,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杜阳表示,当前疫情整体上已得到有效控制,部分优质商业银行可以适当降低拨备计提,在释放盈利的同时适度增加信贷投放,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