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资本市场30周年之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
■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经纪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松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不仅发挥了资本市场中介的重要作用,更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证券经纪业务随着证券集中交易制度的实行而产生和发展,作为证券公司的重要支柱型业务,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共同成长。回首证券经纪业务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条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壮大、再到主动谋求转型的清晰脉络。
一、我国资本市场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历程
(一)初创探索阶段(1990-1998年)
1.资本市场萌芽,股票交易拉开序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所萌芽。1986年9月,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1987年9月,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诞生,揭开了股票交易市场的序幕。1990年冬天,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全国性资本市场正式扬帆起航,我们记忆中的“红马甲”“老八股”“老五股”都是行业初创探索的代名词。
2.高额固定费率,证券行业快速扩大
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特许经营业务。我国A股市场在成立初期,交易品种少,主要为场内交易,采取固定佣金制度,按3.5‰的固定比例收取。高昂的费率为证券公司带来不菲的经纪业务收入,为行业初期快速发展建立了经济基础。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大量证券公司从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公司,银行、证券、信托由此实行分业经营。随着B股、H股发行出台,市场品种呈现多样化,证券公司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大。
3.完善交易制度,建立市场统一监管
这个时期由于交易手段简单,信息不对称,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也暴露出一些市场风险,如1992年深圳“8·10风波”百万人争购抽签表震惊全国、1994年的“君万风波”、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风波等。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1993年《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规范股票交易的法规,为日后《证券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1995年1月,实行“T+1”交易制度。1996年12月,股票、基金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10%限制,有效维护了市场稳定,防止过度投机。
(二)规范发展阶段(1999-2011年)
1.推进全面综合治理,维护证券市场稳定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2003年开始,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稳步推进。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证券经纪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2008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全面实施,确保了客户保证金的安全。同时,证券公司实行前、后台分离,形成了内部相互监督和制衡机制,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为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2.系列制度实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2003年制定了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法》在内的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改革完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2006年,我国A股市场全流通大幕开启,一系列的市场化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对外开放。2007年上证综指一路上涨突破6000点,日均交易量突破千亿元,创历史新高。
3.多层次资本市场初建,交易品种日趋丰富
中国市场体系结构不断完善,2001年,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同年,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启动。2004年5月,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2007年9月,国内首例公募QDII基金诞生。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成。2010年3月,融资融券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4月启动股指期货,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双向交易机制。在此期间,技术创新的发展推进由现场交易向非现场交易转变,改变了证券经纪业务形态,金融工具更加丰富,证券交易日趋复杂,证券经纪业务呈多元化发展。
4.市场化改革推进,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加剧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实施最高限额内向下浮动的佣金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培育市场化竞争机制,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与资产配置效率,证券行业“价格战”就此打响。同时,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的规定》,放开营业网点审批,打破证券公司“大小、优劣”的限制,鼓励根据自身盈利能力大小在全国或辖区内设立网点。行业营业网点如星星之火,燎原全国。2009年4月,发布《证券经纪人暂行管理规定》,实施证券经纪人制度,扩大了证券经纪业务的经营模式。随着新设营业网点限制的放松、佣金自由化的实施及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证券经纪业务迅速进入了高度竞争时期。
(三)创新转型阶段(2012年至今)
1.创新拉开大幕,互联网金融兴起
2012年“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举办,标志着行业创新大幕正式拉开。2013年随着新“国九条”的颁布和监管新政的陆续出台,证券业也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加速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市场投资者数量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同时,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2013年3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新的《证券公司开立客户账户规范》,放开非现场开户限制。2015年4月“一人一户”限制全面放开,上限为20户,2016年10月调整为3户。2019年3月推出线上销户,降低了证券经纪业务的运营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随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销售”等业务牌照的放开,电商开始全面介入金融业的传统业务领域。国金证券携手腾讯,推出首只互联网金融产品“佣金宝”,带来了佣金“万二”时代,证券经纪业务佣金率下限不断被打破,直逼行业成本线。2018年出台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证券公司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内容,提升客户满意度,加速服务理念及业务模式的创新。
2.网点新设全面放开,总量持续增长
营业部是证券公司临柜业务办理的主要窗口,也是证券经纪服务的重要载体。2012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2013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放宽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各证券公司跑马圈地、大量开设C型营业部,2012-2017年5年间营业部数量翻番,网点总量持续增长,直至近两年增速才显著放缓。同时,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放宽行业准入,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出资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加快了对外开放。在证券经纪业务价格竞争持续、收入弹性缩窄的环境下,证券公司创收压力加大,着力优化网点布局,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3.居民财富增长,产品销售逐步增长
在市场利率化、佣金自由化、行业开放化等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在同质化、存量竞争下,必须谋求差异化发展,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证券经纪业务是所有业务转型的核心,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增长迅猛,高净值人群稳居全球第二位,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2012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全面放开证券公司代销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成为证券经纪业务一个新增长点。部分头部证券公司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及优势,调整组织架构,以产品代销为主,依托投顾专业支撑和线上平台智能化发展,加速证券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转型。
4.资本市场开放,交易产品丰富
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双创”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在推进,科创板推出,创业板改制,新三板改革启动,证券公开发行注册制稳步推进,期货期权新品种上市,H股全流通改革全面推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同时,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证券经纪业务触角向全球范围延伸。启动沪港通、深港通和沪伦通,以及QFII、RQFII规模扩大,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资本市场加速开放,投资交易机会不断增加,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证券经纪业务交易产品不断丰富,交易规则不断优化,与各项业务协同创新发展,专业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迎来新机遇,焕发新活力。
5.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经纪业务快速发展
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提出了加快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目标,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客户群体日益壮大,持有的股票市值持续增长。2018年,新设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转换为机构经纪业务发展打开了新空间。银行理财子公司资金、保险资金、城乡居民养老金、职业年金等加快入市,机构投资者种类、数量与日俱增。市场投资品种专业度提升,促进个人投资者将更多资金交由专业机构代为配置,进而壮大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机构经纪业务市场规模庞大,证券公司为机构客户提供交易、托管、清算、融资等主经纪商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资本市场证券经纪业务展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品革命深入发展,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致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同时,《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了证券经纪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证券交易服务的核心定位。资本市场不断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证券经纪业务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一)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精准服务
在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佣金率持续下降的趋势下,证券经纪业务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前沿科技,通过客户画像、客户行为等来精准定位,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根据客户投资习惯、资产量、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客户个性化的动态调整进行多重标准细分,对不同类级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实施分级分类的差异化服务,力求将最合适的服务提供给客户,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以专业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赢得客户长期信赖,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与客户共同成长。
(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集聚客户资产
证券经纪业务作为证券公司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是各项业务的流量入口。要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既要通过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聚焦手机APP、电脑客户端、微信端等平台,依靠数据驱动、智能驱动引擎,打造场景丰富、线上线下协同、用户体验极致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化经营,大力发展长尾投资客户,也要加强线下网点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全方位综合分析客户需求,给予其专业的指导与推荐,根据其特定需求制定解决方案,为富裕及高净值客户提供有温度的综合金融服务。
(三)市场活跃继续提升,投资者结构优化
从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发展进程来看,随着国内市场机构化进程的提速,以及各类基金、私募、投资公司及资管计划的发展,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会逐步向机构归集,机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公募基金准入制度的改革,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权益投资活跃度,将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机构经纪业务发展。证券公司将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提供快速交易通道、产品设计发行、托管运营、估值风控等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显著提升机构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四)加速转型,构建数字化财富管理生态
居民财富的日益增长、投资者结构改善、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证券经纪业务由传统通道业务模式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打开了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数字技术在财富管理价值链上的应用,也在推动财富管理各业务环节深刻变革。行业财富管理转型恰逢其时,时不我待,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财富管理生态已成共识。智能投顾与买方模式将成为未来服务的主流模式,收费模式也相应由收取佣金转向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证券公司将充分发挥投研能力的优势,通过丰富财富管理产品种类、培养投资顾问队伍、构建私人银行业务,来提升资产配置能力,真正从客户视角出发,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需求,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管理的目标。
三、结论与启示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初步建立起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模式,朝着国际化的道路大步迈进。证券经纪业务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成长,砥砺前行,持续奋进。从最初单一的传统通道业务,到逐渐能够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转型,其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站在新的起点,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证券经纪业将继续伴随资本市场,不忘“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秉持“精耕细作、持之以恒”的匠心,以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