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各大央行携手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后,负利率早已蔓延至债券市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复苏迹象,宽松政策进入“尾声”,负利率债券规模却出现反弹。
据Zerohedge,全球收益率为负值的债券规模较上个月激增25%至8.68万亿美元,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分析认为,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以及受地缘政治风险刺激的避险需求导致近期债券再度走俏。
负利率债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投资者发行名义负利率为负的债权债务凭证。负收益率债券已成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资产类别之一,德国、奥地利、芬兰和西班牙等国全都以负收益率发行了期债券。
2014年6月,欧洲央行正式实施负利率政策,此后负利率逐渐蔓延至债券市场。数据显示,自2014年8月以来,德国1年期国债利率就一直呈现负利率;2016年6月,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也首次跌破零。
通俗地说,负利率债券意味着投资者借钱给债券发行人,同时还倒贴利息。听起来有些不合常理,但负利率是指名义负利率,当名义利率大于通胀利率时,真实收益还是正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投资者会买入负利率债券。另外有一类投资者看重的是资本利得,而非票息收益,如果坚信利率会继续下行,那么债券价格将继续走高。
实际上,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各大央行已成为债券的大卖家,各种资产购买计划推高了债券价格,并将收益率压低至负值。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从2007年时的不到1万亿美元翻了四番。加上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如果再加上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典央行,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15亿美元,占这六个国家政府债务总额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