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广州率先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6月23日,2024年广州特殊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在第13届金交会现场举行。论坛上,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正式揭牌,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签约成立。同时,广州市人民政府与10家特殊资产处置重要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广州市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国际金融枢纽,高标准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这是全国地方政府首次明确支持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发展。”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赖志鸿表示,“广州将全力在资源、要素、渠道商等方面构建特殊资产生态圈,提升广州在全国特殊资产配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正式揭牌
所谓特殊资产,泛指因经济周期、政策管控、信用违约、流动性折价、运营管理折价等特殊原因导致价值低估或需快速处置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一般工商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低效无效资产及经营困难或发展存在瓶颈的企业资产等。据普华永道统计,2023年,我国特殊资产总体规模约为5.88万亿元。
6月23日,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正式揭牌。该平台是依托广州交易集团现有交易所和拍卖资质、人才、科技等优势资源,组建而成的“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综合性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该平台的成立,将有力支撑广州建设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和世界级重组中心,推动大湾区特殊资产市场一体化探索。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傅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市领全国之先提出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的相关要求,也是加快广州特殊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进程,实现新旧产能转化和优化供给侧要素资源重组,推动广州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6月2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行业要素、跨境投资便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思路举措(简称特资十条)。
特资十条表示,建立全盘工作机制。广州市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机制,搭建政府与法院共同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特资十条明确,深化特殊资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将具备纾困需求的资产、房地产企业或项目、国有企业“两非两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低效、无效资产)以及其他困境企业名单等数据,与更多产业资金以及其他投资机构实现精准匹配,为各类有纾困需求的企业或项目提供更多融资配资的机会;探索实现各部门间各类数据有效流通使用,提升特殊资产变现流转的效率。
特资十条提出,研究完善现有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政策措施,探索调整试点基金的投资项目范围和形式,允许投资不良资产、房地产等领域;充分发挥QFLP的政策试点优势,探索进一步优化境外资金出入境的手续,为其提供便利退出通道,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水平。
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有序良性发展
广州市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有何举措,将对广州金融行业创新和经济运行起到什么作用?
傅晓初表示,围绕此项工作,广州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有序良性发展。特资十条逐步完善以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特殊资产“四梁八柱”体系建设,致力于提升广州特殊资产处置效率,在全国率先打响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广州品牌,助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同时促进广州加速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广州乃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特殊资产管理是盘活存量资源的重要途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领域,是稳定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对构建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广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表示。
林德明介绍,广发银行积极探索债权人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抵债股权的全委托模式。近三年来,广发银行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共15期,同时通过银登中心成功挂牌转让多笔对公不良贷款,开展零售信用卡贷款的批量转让,实现了处置效益和效力双提升。
林德明表示,特殊资产管理涉及面广,参与的主体多,建议各方面携手共进,推动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同时深化三个维度的合作:一是深化政银合作、二是深化同业合作、三是深化与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展望未来,希望深入挖掘在抵债股权、信托收益权等金融资产处置方面的合作空间,在广州先行先试。
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闵卫国表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上下游链条很长,产业规模也很大,参与的机构囊括金融机构、法律类的机构及产业链机构。探索特殊资产发展新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社会矛盾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而广州正走在前列。(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