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济南出台两项科技金融地方标准 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张鹏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鹏飞)6月1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出台的《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南》《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据悉,这两项科技金融地方标准已于2024年5月30日发布,并将于8月30日正式实施,该两项科技金融地方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引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其中,《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全方面、多维度的数据开发运用,全面、准确反映试验区建设成效,在全国尚属首次。

  科技金融地方标准出台势在必行

  济南市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市委金融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委金融工委新闻发言人贾洪斐介绍,研究编制济南市科技金融地方标准,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必然要求。“探索制定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认定标准”“明确科创金融指标的统计口径和标准,开展全市科创金融统计工作”是《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为进一步落实相关要求,推动试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济南市委金融办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山东省金融学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了济南市科技金融地方标准。

  其次是总结归纳科技金融机构建设经验的必然要求。贾洪斐介绍,自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驻济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参与试验区建设,积极申设和发展各类科技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按照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引,2023年全市共认定科技金融及特色机构22家,初步形成了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流程和资金扶持“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机制。为充分展示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果,总结归纳现阶段济南科创金融专营(特色)银行机构、科创金融事业部(中心)建设的模式和路径,为全国科创金融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机构建设经验,制定《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势在必行。

  同时是建立科创金融建设成效统计监测体系的需要。围绕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科学设置统计监测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为开展运行监测分析、制定完善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保障。但是目前,在科创金融建设成效统计监测方面缺乏完善体系,如何有效评估科创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尚需进一步探索。《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全方面、多维度的数据开发运用,全面、准确反映试验区建设成效,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为制定各项政策和工作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指南》共包含7部分内容,明确了“科技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的定义范围,提供了科技金融机构建设总则及科技支行、银行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保险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建设的建议,进一步引导驻济银行保险机构强化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引导建立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六专机制”业务模式。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设立总、分、支三级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金融政策、制度、流程和工作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建立“专列科技信贷计划”“专列资金价格”“专列统计核算”“专列风险管理指标”“专列信贷审批通道”“专列绩效考核”的“六专机制”业务模式,增强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

  明确科技金融机构设立的业务目标。科技支行贷款资金服务于济南市科技企业、支持济南市科技创新发展,需达到下列目标之一:科技企业表内外授信类资产余额占支行对公表内外授信类资产的20%以上;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占支行对公贷款的20%以上;科技企业有余额贷款户数占支行对公有余额贷款户数的30%以上。同时科技企业贷款余额、有余额贷款户数逐年动态增长。银行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保险科技金融事业部(专营部门)需设立科技金融业务专业岗位,配备3名以上具备金融、科技等复合型知识的科技金融从业人员,制定科技金融战略规划,开展政策研究,从人员有效性角度推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持续开展风险监测和预警。引导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风险管理相关部门或专业团队,对科技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风险动态评估,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化解预案,确保科技金融业务科学高效、风险可控。

  充分发挥“考核棒”激励约束作用。制定科技金融差异化绩效考核方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设置科技金融业务考核指标,执行总(分)行科技金融尽职免责制度,提升科技金融业务开展积极性。

  在全国同类标准中具有开创意义

  据悉,《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在全国同类标准中具有开创意义。该标准包含使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体系框架、指标描述及其内容、数据分析与统计要求等六部分内容。其中,指标体系包括12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及若干三、四级指标,从科创主体实力及金融资金融通两大维度统计监测科创金融工作,为准确评估试验区建设成效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表示,《科技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涵盖了科创市场、研发机构、研发经费、研究成果等与科技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12大类、130余项指标。整个指标体系设计科学、体系完整,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维度评价范畴,确保了评估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各指标间逻辑清晰,相互关联,既体现了前瞻性思考,又有实用性考量,可以为科技金融发展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基于这套指标体系,可以建立科技金融发展数据电子台账,对科技金融发展进行定期、全面和准确的统计监测,是反映地方科技金融发展、促进相关政策持续优化,推动已有投资项目成功实施,不断提升科技金融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贾洪斐表示,济南市科技金融地方标准的设立,为科创金融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实践探索。下一步将联合中央驻济金融监管部门以地方标准的形式指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更好地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促进科技金融机构有序竞争、规范化发展,同时做好全市范围内的科技金融统计监测工作,有效引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