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记者观察:“千年瓷都”重振辉煌

新华社

  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传统陶瓷文化的积淀,铸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镇独特的魅力与艺术气息。

  如今,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与现代设计创意在这座城市不断碰撞,带动陶瓷产品创新,各种创新型产品赢得年轻消费者青睐,“千年瓷都”迸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6月5日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拍摄的精品瓷器。(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来自山西的郝喜文2008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到外地工作,但他对陶瓷始终念念不忘,七年后他又回到这里,在攻读硕士、博士的同时,创办了以研学业务为主的工作室机暇社。

  机暇社创办人郝喜文正在研读陶瓷历史书籍。(视频截图)

  郝喜文说:“可能有一点偶然的因素来到景德镇,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陶瓷本身巨大的魅力。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更进一步地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陶瓷的魅力。”

  两名女孩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销售创意瓷器。(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近年来,6万多名像郝喜文这样的“景漂”聚集于此,其中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洋景漂”高峰时达5000多名。他们在景德镇成立工作室、举办陶艺活动。

  今年1月30日,嘉宾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丝路瓷行”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少量走向规模的四个转变。目前,景德镇从事陶瓷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达15万人,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6月5日,窑工在江西景德镇徐家窑内搬运匣钵。(刘天宇 摄)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景德镇正在以新的方式再现“文化强磁场”。要呵护好陶瓷文化根脉,全面推动陶瓷文物原真化保护、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传承、陶瓷文化系统化阐释,建设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记者:樊华、李劲峰、张旭东、汪奇文、余刚

  剪辑:余刚

  海报:康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