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创新开放协同 中部崛起势头强劲

王皓然 余春生 阮周围 白田田 经济参考报

  中部地区崛起正奋力谱写新篇章。继今年3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湘江之畔,新潮涌动。5月31日至6月2日,以“开放创新 中部崛起”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中部崛起如何取得更大突破?中部六省推进下一步工作有何重点任务?中部博览会折射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通过这一窗口可洞悉进一步推进中部崛起的“路线图”。

  产业转型 向“新”而行

  先进轻小型SAR遥感卫星、5G+氢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联自动驾驶巴士、量子加密耳机……走进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各种科技感“爆棚”的新产品。

  “创新”是本届中部博览会上不断被提及的一个关键词。近年来,中部地区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中部六省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1至4月,六省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呈两位数增长。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展望未来,中部六省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另一方面坚持先立后破,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石化是相对传统产业,但先进化工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医用耗材等领域充满想象空间。在东道主湖南牵头的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上,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治平表示,湖南将现代石化产业作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石化合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盐(氟)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功能涂料、农化产品等优势子产业。到2025年,湖南现代石化产业营收力争达到3500亿元。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介绍,明年全省2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同时,安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先进材料、低碳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

  “湖北省将实施百位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计划,聚焦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存储芯片基地等10个投资过5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前瞻布局6G、人形机器人等25个未来产业。”湖北省省长王忠林表示。

  山西省省长金湘军表示,山西省将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省财政未来3年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引进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

  立足区位 开放提速

  “我专门组织了一个德国企业代表团参加本次博览会。”在5月31日举办的跨国公司与湖南合作发展对接会上,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表示,期待通过本届博览会进一步帮助外资企业参与中国中部高质量发展、共享中国中部六省的市场机遇。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与中部博览会联合举办‘湖南—韩国投资贸易对接会’,旨在让更多韩国企业认识中国内陆市场的重要性,并为韩国企业创造更多与中国中部市场合作的机会。”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总代表黄在元对记者说。

  自2006年创设以来,中部博览会已经成为推动中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近些年,中部省份通过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以中欧班列、陆海联运、空中丝路等为依托,推动高水平开放。市场潜力不断激发,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中部地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外资企业纷纷用实际行动为中部地区市场投下“信任票”。

  据统计,本届中部博览会参会外宾超过600人,其中,跨国公司全球副总裁级别以上客商14人,中国区副总裁级别以上嘉宾近100人。博世、特斯拉、正大集团等全球“顶流”企业纷纷亮相。

  开放提速赢得市场“信任票”,展望未来,中部地区六省将立足自身,进一步扩大开放。

  协同发力 促高质量发展

  5月31日,在安徽省牵头举办的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暨投资安徽行(长沙)推介会上,安徽省汽车办副主任刘文峰表示,湖南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与安徽省产业互补性很强,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可以合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优势互补、产业相融、协同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已成为与会人士的共识。

  5月31日,在河南省牵头举办的中部地区枢纽经济建设对接会上,相关企业初步达成合作项目46个,总金额403.5亿元。这是中部地区持续加强枢纽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部地区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联动,在更好地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熊梦表示,中部地区通过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深度对接、融合联动,既能更好地吸引发达地区产业创新资源,也能增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区位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未来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

  (记者周楠、张格、刘芳洲、实习生周润楷参与采写)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