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市国资委:向资本市场输出国资“模范生” 积极推动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宋薇萍上海证券报

  上海是国资重镇和制造业重镇,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上海国资国企也将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近日表示,作为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海国资国企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精神上来,积极推动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继续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贡献国资担当、国企力量。

  林益彬说,一方面,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上海国资国企将主动担当作为,对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聚焦重点环节,压实各层次责任,上海国资国企将把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新“国九条”的重要着力点。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将继续坚持与资本市场改革同频共振、双向赋能。”林益彬说。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当前,上海正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通过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根据相关要求,上海要在2024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后,‘改革’和‘提质’继续齐头并进,上海国资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学习领会新‘国九条’的精神实质,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和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国有股东和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与市场良性互动,与各方一道,共同把握好投融资、一二级市场、入口与出口、场内与场外等均衡关系,为资本市场有效治理贡献国资力量。”林益彬说。

  林益彬说,上海市国资国企将秉持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优化业务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资本价值,以国企改革红利提振市场投资者信心,助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在他看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上海国资国企将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机结合,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目前22家市场竞争类一级监管企业中,已有18家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2020年以来新增13家国有上市公司,并有华虹公司、和辉光电等4家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上海国资国企将以国有股东标识管理为抓手建立优质上市资源库,把好入库项目质量关,明确国有企业直接或间接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与程序,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向资本市场输出国资“模范生”。

  二是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积极实施包括上海外服借壳强生控股上市、上海机场重大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项目,接下来将进一步支持企业集团培育和挖掘系统内外优质资产和资源,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手段,鼓励引导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推动联合重组,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力度。对主业前景不明,发展潜力有限的上市公司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资产质量。

  三是强化考核引领。2020年起,上海国资国企开展了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绩效水平评价,相关评价结果已纳入上海市监管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考核。在此基础上,上海国资国企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将继续围绕国有股东和上市公司两大主体,从价值基础、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三个维度出发,将市值管理由原来的考核评价升级为考核赋分,2024年起将市值管理绩效水平纳入任期考核目标,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构建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举措。

  四是正向激励上市公司分红。在2021年上海市国资委“关于推动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中,明确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2021年至2022年,83家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有67家上市公司分红,其中59家上市公司连续分红,累计分红1349.65亿元。后续上海国资国企将积极落实国务院和中国证监会的指导意见,通过在市值管理绩效考核细分指标中赋分对上市公司分红予以正向引导。

  “此外,我们将整合监管和企业财务数据等资源建立全面风险预警系统,将上市公司纳入重点监测范围,预计三季度上线。建立并完善上海市国有上市公司ESG评价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向市场传递国资国企改革讯息,提高价值认同,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林益彬说。

  上海市国资委将继续引导鼓励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切实可行的交流形式,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高公司透明度,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