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新质生产力:逐鹿中原向“新”行

新华社

  穿梭在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车

  翱翔在天际的无人机

  精密的集成电路芯片

  绚烂的电子烟花

  

  4月24日,这是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总装工厂新能源汽车“宋Pro”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5月17日,一架无人机从中科安飞(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自动机库起飞后,沿着预设路线进行路面巡检。新华社发(郭如琦 摄)

  

  2月28日,在武汉高德红外智感科技民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红外热成像仪进行程序烧录。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4月9日,在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湖南孝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测试电子烟花设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如今的中部地区

  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5月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造船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查看焊接机器人焊接的焊缝成型。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4月1日,这是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拍摄的甲醇重卡。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4月16日,这是江西德兴铜矿采矿场作业区运行的5G无人驾驶电动轮卡车。新华社发(胡敦煌 摄)

  近年来,中部地区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的布机车间检查丝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4月1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开区的岚图汽车数字化总装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4月25日,中科安飞(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继海在演示无人机自动机库。新华社发(郭如琦 摄)

  

  4月9日,在位于浏阳经开区的长沙博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制造汽车零部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逐鹿中原

  

  

  

  4月1日,这是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拍摄的甲醇重卡。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3月15日,工人在中铁装备集团车间内进行掘进机主机拆机作业,以便运输。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4月3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芯片进行电性测试。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当前,中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让中部“脊梁”的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记者:肖艺九 周密 万象 张端 杨晨光 李嘉南 陈思汗 杜子璇 伍志尊

  报道员:杨致文 杨肖磊 王盛岚

  新媒体制作:李嘉南

  编辑:徐金泉 宋为伟 鲁鹏 刘梦琪 吴建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