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中国中部地区向外资提供丰富机遇

新华社

  5月31日,观众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新华社长沙6月3日电 近年来,德国巴斯夫、德国卓伯根、瑞典宜家等一批优质外资企业项目在湖南长沙聚集落户;今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安徽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在湖北武汉,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购物中心、汉阳山姆会员店于去年年底相继开业……密集的落户脚步、持续扩大的投资力度,知名跨国企业向中国中部投出发展“信心票”。

  5月31日至6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届中部博览会以“开放创新 中部崛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企业参展,200多家跨国公司参会。

  意大利中国工商协会副会长、意塔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表示,中国中部地区为意大利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遇,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和对高品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意大利企业可以发挥在制造业、设计、时尚、汽车、食品饮料等领域的专长。

  “意中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会带来双赢。意大利企业在技术、设计和品质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而中国中部地区则具备着广阔的市场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双方合作潜力巨大。”陈文说。

  5月31日,观众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了解遥感卫星。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在4万平方米的展览现场,先进轻小型SAR遥感卫星、5G+氢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联自动驾驶巴士、量子加密耳机等来自中部六省的“拳头产品”逐个登场,科技动感十足,强劲的创新动能扑面而来。

  陈文对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印象深刻。他表示,中部地区资源要素聚集,为专注于先进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的意大利企业提供了机会。希望意大利企业和中国中部地区能够在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和智能制造等领域进一步合作,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设外资企业达1.2万家,同比增长20.7%。不少外资企业加速在华布局新赛道。受访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中部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机会,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5月31日,观众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了解5G+氢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完善的产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部地区对外资企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磁力”。

  2018年,卓伯根集团中国区总部项目在长沙湘江新区动工。德国卓伯根集团中国区总部负责人王学理介绍,进驻长沙以来,感受到当地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更新迅速,经济快速发展。

  王学理回忆,企业进驻初期,部分德国专家曾提出,希望在当地打造国际社区,既有普通居委会功能,也兼顾国际人士的需求。湘江新区很快受理了这一想法,前往上海、深圳等地“取经”,学习外籍人士社区管理经验,并设立洋湖街道洋湖国际社区,工作人员以会多语种、有海外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为主。

  5月31日,参展商(右一)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向观众介绍“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卫星。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社区成立以来,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才定居在此。王学理表示,中国中部幅员辽阔、人力资源充沛、教育资源充沛,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发展潜力十足。“我们希望通过参加中部博览会,获得更多投资和合作机会,投资、定居中部,这里是值得长期奋斗的好地方。”(记者阮周围、路一凡、余春生、张格、刘芳洲)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