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助力中部向“新”崛起 资本市场精准赋能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年来,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成效持续显现。Wind数据显示,目前,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有712家A股上市公司,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13%;其中200家上市公司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达28%。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蓄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借力私募股权投资、IPO、并购重组等综合性资本服务,中部地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迎来新机遇。

  护航科技型企业腾飞

  促进优质企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是助力中部地区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多层次资本市场护航科技型企业腾飞的力度持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

  目前,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力量。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西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176家、150家、146家、111家、88家、41家;其中,安徽、湖北、湖南、河南上市公司总市值均突破万亿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中近三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群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撬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过程中,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角色定位更加突出。近期,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新三板挂牌,成为安徽首家通过“绿色通道”成功挂牌的企业。安徽证监局表示,将继续指导安徽省股交中心充分利用试点开通审核“快车道”,深化与北交所、全国股转合作对接,开展“苗圃培育”行动,助力更多皖企登陆新三板、北交所。

  与此同时,科创债等债券创新品种服务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质效也在持续提升。今年4月,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通过。债券拟发行金额为14亿元。此前,中豫产投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完成“首秀”,顺利发行了首期6亿元科创票据。

  优化私募基金发展环境

  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培育未来产业新动能,私募股权基金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金来源。当前,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中部地区正优化私募基金发展环境,蓄力打造创投高地,探索建立创投生态圈。

  湖北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长江产业集团董事长黎苑楚5月26日在湖北首届“长江创投日”活动上向全省创投同行发出倡议,在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中争当“有为政府”的有效市场抓手,争做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产业升级的引领者、资本价值的创造者,做“一流”创投生态的缔造者,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贡献新时代创投力量。

  湖北省5月11日发布的《关于推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建立省市县联动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相互参股基金,省政府投资基金对区域分母基金的认缴出资比例上限提高为25%,省内财政及国资出资比例上限提高到90%,减轻市县政府出资压力,降低社会资本募资难度。

  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S基金”在促进基金份额流通、加快基金投资回收,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服务科创企业的“接力跑”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近期,多地纷纷设立首支S基金。其中,安徽首支“S基金”——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月16日完成注册设立,规模28亿元,由兴泰资本牵头组建并担任基金管理人。

  “这支‘S基金’的设立对于进一步畅通基金退出路径,完善省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人士表示。

  据悉,证监会已批复同意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安徽成为继北京、上海、浙江(含宁波)、广东、江苏后第六个获得试点资格的地区。

  更多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市场预期,围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有关部门将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助力中部地区向“新”崛起。

  并购重组是持续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多地表示,将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健康发展,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优质的并购资源和服务。

  湖南证监局副局长戚力5月23日在并购重组助力湖南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研讨会上表示,湖南证监局将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硬科技”“三创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多措并举活跃重组市场,支持优质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并购重组进行资源配置与产业整合,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满足科技型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多地表示,将更好落实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支持机制。

  山西证监局近期召开2024年辖区公司条线监管工作会议表示,支持优质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发行科创债、绿色债,满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支持“两创”公司并购重组,增强上市公司“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

  专家认为,未来,可在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与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联动方面进一步发力,畅通中部地区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通道。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可强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中部六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其发展需求。同时,鼓励大型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更多适合当地企业的金融产品,并加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多元化融资体系建设,以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