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硬科技炼就“光刀” “小巨人”硬气十足
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 题:硬科技炼就“光刀” “小巨人”硬气十足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赵紫羽
炼就硬科技、深耕超硬材料精密加工领域、秉持自主科研是硬道理——记者近日来到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感受到佛山这家 “小巨人”企业硬气十足。
“我们的激光数控机床95%的核心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其余5%也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可以说完全打破了国外垄断。”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峰介绍一排排原点智能生产的激光数控机床时难掩自豪。
作为工业母机的高端数控机床,是我国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点领域之一。超硬材料的零部件加工技术与3C电子、汽车、半导体、医疗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具有这方面加工能力的激光数控机床主要被国外垄断。
2015年成立的原点智能,自主研发设计的激光数控加工机床,如一把“光刀”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几乎可以对任何材料进行高精度加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建立了一套光学控制体系,相当于做了一把‘光刀’,用激光来精准加工复杂零部件。”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曾超峰说,这样的原始创新,让原点智能在超硬材料激光微纳加工领域掌握了话语权。
5月16日,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调试一台激光数控机床。新华社记者 谢希瑶 摄
今年一季度,原点智能的销售额同比翻番,近3年营收额连续倍数增长,超三成产品远销海外。短短几年,这家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激光数控机床这一细分市场,发达国家已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优势,后来者何以居上?
刘志峰回忆,原点智能成立之初依靠来自日系汽车供应链的订单养活了自己,但是出于长远考虑,公司决定放弃发展基础较好的传统金属切削机床业务,进军当时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的高端激光数控机床市场。
正是认准了走“专精特新”这条路,原点智能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在全力以赴进行激光数控机床的技术攻关,甚至放弃了价值6000多万元的传统业务订单。坚持得到了回报,这两年新订单纷至沓来。
“在激光机床的赛道上,我们可以用较短时间在某些应用上实现超越,因为中国市场巨大,需求众多、场景丰富,技术迭代就会加快。”刘志峰说,企业研发投入保持每年占销售额的20%,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去年7月,原点智能入选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佛山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样本。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当前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原点智能如它的名字,从“零”出发,快速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土壤。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副镇长刘小祺回忆:“他们最开始就几个人,在科创孵化器里创业,很快满足不了生产需求,镇里帮他们找厂房。现在厂房也满足不了需求,镇里便给他们供地建设自己的总部生产基地。”
厂房内,原点智能“致力于跻身全球数控行业第一阵营”的标语格外醒目。厂房外,不到10公里远处,总投资额5亿元、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正拔地而起。
“‘卡脖子’对于我们企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倒逼我们加快创新,做精做强。”刘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