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刘丽靓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主旨发言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当前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投资等要素增量,转向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升级带动。特别要在丰富拓展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生产力三要素上下功夫,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者都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动力,两者融合互动。下一步,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多维度推进自主创新,仍要重视应用技术,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带动产业创新变革。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落脚于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的生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不仅涉及领域新,而且技术含量高,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底色,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当前,建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首先要聚焦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营主体关切,围绕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展开,给各类经营主体松绑,让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稳定预期,服下“两个毫不动摇”的“定心丸”。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认为,新质生产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引导民营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未来产业,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前,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卡点,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增强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看来,未来产业具有科学依赖性、技术颠覆性、产业化不确定性、技术融合性几大特征,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兼顾伽利略式和熊皮特式的双元性创新,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作为劳动工具的一个集合,基础设施需要在生产力要素中被单独提及。要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推进“连接+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认为,当前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激发市场主体争创一流的勇气、找准市场主体加强创新的方向、提高市场主体补链强链的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潮流中大跨步前进,努力迈向世界一流。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刚认为,新素质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而培养新素质劳动者关键在教育。职业教育是创造价值的教育,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参与组建的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将科技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打造“校-企-园”共同体,旨在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