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风光”无限 新能源注入新动能

刘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1年,新能源行业不仅为能源发展增添“新底色”,而且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能。

  展望2022年,“风光”这边更好,风电、光伏行业需求有望继续推动整个新能源行业提质增效。

  “风光”领衔发电装机规模增幅榜

  “双碳”目标的背后,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为打好这场硬仗,2021年政策层面率先发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先后公布。其中,前者是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后者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

  在顶层设计统领和总体部署指引下,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逐步显现。

  2021年,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的态势日渐明晰。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103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7%,占同期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13.8%。

  2021年新能源行业在电源层面的发展彰显了巨大的潜力。国家能源局12月24日公布的2021年“成绩单”显示,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地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规模均超过3亿千瓦。有机构预计,未来10年,我国风电和光伏行业新增装机规模将超10亿千瓦。

  新一轮项目布局启动

  在新技术应用成果推动新建光伏发电、风电项目预期成本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从2021年起,我国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1年新能源行业坚定甚至超前地在“危”“机”并存的环境里发力实现着发展蓝图。10月中旬以来,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集中组织开工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主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帷幕,启动新能源发展新一轮“加速跑”。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作。按照计划,这些已开工大基地光伏项目将于2023年前并网投运,成为未来两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主要贡献力量。

  此外,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省区市在12月15日前上报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名单,总量与第一批接近,装机容量为1亿千瓦。

  除“风光”无限的大基地之外,屋顶光伏、整县推进、电解水制氢等均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新能源行业在2021年健步前行,多家机构给予风电、光伏行业未来三年“强于大市”评级。在风电、光伏产业的带动下,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降本增效与技术变革“双轮驱动”

  在即将进入2022年之际,光伏行业已呈现出降本增效趋势。11月30日以来,光伏行业两大头部硅片厂商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接连降价,引领产业链长期健康发展。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光伏上游硅料环节生产瓶颈有望缓解,硅料降价可推动光伏组件价格回落至合理区间。2022年硅料价格有望逐步回落,电池片环节的成本压力可得到阶段性缓解。

  技术变革正成为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12月8日,三峡集团宣布,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率先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此外,11月底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生产项目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后可年产绿氢2万吨。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预计,大硅片电池技术经过两年快速发展,已成为业内主流,下一步将瞄准更高效的N型电池方向。实现25.5%的转换效率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降本增效和技术变革“双轮驱动”下,2022年“风光”这边将更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75吉瓦以上,较今年增长36%至67%。风电板块由于2021年大规模风机招标,2022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也有望实现高增长。

  根据一些地方已公布的风光配储情况,2022年发电侧储能潜力市场将达2700万千瓦时。国金证券预计发电侧储能将成为高增长细分行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