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大省是怎样炼成的?山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新网济南7月10日电 题:产粮大省是怎样炼成的?山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作者 沙见龙
今夏,潍坊市高密菲达种业小麦试验田种植的“菲达6号”亩产达811.7公斤,再次刷新该麦种亩产纪录。去年,该麦凭借试种高产进入山东省级生产试验,实现了潍坊近20年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小麦种的新突破。
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均居中国第三位。其中,夏粮产量居中国第二位,占全国比重近两成。2020年,该省粮食总产5446.8万吨,同比增长1.7%;粮食产业总产值超4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继续稳居中国首位。
上述麦种是从同期试种的200多个小麦品种中脱颖而出的。多年来,像潍坊市研发良种的现象在山东已成“潮流”。良种支撑成为该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的关键之一。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由该院数十年来研发的20余个“济麦”品种依次陈列。其中包括中国累计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济麦22”,到2020年其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270亿斤,实现经济效益300多亿元;超强筋小麦“济麦44”,是目前中国可替代进口强筋小麦的5个品种之一。
作为山东唯一省级综合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不仅在小麦、花生、大豆、高粱等良种领域为农业植入高质量“芯片”,还在中国首创“第一所长”“产业研究员”制度,率先出台破“四唯”意见,创立60个覆盖该省特色农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起农科成果转化全流程体系。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供给。
统计显示,2020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65%。其中,良种对山东粮食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近五成,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95%。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方面称,良种选育是山东“藏粮于技”工程的发力点之一,“藏粮于地”工程使全省在2020年累计建成6113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增产超百公斤,以占全省耕地55%的面积生产了超75%的粮食。2018年以来,培育农业农村领域新动能成山东统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山东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达到859.6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居山东“十强”产业之首。
如果说以良种为代表的科研创新是推动山东农业现代化的“芯片”,那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则是该省农业现代化“C位”出道的加速器。
山东寿光菜农崔江元夫妇通过新上的高标准智能大棚收获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利用手机APP,夫妇俩轻松“玩转”近6000平米的蔬菜大棚,根据获取到的棚内湿度、温度等信息,动动手指就能实现遥控放风、浇水、施肥。
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技术总监刘立功称,调研中发现,该省大棚蔬菜种植业基本配备了自动化苗床、水肥一体化灌溉、立体栽培等设备,以及遮阳、空气加温、通风换气等配套设施,“‘互联网+农业’为山东架起通往智慧农业的桥梁”。
2018年,中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潍坊,将在3-5年内创新一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产业、具有强劲发展活力的新业态,由此开启了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农业开放发展的先行先试之路。
为解决“谁来种粮、怎么种粮”问题,山东到2020年已培育在册家庭农场8.65万家、农民合作社23.59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3.6万个,这些都成了科学高效种粮、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力军”。
据山东省供销社合作指导处处长李业兵介绍,面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现象,山东首创“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系统性地向田间地头推广农业科技。目前,该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1.5亿亩次,占全国的近10%。农业社会化服务营收达269.6亿元,居中国首位。
2020年,山东以10190.6亿元的“成绩”,一跃成为中国首个农业总产值破万亿元的省份。在这片淡水和耕地资源分别仅占中国约1%和6%的土地上,山东粮食、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占到中国的8%、9%、10%、11%、1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