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合理看待个人学术观点 央行加强沟通稳定预期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日前召开第七次工作会议,传递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权威声音。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才能面对短期市场的噪音保持定力。近一段时间,央行进一步加强与公众沟通,表达鲜明观点,有助于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
此外,张忆东说,应正确理解央行基础性政策机制和政策导向,不要把央行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观点等同于央行的决策。“其实很简单地类比,美联储方面,虽然经常会有官员出来谈话、引导预期,但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和没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还有前美联储官员的言论的重要性,市场完全给予了不同程度地对待。”他说。
谈到这一话题,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说,“前不久,一些学者谈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断言‘央行将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在中长期将持续对美元升值’。事实上,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我国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是常态,不能作为刺激出口或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工具。”
“学者以‘汇率’为题进行学术探讨是可以的,但我们在使用其结论时应谨慎求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要敬畏市场,这样才能避免做出错误判断。”张旭说,实践证明,汇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影响机制较复杂,这使得其走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没有任何人能永远做出准确预测。“我们与其相信‘小道消息’和‘官方背景’,不如关注央行官方渠道的文章与沟通,毕竟后者才真正代表官方的立场。”
张旭称,近一段时间以来,央行更加注重运用多种方式与公众沟通。例如,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小纸条”中均简述操作的原因,每个季度均召开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近期更是连续就汇率问题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沟通,且观点鲜明。“央行的这些做法降低了沟通成本,在有效引导预期的同时增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公平性,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此次会议传递了权威声音,有助于企业、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正确的预期。”张忆东也称。
另外,张忆东提示企业、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人士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而不应赌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