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资本市场30年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

上海证券报

  “30年间,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尚福林12月20日在深圳先行示范区首届金融峰会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会上表示。

  对于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成效,尚福林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制度下探索起步,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注重培育和发挥市场机制。具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成就:

  一是支持市场经济建设。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到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发挥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截至2020年10月末,沪深上市公司4082家、总市值约73万亿元,已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是让企业拥有了市场价格。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财政拨款增加资本金的模式。利用公开交易平台,由更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定价并在各方博弈中形成了相对公允的市场价格。让优质企业实现了价格发现和价值评估,并通过资本市场达成资金募集、并购重组等目的。30年来,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总额超15万亿元。

  三是加快了企业改革与经营机制的转换步伐。推动各类企业按照公众公司标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目前,A股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全部90个行业。2020年世界500强中的中国公司达124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超过70家。从整体看,我国各行业的头部公司基本上都已是上市公司。

  回顾资本市场30年来的发展历程,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建军认为,既要看到市场规模体量等硬性业绩,也要看到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性贡献,特别是在理念、观念和制度上的贡献。

  “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王建军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创立之初就站在经济改革发展的前沿,主动借鉴国际市场通行的规则和经验,又充分尊重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探索并推动确立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现代会计制度、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促进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王建军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制度直接带动引领了现代公司制度在我国的普遍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创造了良好条件,培育、确立了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在国企改制、民营企业转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大批企业参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断规范,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

  目前,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重达42%。王建军表示,资本市场发展有力支持了创新驱动和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机制,加快了创新资本的形成。围绕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周期和产业特征,孵化了一大批PE/VC机构,形成了一套创新资本生态体系,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家精神,加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大增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