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2015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
对此,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认为,12月CPI同比1.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PPI同比-5.9%,低于市场预期。邓海清认为,财政货币攻防互换,工业通缩现见底信号。
第一,CPI持续回升,央行放松条件不足。CPI连续三个月回升,尽管幅度较小,但是依然形成了上行趋势。CPI环比上涨主要原因是鲜菜和水果大涨,但是需要注意历年12月-次年2月鲜菜水果价格环比均会大涨,这是季节性规律,今年并无异常,由此形成的CPI回升是合理的。
第二,邓海清认为,12月PPI已经见底,工业通缩拐点到来。12月份PPI环比跌幅扩大,主要因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值得注意的是,12月PPI环比跌幅扩大,与12月PMI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回升、CRB指数环比跌幅明显收窄、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持平等现象明显背离,PPI环比是滞后的。我们认为,1月PPI环比跌幅有望显著收敛,初步预测1月PPI同比由-5.9%回升至-5%以内。随着美元周期见顶、大宗商品见底、财政货币政策攻防互换,2016年PPI将大幅收敛,工业通缩趋势将被扭转。
第三,人力成本仍高,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海绵。12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其中家庭服务、理发、学前教育、洗浴、衣着清洗价格同比上涨超过5%。目前中国通胀的特征是:服务业价格>消费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原材料价格,这表明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人力成本价格是在上升的。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空间仍大,供给侧改革淘汰产能导致的下岗将被吸收,不会出现失业明显加重。
第四,对于2016年通胀,我们认为CPI将比2015年中枢性提高,PPI将大幅回升,主要逻辑是供给侧去产能、需求侧积极财政、人民币贬值输入性通胀、美元见顶商品见底。邓海清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已经在“L型”拐点后的下半场,权益类资产将持续优于债权类资产。对于股市,从关注资金面和概念切换为关注基本面,基本面驱动的长期健康牛可以期待,大盘蓝筹行情具有持续性。对于债市,泡沫破裂风险仍达,债市大幅调整的压力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