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20个智慧城市试点
目前浙江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智慧安监、智慧城管、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安居等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在第一轮推进工作中,已吸引国内外投资额达500亿元人民币。
比如千岛湖“智慧港航”项目,一艘游船如果突发故障,急需紧急支援,指挥中心收到游船的求救信号,立即在二维GIS图上通过船舶定位装置找到事故船位置,并查看事故船附近是否有游船可以支援,立即发出救援指示。几分钟后,支援队伍就赶到事故船附近进行救援。
例如宁波的“智慧健康”项目,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手机预约挂号,同时还可以查看就诊记录、病例报告、X光片等等,而这些数据则会储存“健康云”,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能够实行即使病人转院,也可在就诊医院之间实现共享。
周国辉介绍,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让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示范效应突出,并向全省各城市广泛推广应用,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低碳、更有品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产业升级“机器换人”
“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资源能源瓶颈约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竞争激烈的严峻挑战。”周国辉接受访谈时表示,企业如果再不转型升级,依旧依赖资源消耗、寻找成本洼地,已经不可为继。
浙江省正在推进“五水共治”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调结构、转方式,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努力打造传统产业的升级版。
周国辉介绍,浙江最近在大规模推进“机器换人”,发挥工业设计在“机器换人”中的推进作用,开展现代化技术改造。浙江省将开展“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即未来5年每年年均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入5000亿元。
据悉,浙江省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机器换人”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腾笼换鸟”换出新产业。去年,浙江省淘汰关停低端落后企业(作坊、加工点)1.9万家以上,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9.2%、10.3%和8.1%,总量占规上工业的33.5%、25.5%和23.4%。“电商换市”换出新活力,去年浙江省共实现网络零售额3600亿元,同比增长92.2%,销售电商化率达到16.9%。浙江省共开设各类网店90万家,占全国的14.7%。浙江省内居民实现网上消费2080.25亿元,同比增长74.6%。
(更多精彩访谈内容,请点击观看专访视频:http://www.cs.com.cn/iclive/20140304/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