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晚,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再度相遇,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36期“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上,对吴晓波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进行主旨分享。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2017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一场“互联网+”峰会上,吴晓波问了周其仁这样一个问题,而他的回答只用了四个字——“水大鱼大”。吴晓波把这个词放在脑子里,想了整整半年,最后,用这个词作为了新书的书名。
“水大鱼大,这个思想是科斯的,企业理论里的核心逻辑。”周其仁说,“1937年,科斯就引用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老师的话来讨论这个问题——市场里为什么要有企业?市场就像海洋,企业就是当中大大小小的岛屿。但是我觉得,科斯的老师的比喻还不够,岛屿是物理的东西,企业是人的活动,是有机体。所以再改一改,水、鱼,水大鱼大。”
正如吴晓波在书中所写,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一跃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增加了1.5倍,汽车销量增长了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增长了13倍,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高铁里程数增长了183倍,城市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七成,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2.2亿,每年出境旅游人口增加了2.7倍,中国的消费者每年买走全球70%的奢侈品,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大水之中,必有大鱼。在这十年里,中国公司的体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富》世界500强(2017)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其中,有4家进入了前十大的行列。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类公司中,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增加了15倍和70倍,闯进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之列;在智能手机领域,有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而在传统的冰箱、空调和电视机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产能均为全球第一;在排名前十大的全球房地产公司中,中国公司占到了7家。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四大银行都是中国的。此外,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甚至在文化趣味上,中国式的自信也正在复苏。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中国40年的经济发展,一定不是一个偶然性事件,也不是完全的西方经济理论在这个国家的拷贝,一定有内在逻辑和动力存在。而我的看法是,它由四部分构成。”吴晓波说。
吴晓波指出,具体来说,第一,制度创新。从联产承包制、土地改革开始,制度创新很大程度上带有中国特色;第二,容忍了非均衡。经济发展是从告别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始的,让国家恢复了市场竞争的内在活力,让老百姓恢复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动力;第三,规模效应。中国制造业在世界排名第一,还有互联网所形成的红利,这是庞大的内需消费崛起所带来的结果。第四,技术破壁。移动互联网技术化的革命,造成了新变革的可能性。新的技术变革的发生,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等,这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往前推进的重要力量。
大鱼的出现,造成了大水的激荡,并在鱼群之间形成了新的竞合格局。“这十年中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有很多事情越来越不是那么看得明白。水大鱼大,水混鱼杂。”周其仁表示,在社会转型中,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倒下了,对于鱼和水,企业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很大的挑战,“如果环境改善得好一点,企业夭折率低一点,也许未来经济发展能好一点。”
竞合与博弈、共生与冲击,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吴晓波用作家的感性笔触描绘了过去十年的观察:它既波澜壮阔又混沌失控,充满了希望又令人疑惑。大水对速度的渴望以及恐惧,大水与其他大水之间的博弈,大水与大鱼之间的适应,以及大鱼与其他大鱼、小鱼之间的冲撞,构成了一幅难以理性静察的壮观景象。这是吴晓波的观察,也是变革时代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