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中国的‘北上广’人口聚集程度还远远不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日前在中山大学演讲中谈到,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城市化过程的自然趋势,人口向大城市集聚从生产效率以及需求增长等方面,都能更好地拉动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他认为,“大”而“密”的城市化发展,更为符合中国的国情。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统计预测,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于2030年突破10亿大关。周其仁也表示,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将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即便如此,中国还是处于“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状态。2010年,全世界城市化率为50.9%,工业占GDP的比重为26%,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为1.95。这一比例在美国为4.11,法国与英国则分别为4.11与4.09,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仅为1.09。
周其仁谈到,城市化的相对滞后,使得国内需求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工业供应,因而国内的大量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欧美等地,“如此一来,金融风暴打击了西方的经济,中国的工业往往也是受害者”。
大城市更利降低收入差距
周其仁在演讲中提到,目前中国的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聚集趋势,但是程度上,与纽约东京,甚至是开罗等城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根据调查,日本的大东京地区仅占其国土面积的4%,却集中了25%的人口,近40%的生产总值;开罗占埃及国土的0.5%,GDP超过全国一半。又如美国纽约,780平方公里的土地却集聚了1800万人口,创造了全美国10%的GDP。而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城市的GDP相加只有全国的一成多。
“为什么在农村没人卖早点,城市却有人卖早点?”周其仁举例谈到,城市人口集聚,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只要有1%的人买早点,便是一项很大的需求。而农村发散的人口显然是不能形成这种需求的。因而,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能够带来更为强大的内需。
他认为,大城市的高生产效率以及高需求,往往更能带动乡镇地区的发展,从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他谈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市人口聚集程度极高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往往不大。
他表示,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真正含义,不是地区总收入的平等,而是人均收入的平等。因而“大”而“密”的城市化发展,更为符合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