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唱主角
按照双方的协议,共同向市场推广的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沃特玛向恒天采购新能源汽车涉及金额38亿元。不过,恒天首先要向沃特玛采购电池,总价就超过了13.48亿元,电池所占比例相当于整车价格的36.3%。
恒天原来以纺织机械、纺织和贸易为主,在2009年央企的兼并整合大潮中,收购了汽车企业从而涉足商用车生产。但恒天收购的是小型车企,在技术储备上很难和大型车企竞争。
新能源汽车市场浪潮,给了恒天新的机遇。但要想达成一定的销量,新能源汽车的整个链条就必须联合起来,形成较为成熟的供应链。恒天这类新能源汽车“新兵”,必须依托有核心技术和产业整合能力的公司或组织。
深圳沃特玛在这套思路的基础上创建了联盟模式。2013年沃特玛牵头成立了沃特玛新能源产业创新联盟,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配件、光伏发电微网储能、装备制造、整车制造等。目前联盟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超过70家。
这种模式,为新生的新能源车企提供完整的配套,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完成。某种意义上,动力电池商站上了产业链条的最高端。在产销规模不大的商用车领域,整个链条开始由电池主导,而非主机厂。
因为拥有动力电池的技术,沃特玛将链条延伸到推广运营。沃特玛联盟采用和地方政府战略合作的模式,政府开放城市公交系统,政策引导物流车等专用车采用纯电动车型;提供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共同发起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新能源车企业只需在当地租赁厂房入驻。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新兴产业,链条整合涉及企业、政府等多方,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来形成产业集群。沃特玛联盟干的就是这件事。
对于商用车,集群产生的拉动因素是地方政府支持下的市场需求。“比如深圳,就有7万辆物流车的存量,如果全部换成纯电动,量非常巨大。”李瑶说。
沃特玛和恒天签署的协议显示,沃特玛联盟成员企业应优先采购、使用和推广恒天搭载沃特玛联盟企业电池系统的纯电动商用车产品,自2017年5月起,每月采购、使用和推广纯电动商用车不少于2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