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田志祥:我如何看待历史上的4次债基净值回撤(三)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兴证全球基金固定收益部 田志祥

  通过复盘2013年以来债市的四轮调整,我们总结触发债市调整的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本面或预期发生了变化,通胀、房价等因素成为监管关注重点;其二、当债市杠杆率较高或者非理性繁荣,监管思路及行为可能会主动调整。这两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资金利率边际抬升,进而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

  此外,如果只是正常的经济波动,大家对于经济预期没有那么一致的时候,即使基本面变化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但如果经济一致预期比较强,或者金融机构的一致性行为导致债券多头很拥挤,这个时候再出现反转的话,回撤可能就会比较大。

  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变化,总体来看,回撤幅度正在逐次变小,为什么呢?我们认为可能是金融机构的谨慎程度上升了。

  一方面,在经历了历史上这种比较大的波动之后,基金公司在净值波动方面的风险控制可能更加严格了。另一方面,可能和债基的持有人结构变化有关,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基投资,这也要求债基基金经理们越来越重视波动和回撤。我刚入行时,债券基金产品里长久期的信用债是比较常见的,但现在个人投资者占比比较大的一些产品,久期可能就比较短,因为个人投资者比较难以接受较大的波动和回撤。

  整体来说,债券投资中最大的风险肯定是信用风险,这是要严控的,因为债券投资者比较关注波动,一旦出现信用风险,就会带来很大的回撤。控制信用风险,一方面是更严格的准入,精选高等级个券作为底仓。我们的信评团队会进行充分的事前研究,公司内部具有分行业的企业信用打分模型,以及相对于外部评级标准更具差异化、区分度的评级体系。买入后我会日常跟踪持仓债券,并且与信评团队保持交流互通。

  另一方面,在投资端我会去做一些分散化配置,控制券种集中度。尽管下跌时债券整体具有一定同质性,但投资组合中的券种多元化一点,分散一点,也能够使回撤表现好一些。

  此外,还要严控利率风险,我会在利率绝对水平较低或者利率大幅快速下行时适当降低久期,或配置一些波动较小的品种或浮息债,降低组合β。

  一个很普遍的规律是,市场上涨的时候信用利差是收窄的,跌的时候信用利差是走阔的。所以我自己在信用利差收窄到比较低水平的时候,就会把一些信用债换成利率债,这也是一种预防性的防守措施。

  如最近的这一次,我在2022年7-8月信用利差很低时,将组合中一部分信用债替换为了利率债。利率债后续的表现确实相对好一些。同年12月因理财赎回导致债市负反馈时,虽然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考虑到当时的债券市场从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的历史分位数来看都比较有吸引力的,还是坚持拿住等到了之后的反弹。

  说到给投资者的建议,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现在普通投资者对绝对收益类产品的投资热情很高,比如说大家在买债基、买理财、抢国债等,大家对确定性的追求似乎前所未有。如果能够长期持有,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就怕在超涨的时候买进去,然后又买了一只波动比较大的产品,出现拿不住的情况。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较低,大家应理性看待债券产品过往业绩,调整收益预期。

  此外,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投资者应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债券基金类型。例如,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能更适合选择中短久期的纯债基金,而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久期更长一些的产品。虽然相对来讲,债券基金风险较低,但仍存在净值波动的风险。投资者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回撤情况有一定的预期。

  怎么做好这个匹配?如果想买一只债基,可以看看它过往2年的回撤情况,2022年可能比较极端,正常市场情况下可以参考2023年8-10月这个阶段的最大回撤幅度,可以评估一下如果你买进去,立刻发生这样幅度的一个回撤,你还能不能拿得住。

  风险提示: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观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

  -CIS-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