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养老需未雨绸缪
成为财经记者后,总有人来问有没有什么财富密码可以分享,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2000年出生的朋友。不久前,她略带神秘地问我:“最近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不知道买什么,有没有推荐的?”
我反问道:“‘00后’现在就开始规划养老,是不是早了一点?”
朋友套用一句歌词回复我:总有人正在年轻,但一代人终将老去。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养老最合适?从退休的那一刻吗?不,答案是从现在开始。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数字背后暗含人们对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隐忧。
纵观人的一生,数十年风风雨雨,也是一轮“上学(支出)-工作(收入)-退休(支出)”的周期。小时候,父母和老师常常说,要努力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然后过上好日子。但是,好日子不仅仅是悠然地活在当下,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
老去,是一个人生命中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如何看待老去,也就是如何看待整个人生。《诗经》中写道:“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鸟儿尚知未雨绸缪,人类更是深明其理。积极规划养老,实际上也是在为必然到来的最后生命旅程,做好充足准备。
谁都想老年生活无忧无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一个人的一生,每天都要花钱,只有中间几十年在工作赚钱,这也形成了人生收支曲线。
人生收支曲线刻画了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上学时,我们的支出往往会多于收入;进入人生的奋斗期,收入和支出一同走高;到退休养老期,收入、支出又一同下降。
不过,大部分人可能低估了实现品质养老所需的支出。
世界银行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的支出未必会随着年龄增长如期走低,在一些高收入国家,越是临近生命尽头,支出反而出现陡升。不仅是因为众所周知的通胀因素,还有随着时代变迁、观念改变,退休后人们在文化、旅游、社交等方面的活动依然十分活跃,加之有抚养孙辈、养生护理等方面的开支,想要退休后“悠然见南山”,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人的一生,赚得多时花得多,压力自然不大;如果赚得少时,花得依然不少,甚至比收入高峰时更多,就可能捉襟见肘。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头看“00后”规划养老的问题,的确不算早。
雨多时筑池蓄水,雨少时开闸灌溉。年轻时提早修筑养老“蓄水池”,为养老生活沉淀盈余,主动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收支曲线”,才能在畅想了无数遍的退休生活真正到来时,给早已列好的退休生活心愿清单一一画上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