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募REITs市场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提出优化审核机制等六大政策建议
9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牵头组织撰写的《中国公募REITs市场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共有28支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正式上市交易,底层资产涉及产业园区(9支)、生态环保(2支)、能源基础设施(3支)、交通基础设施(7支)、仓储物流(3支)、保障性租赁住房(4支)等六大类。其中,交通基础设施REITs占比达48%,占到了总发行规模的最大比例。
白皮书对以上六类各类底层资产特点进行了分析。如租赁住房具有政策属性强、租户分散、长周期低分派率、地区差异明显等四大特点;再如产业园区则具有强区域属性、偏办公业态、发行规模适中三大特点。
从募集规模来看,28支公募REITs合计首发规模925亿元,已有4支公募REITs合计完成约50亿元扩募。首发规模从8亿元至109亿元不等,最大单只募集规模为109亿元。另外,首发募集中,战略配售占比(含原始权益人)约72%,机构投资者占比达92%。
根据白皮书,截至今年6月30日,28支已上市的公募REITs一级市场发售均较为顺利,整体认购倍数较高,其中网下平均认购倍数约70倍,公众配售平均认购倍数约119倍(均含首批),整体呈现募资阶段投资者热情较高,底层资产具备类型丰富、质地优良、分红稳定等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介绍称,我国REITs从基础设施起步,其中的绿色环保和高速公路类REITs的底层资产为特许经营权类,在全球REITs当中缺少先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C-REITs在过去2年时间里从无到有,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引入了多种特许经营权、产权类底层资产,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呵护初生REITs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推动了REITs品类、规模双扩容。”他表示。
白皮书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已由试点阶段正式迈入了常态化发展阶段,并在试点阶段取得了推动制度建设、扩展资产范围、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出重要价值。现阶段公募REITs在市场化建设方面仍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资产供应方面,我国公募REITs市场仍存在可发行的资产类型不足、活跃的市场化发行人占比过低、部分审核标准细化程度不足、发行审核周期较长等情况;在机构参与方面,我国公募REITs市场也面临资金运用、回收及杠杆率等方面均受到限制、部分资产的一级发行估值偏高、战配缺乏定价权、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公募REITs产品认识不足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白皮书提出六点政策建议,包括优化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效率;鼓励市场化机构参与发行;加强二级市场投资者教育、完善公募REITs信息披露机制;优化大宗交易市场衔接机制;引入CMBS等配套融资工具;构建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