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东证监局投资者保护工作亮点纷呈

朱文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朱文彬)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到来之际,广州地标“小蛮腰”将连续第六年闪耀投资者保护宣传标语,佛山、珠海、东莞、汕头四地标志性建筑同步亮灯,五城市民可前往拍照打卡、驻足观看,让投资者保护之光闪耀南粤、深入人心。

  作为经济与人口大省,广东投资氛围浓厚,拥有规模庞大、交易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责任重大。近年来,广东证监局在中国证监会有关司局的统筹部署和指导下,认真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站稳人民立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管保护和救济渠道,在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方面可圈可点。

  分红过千亿创新高,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广东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关于“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等要求,推动辖区上市公司提高回报投资者、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投资者的实际获得感。

  引导辖区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分红机制。2023年,辖区共有302家上市公司实现现金分红累计964亿元。2024年,广东证监局持续督促、引导上市公司制定积极、稳定的分红政策,辖区共有304家上市公司发布新的现金分红计划,涉及金额1023亿元,家数和金额分别较去年5月同期增加34家、17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为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水平,广东证监局制定了2024年辖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加强指导、强化检查、定期通报等举措,督导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营造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坦诚沟通、良性互动的市场文化氛围,更好服务投资者。

  “长牙带刺”强监管严执法,立体追责显成效

  广东证监局坚持“零容忍”执法不动摇、不松懈,依法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023年以来,广东证监局依法从严查处紫晶存储欺诈发行、太安堂财务造假等一批案件,共对34起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0份,作出市场禁入决定2项,罚没款合计近2亿元。近日,广东证监局对华铁股份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款合计1600万元,并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坚持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惩戒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立体追责体系。在紫晶存储案中,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共被处以8000余万元罚款,两名实际控制人分别被采取终身、10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为有效赔偿投资者损失,紫晶存储案创新探索“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先行赔付”,4家中介机构通过先行赔付赔偿1.7万名投资者10.86亿元,并另行缴纳承诺金约1.89亿元,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严肃追责“首恶”,股东代位诉讼显威力。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广东证监局积极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协作配合,2023年,对摩登大道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提起股东代位诉讼,广州中院一审判决控股股东返还占用资金,公司实际控制人、财务总监等承担一定比例的连带赔偿责任。今年4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再次针对辖区上市公司华铁股份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事项,对有关责任主体提起股东代位诉讼。

  践行“枫桥经验”,推进证券纠纷调解

  广东证监局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调解挺在前面,指导广东中证投资者服务与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推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走深走实。

  夯实制度基础,广东证监局联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印发《关于充分利用“总对总”在线诉调机制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广州、珠海、汕头三地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案件通报、诉调对接、调研交流等方面建立日常协作机制。

  大力推动证券虚假陈述纠纷非诉化解,帮助投资者高效、便捷地挽回损失。推广适用“示范判决+平行案件多元解纷”机制,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缩短调解时长。2023年以来,调解中心成功调解证券虚假陈述纠纷案件超600件,涉及金额5540万元,相关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广州法院“十大调解案例”。

  强化信访诉求前端分类处理,对于矛盾突出、多次重复的信访件实行调解前置,压实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推动化解矛盾。2023年至今,广东证监局累计处理信访诉求3000余件,调解率近20%,数量同比提高78%,帮助投资者挽回损失超500万元,并收到投资者寄送的“监管得当显威力 倾力调解化纠纷”锦旗。

  “粤投教·粤精彩”,投资者教育入人心

  广东局着力促进辖区投资者教育资源整合、品牌创新、宣传合力和工作实效,推动投资者教育与业务深度融合,指导辖区投教基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以精彩纷呈的投教活动提升投资者知识水平和投资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需求。

  据广东证监局投保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广东证监局进一步将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与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有机结合,发起了“粤投教·粤精彩”宣传口号,制作投放新“国九条”解读系列精品短视频6个、防范非法证券活动宣传标语28条,首次在广东五城地标同亮口号、在广州地铁、白云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投放宣传海报,指导辖区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千场投教活动、万名从业人员转发投教作品,发送千万条公益短信的“两个千万”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参考案例

  一、探索诉前新模式,高效便捷化纠纷——600多名投资者诉A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

  A公司因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投资者纷纷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起诉。针对A公司案诉前调解存在事实认定争议较大、需要执法机构调取数据等难题,广东证监局指导辖区调解中心主动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州中院)沟通对接,由广州中院对代表性案件作出示范判决,确立“三日一价”等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同时,推动广州中院以本案为试点,创新通过法院调查令方式调取交易数据,并委托第三方机构测算损失,获得当事人认可的调解基础,为诉前调解扫清了障碍。此外,调解中心及时关注A公司的经营情况,逐一督促调解成功案件按时赔付,避免产生执行案件。截至2023年底,已成功调解A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381件,投资者获赔金额约4258万元,实现了65%的起诉案件通过诉前化解。

  该案是广东辖区首单“示范判决+委托调解”案,以示范判决带动案件批量化解,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调解预期,依托法院提供损失测算结果,增强诉前调解说服力,提高了投资者维权效率及满意度,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5月,该案入选广州法院2023年度十大调解案例。

  二、从严查处退市类案件 推动“全链条”退市监管

  广东局持续加大对辖区多家上市公司退市前后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凝聚监管执法合力,强化“零容忍”执法震慑,注重执法宣传引导,真正让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推动稽查执法“惩治”“预防”“教育”功能有效发挥。

  对财务造假行为“一查到底”。退市不是上市公司违法的“护身符”,广东局秉承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从严执法理念,坚持对退市前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持续推进对退市公司搜于特上市期间违规行为的调查工作,高效查实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对退市公司“一严到底”。退市公司仍是公众公司,不能坐等“一退了之”。广东局主动作为,加强监管,密切关注退市公司的合规经营情况。中潜股份2022年年报披露业绩与业绩预告内容存在较大差距,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广东局火速行动,在中潜股份退市后对其信息披露不准确行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在常态化退市机制下,把好退市“出口关”,释放“严”字当头的监管信号。

  三、头部上市公司发挥分红引领作用

  格力电器连续6年实施现金分红不中断,自1996年以来累计分红金额1553亿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61.7%。2024年,根据公司现金分红计划,拟实施2023年度分红131.42亿元,占当期公司净利润的45.3%。

  美的集团连续11年实施现金分红不中断,自2013年以来累计分红金额867亿元,占同期公司净利润的46%。2024年,根据公司现金分红方案,拟实施分红208亿元,占当期公司净利润的62%。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