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协: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总体保持稳健增长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0月31日消息,截至10月31日,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4945家公司披露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总体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高技术制造等展现经济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断深化,央企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渐形成,资本市场生态进一步向好。
具体而言,前三季度,境内市场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占GDP总额的60.18%;实现净利润4.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实体营收增速持续高于金融,第三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远高于金融类上市公司-3%的增速。分季度看,第三季度营收17.77万亿元,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7.09%、0.69%。分板块看,北交所前三季度营收增速领先,达35%;科创板净利润增速领先,达24%。
央企改革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剔除金融行业,409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8.19万亿元,净利润1.0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3.24%、7.53%,与去年同期比,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降低了0.92个百分点,总体运行稳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央企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研发“主力军”,在研发投入排名前100的上市公司中占31席。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步入收官,上市央企的发展质量和企业价值逐渐凸显,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行业看,19个国民经济门类行业中,11个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部分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经营改善,如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需求回暖,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29%,第三季度净利润均由负转正。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业绩亮眼。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出口创历史新高。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呈现繁荣景象。数字经济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总额同比增长10.66%,市场需求强劲,上市公司数字(智)化进程加速。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深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注册制改革成效显著,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功能得到强化。前三季度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300家,首发募集资金超4800亿元,同比增29%。其中,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增246家,募资合计3600余亿元。前三季度全市场再融资(不含可转债)5900余亿元。前三季度退市公司46家,远超去年全年退市总数(28家),退市渠道更加通畅。
金融类上市公司加大投融资投放力度,发力重点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六大国有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超92.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4万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余额大幅增长,服务科技创新,发力低碳转型,助推乡村振兴。
市场创新活力继续迸发,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达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速分别为32%、54%、43%,研发强度分别为4.59%、8.68%、4.30%。三个板块中,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15家公司研发投入在10亿元以上,19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20%,271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速逾50%。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提升17%、42%、64%。
创新成果转化显著,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1777家上市公司中,720家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安旭生物、德方纳米等208家公司营收增幅超50%,汉得信息、润泽科技等478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温氏股份、南都电源等53家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共计1865亿元,同比增加77%,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公司缓解财务压力、盘活营运资金起到积极作用。中上协调研问卷及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复工达产情况良好,中长期预期逐步好转。增值税留抵退税、促进大宗消费等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