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创业板:集聚新势力 打造创新培育新样板
自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在深交所敲钟上市以来,创业板已走过十三个年头。
十三年间,创业板取得长足发展: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共1206家,上市公司家数增长42倍;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连续十三年呈稳定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仅2022年前三季度即实现平均营业收入近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平均净利润由2009年的0.42亿元增长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1%。
两年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为创业板注入了新内涵、新风气、新活力,也将创业板的特色打磨得更加鲜明。当前,创业板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引领产业持续创新,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创业板用十三年时间打磨出一个创新培育的新样板。
精耕细作结硕果
十三年来,创业板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
经过十三年精耕细作,创业板公司实现了收入、净利润、市值等多方位增长。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公司总资产合计约5.8万亿元,平均总资产近5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8%;净资产合计逾3万亿元,平均净资产超2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6%。
市值方面,截至目前,创业板近700家公司在上市后实现市值增长,近400家公司实现市值翻番,超百家公司市值增长达5倍以上。其中,亿纬锂能自开板上市以来,市值实现超40倍增长,天华超净、先导智能、长川科技、阳光电源市值实现逾30倍增长。
三大领域集群化优势凸显
创业板始终坚持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持续服务科技创新,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相关产业公司在创业板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先进制造领域,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创业板上市公司展现良好发展趋势。以新材料产业为例,截至10月30日,共有114家新材料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约9000亿元。
在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创业板的龙头产业。截至10月30日,共有29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近2.14万亿元。
创业板主动站位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市场枢纽功能,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等领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逾140家绿色低碳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约2.3万亿元。
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相关产业上市公司活力十足。2022年前三季度,41家新能源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5.92亿元,呈翻倍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292.39亿元,同比增长达80.19%;114家新材料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4.65亿元,同比增长28.21%;113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88亿元,同比增长14.41%。
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
十三年来,创业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塑造包容高效的创新支持市场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服务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在科技创新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44家创业板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31家公司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9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与此同时,创业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三季报显示,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合计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6万余项。
创业板广聚创新创业型人才。截至目前,1206家创业板公司中,研发人员合计超45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均值超20%。
创业板还使得科技与资本之间的循环渠道更加畅通。据不完全统计,有620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2238家次创投机构投资,投资金额合计592.18亿元;以目前股价模拟测算,投资增值率超过12倍。
创业板通过引导资本投向、畅通退出渠道,有效促进创新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打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