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IPO保持常态化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进一步彰显

昝秀丽 张勤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以来,A股IPO企业数量及融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名列前茅。以上市日计算,截至7月19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发行上市企业达191家,合计募集资金3344亿元。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企业上市热情进一步显露。

  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优化IPO流程,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彰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主角

  “上半年A股IPO市场在多重压力下逆势增长,成为全球IPO市场的亮点。”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上半年,A股IPO无论是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超过全球其他主要资本市场。

  彭博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融资额占全球IPO融资额的39%,成为全球第一大IPO市场。

  进入下半年,A股IPO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截至7月19日,A股市场又有22只新股上市,今年以来新发行上市公司家数累计达191家,融资总额3344亿元,金额超过去年前7个月的2464亿元。

  分板块看,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今年以来新股的热门上市地。今年以来,A股IPO公司主要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领域。

  “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扶持,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已占A股IPO数量逾九成。”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说。

  正如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所言,近年来,有关方面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着力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服务企业融资空间大潜力足

  据统计,截至7月19日,有两百多家企业已过会,正等待发行,另有数百家企业正排队冲刺IPO,既反映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热情较足,又说明资本市场服务企业融资的潜力很大。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A股IPO排队企业增至840家。其中,沪市主板、深市主板IPO排队(预先披露更新、已受理、已反馈)企业分别为152家、124家。仅6月以来,就有280余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近期,IPO排队企业明显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经济企稳回升,企业上市热情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为避免使用新一期的财务数据,从而影响IPO进程,每年6月和12月提交IPO申请的企业数量往往都是全年中较多的。”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诸海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排队企业增多的同时,主动撤回IPO申请的现象有所增多。据统计,截至7月19日,今年已有142家拟IPO企业因终止审查、主动撤回、终止注册等原因撤回首发上市申请。

  业内人士反映,在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监管部门始终严把市场准入关,注重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这一背景下,有的企业因为准备不充分、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经营出现变化等原因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合理把握IPO力度节奏

  综合考虑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充足、审核注册周期缩短等因素,业界预期,未来新股发行将保持常态化,并根据市场承受度,合理把握力度和节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上市融资。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在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组合伙人刘大昌看来,A股IPO市场正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随着疫情趋于稳定,加上一系列财政及货币政策共同促进经济恢复,中国经济在今年余下时间将逐步改善,从而为企业营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此外,全面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正稳步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A股IPO市场发展。

  “预计下半年还会有一批重量级IPO在A股市场落地。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孙进说。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审计主管合伙人王崧预计,2022全年A股市场IPO企业数量将达330家至380家,全年融资额有望再创新高,达5600亿元至6350亿元。

  政策面上,监管部门将继续优化企业IPO和再融资流程,进一步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将统筹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上市融资,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